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夏国良

双月刊

1009-508X

010-62732619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读者对象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师生、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管理干部。欢迎有关单位及有关学科的科研人员、教师及研究生订阅。 本刊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其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本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在全国农业科技期刊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的“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中位居第三;本刊2006年入选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对玉米秸秆微贮营养成分和牛瘤胃营养物质消失率的影响

    杨森段旭磊裴亚欣张海旭...
    108-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干黄玉米秸秆经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ICSE)预处理后微贮产品营养成分及奶牛瘤胃营养物质消失率的变化规律,使用气压2.0 MPa保持150 s、气压1.8 MPa保持200 s和气压1.2 MPa保持200 s 3组预处理条件,每组4个重复,用ICSE技术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并接种乳酸菌在厌氧条件下微贮60 d;微贮后的秸秆产品进行氨基酸成分分析、主要营养成分测定和真菌毒素含量检测;采用尼龙袋法测定并评价微贮秸秆产品的奶牛瘤胃干物质消失率.结果 表明:1.8 MPa 200 s预处理后微贮饲料的品质最佳,其中粗蛋白质含量10.85%,是2.0 MPa150 s预处理组(5.99%)近两倍(P<0.05),高于对照组(8.38%)和1.2 MPa200 s预处理组(10.46%);1.8 MPa200s预处理组的奶牛瘤胃干物质消失率也最高,达到77.36%,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2MPa200s预处理组(P<0.01),显著高于2.0 MPa 150 s预处理组(P<0.05).综上,瞬时弹射式蒸汽爆破预处理结合乳酸菌微贮后的干黄玉米秸秆品质较好,在反刍动物养殖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微贮弹射式蒸汽爆破玉米秸秆瘤胃消化率

    自渗牛床表层垫料对夏季奶水牛站立与躺卧行为的影响

    普金徽覃李坤顾招兵毛华明...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发一种自渗牛床以维持表层垫料的清洁与干燥,增加奶水牛躺卧时间,提高福利化养殖水平,随机选择体况与体重基本一致的杂交奶水牛30头,平均分成2组,分别饲养在河沙牛床与河沙/木屑牛床上,探索不同厚度河沙与木屑垫料对夏季奶水牛站立与躺卧行为偏好的影响.结果 表明,奶水牛在15 cm厚河沙牛床(S15)上躺卧7.55 h/d,显著高于20 cm厚河沙牛床(S20)的4.58 h/d和10 cm厚河沙牛(S10a)的0.42 h/d(P<0.05),在采食通道上躺卧仅0.03 h/d.与三类河沙牛床相比,奶水牛在采食通道上的非采食站立时间显著较高(P<0.05).在河沙/木屑牛床上,奶水牛偏好选择在10 cm厚河沙牛床(S10b)上躺卧(8.63 h/d),其后是15 cm(WS15)与20 cm(WS20)厚的木屑牛床,每天躺卧时间分别是2.01和1.26 h;采食通道上躺卧时间仅为0.1 h/d.采食通道有显著高于各牛床上的粪便量(P<0.05).综上,在炎热夏季,河沙比木屑更适合作为奶水牛的牛床垫料;自渗牛床上铺15 cm厚河沙垫料增加奶水牛躺卧时间;舍内增设专门的采食通道承载了更多的牛粪,保护了自渗牛床垫料的干燥与清洁度.

    奶水牛自渗牛床垫料行为

    新型复合氨基酸络合铁对肉鸡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组织铁含量的影响

    傅鑫森韩苗苗董元洋苗志强...
    12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肉鸡日粮中添加以两种氨基酸螯合成的新型复合氨基酸络合铁添加剂对内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液指标、组织抗氧化性能和铁含量的影响,选用960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公雏,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雏鸡.试验处理组分别在玉米-豆粕基础日粮中添加0、20、40、80及120mg/kg的新型复合氨基酸络合铁(ZprFe)和80mg/kg硫酸亚铁(FeSO4).结果 表明:1)肉鸡日粮中添加ZprFe对内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日粮中添加ZprFe显著提高了肉鸡42日龄肝脏和脾脏指数(P<0.05),且随着日粮中铁水平的添加呈线性和二次增加(P<0.05).3)添加ZprFe显著提高21日龄和42日龄血清铁含量(P<0.05);显著降低21日龄血清总铁结合力(P<0.05),但对42日龄血清总铁结合力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ZprFe显著提高21日龄血清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和42日龄血清含铜与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P<0.05).4)添加ZprFe对肝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无显著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胸肌T-SOD活性和T-AOC能力(P<0.05).添加ZprFe对肝脏铁含量影响显著,随着日粮中铁水平含量的增高,肝脏铁含量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新型复合氨基酸络合铁ZprFe有利于肉鸡器官生长发育,提高肉鸡抗氧化性能和组织铁沉积,推荐在本研究条件下AA肉鸡日粮中添加ZprFe的适宜添加范围为40~80mg/kg,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肉鸡复合氨基酸络合铁铁沉积抗氧化能力适宜添加量

