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能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能源
中国能源

张建民

月刊

1003-2355

zgny3816@sina.com;zhangjianm@263.net

010-63908433、63908477

100038

北京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B座1718室

中国能源/Journal Energy of ChinaCHS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主办,创刊于1978年,系全国能源领域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月刊。办刊宗旨:宣传我国能源领域各项方针、政策、法规;关注能源热点领域,反映最新研究成果;探讨能源企业改革及上市公司运作经验;传播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能源市场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和衷共济携手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能源》编辑部
    1-2页

    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节能降碳为战略重点的新阶段

    白泉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1年上半年,我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新机制、新途径探索持续加强,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但是节能"双控"压力显著加大.上半年期间,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加快推进,中央成立了高级别的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地区和央企积极探索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路径,碳排放相关产业和金融机构获得各方越来越多关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进入到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的新阶段.

    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形势

    公共机构能源消费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与核算要点

    邹圣锋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机构是全社会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领域.完善科学统一、合理适用的公共机构碳排放核算标准,准确测算公共机构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基数,是推进公共机构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贡献的关键一步.本文基于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统计现状和绿色低碳工作的要求,结合公共机构开展碳排放核算的核算原则、主体、边界与范围、碳排放因子取值及后续管理等,开展公共机构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对制定和实施全国统一的公共机构碳排放核算指南所涉及的要点问题进行探讨.

    公共机构能源消费碳排放核算排放因子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推进节能机制创新的思考

    闫金光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一五"以来,我国围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挥节能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作用,从行政、法律、市场、经济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节能机制.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下,节能机制应在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推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促进先进节能技术应用、推进区域能效综合提升和能源系统整体优化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本文梳理了"十一五"以来我国节能机制建设情况,分析了节能机制创新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并以此为基础,对下一步创新节能机制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节能机制碳达峰能效提升

    "十三五"交通运输行业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节能成绩斐然

    伊文婧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三五"时期,在多部门共同努力下,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加低碳高效,节能工作成绩斐然.具体表现在节能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稳步推进,运输结构得到优化,能源效率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全球第一,交通运输节能规划标准管理能力不断完善,交通运输行业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绿色发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为交通部门碳达峰和全国碳达峰作好积极准备.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绿色发展节能碳达峰

    发挥能效标准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催化剂与加速器效应建议

    林翎李鹏程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能效提升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实施能效标准不仅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国内外能效标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能效标准对碳减排目标的贡献,梳理了碳达峰、碳中和下,能效标准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应对建议.

    能效标准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绿色低碳

    在边远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型煤及炉具的建议

    周春
    3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方农村清洁供暖,是重大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农村的清洁供暖已经起步,我国北方农村清洁供暖面临补贴依赖度过高、设备购置费高及售后服务有待提高、需求多元化等方面的挑战.对边远农村的清洁供暖,现阶段采取清洁煤配专用炉具取暖,不仅可以减少污染,也是满足群众温暖过冬的最经济途径.

    生物质型煤农村清洁取暖

    "双碳"目标下,"十四五"能源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要求

    史丹
    33-3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分析了"双碳"目标下能源发展的新特征,相比前两次由技术革命推动的能源转型,本次能源转型更多是政策加速型的.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道德制高点,也为各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赛道,这既有技术创新的竞赛,也有制度与规则的竞赛.我国能源转型的进程决定着我国经济增长能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保持领先的地位,也决定和影响着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为此,本文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发展要创新局,走新路,完成新使命,实现新目标.主要观点与建议是:一是提出实现跨越式转型、由煤炭为主直接进入到以新能源为主,加快实现能源消费增长与CO2排放的脱钩;二是高度重视效率改进和节能潜力的挖掘,以经济发展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量的脱钩;三是以技术创新构建我国能源竞争新优势;四是做好安全托底化石能源的清洁利用与布局;五是形成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的新型激励机制,深化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活力和政府在营商环境与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双碳目标能源转型绿色低碳

    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加快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

    廖虹云
    39-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城乡领域低碳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城镇化质量提升,城乡低碳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下,城乡建设领域低碳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形势,建议推动城市建设低碳升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低碳乡村,推进城乡领域建筑和交通的低碳发展,并加速构建城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碳中和城乡建设低碳发展发展路径

    碳中和目标下,2035年中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情景分析

    鲁玉成周剑周胜鲁传一...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及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采用情景分析法研究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情景;采用弹性系数法,分析不同情景下能源需求和相应的CO2排放,并模拟中国未来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及一次能源需求量及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低碳情景和强化低碳情景下,中国分别在2034年和2032年能源需求达峰,峰值分别为62.7亿吨标准煤和60亿吨标准煤;在2025年和2022年CO2排放提前达峰,峰值分别为101.7亿吨CO2和100.5亿吨CO2.最后对需求弹性系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经济增长能源需求CO2排放能源需求弹性排放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