    EGCG对急性热应激肉鸡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张成赵菲李煬张勇...
    139-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急性热应激肉鸡血清及器官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144羽10日龄淮南麻黄公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Ⅰ组)、急性热应激组(Ⅱ组)和急性热应激+EGCG组(Ⅲ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羽.Ⅰ组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Ⅲ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 EGCG的试验饲粮.至94日龄时,Ⅰ组环境温度维持为(22±1)℃,Ⅱ组和Ⅲ组升温至(33±1)℃,持续12h后,采集血清、脾脏、肝脏及空肠,用比色法检测抗氧化指标,并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法检测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肉鸡脾脏指数,血清和脾脏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肝脏中T-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CAT、GSH-Px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空肠中丙二醛(MDA)含量,肝脏中MDA和蛋白羰基(PC)含量及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2)与Ⅱ组相比,Ⅲ组肉鸡脾脏中CAT活性,肝脏中GSH-Px活性及CAT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而空肠和肝脏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EGCG可提高急性热应激肉鸡的抗氧化能力,进而缓解急性热应激导致的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EGCG激活Nrf2信号通路关键抗氧化基因表达有关,为EGCG应用于肉鸡生产奠定了理论基础.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肉鸡急性热应激抗氧化

    基于Lab颜色空间下的小麦赤霉病图像分割

    许高建沈杰徐浩宇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智能识别小麦赤霉病方法中分割患病麦穗图像效果不佳的问题,运用中值滤波方法对患赤霉病麦穗图像进行降噪预处理,采用基于阈值的最大类间方差算法(OTSU)、基于聚类的k-means算法在RGB、HSV和Lab颜色空间中对小麦扬花期到黄熟期感染赤霉病的麦穗图像进行分割,提取出麦穗的病害部分.采用试验田环境下扬花期到黄熟期200张患赤霉病的麦穗图像进行分割试验,结果表明:将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化为Lab颜色空间并对a分量采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OTSU)进行分割的效果最佳,误分率仅有1.11%.

    小麦赤霉病图像处理颜色空间阈值分割聚类算法

    小米硒含量近红外预测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王浩于港华侯颖侯思宇...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多样本小米硒含量的快速检测,以93份遗传背景不同的小米样品为研究对象,将样品分为校正建模集(样本容量n=51)和外部验证集(n=42),利用丹麦生产的NIRSTM DS2500台式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光谱信息,通过标准正态变化(SNV)、卷积平滑(Detrend)等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偏最小二乘法(PLSR)建模方法建立脱壳谷子-小米总硒含量的测定模型,用工作流调用模型实现小米总硒含量的快速检测;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分别测定小米总硒含量,以此作为小米总硒含量预测模型的化学参比值.结果 表明:小米总硒含量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为84.5%;校正集均方根误差和验证集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396和0.0892,说明小米总硒含量的近红外预测值接近化学参比值;性能偏差比为5.478,大于美国谷物化学家协会和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提出的质量控制标准,本研究建立的模型中预测集和建模集标准误差的比值为1.0730;因此采用PLSR建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稳健程度较高,可实现对小米总硒含量的快速检测.

    小米总硒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预测模型快速检测

    大气环境中二甲基硫的研究进展

    李云哲唐傲寒刘学军
    164-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甲基硫(DMS)作为大气环境中较为活跃的有机硫气体,是全球硫循环的主要驱动成分,并在气候变化中产生重要的负温室效应.本研究整理、归纳了大气环境中DM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库,分别以"dimethyl sulfide"和"air","dimethyl sulfide"和"atmosphere","dimethyl sulfide"和"atmospheric"为关键词,搜索1900-2020年国内外发表的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1997篇文献进行研究动态分析,结果表明:1)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浮游植物和细菌产DMS的过程、全球DMS海、气通量的模型估算、大气中DMS的消除途径及其氧化产物的辐射效应等问题上;2)全球变暖的趋势下,对DMS海洋源响应过程的关注度逐渐提高;3)非海洋地区DMS的来源及排放量认识尚不全面,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往的研究有可能低估DMS非海洋源的贡献及其环境影响.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DMS释放过程的影响及量化分析DMS非海洋源的贡献,是未来深入探究的方向.

    二甲基硫环境影响来源文献计量学

    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拖拉机传动轴载荷外推方法

    李淑艳翟友邦王小龙李若晨...
    175-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编制拖拉机传动轴在实际作业工况下的载荷谱,针对拖拉机传动轴载荷具有单峰和多峰的特点及参数外推的局限性,运用拇指法(Rule-of-thumb,ROT)确实带宽,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核密度估计(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KDE)的载荷外推方法.通过搭建拖拉机传动轴无线扭矩测试系统并进行田间试验,获得了传动轴犁耕工况下的载荷数据,采用拇指法求得From-To雨流矩阵的最优带宽,并由雨流矩阵计算出核密度估计闽值,对大于阈值的载荷采用基于核密度估计的非参数法进行外推,小于阈值的载荷则按比例外推,最后对外推载荷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与传统非参数法相比,采用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外推方法时,运算时间缩短了54.16%;与实测载荷相比,外推后的均值、标准差和最大值的误差分别为2.2%、0.87%和6.3%,拟合度R2和伪损伤比均大于0.99.用此方法对传动轴的其他工况载荷进行外推,同样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基于核密度估计的外推方法有助于编制反映拖拉机传动轴实际受载工况的载荷谱,同时为具有相似载荷分布特点的机械零部件载荷外推提供参考.

    拖拉机传动轴载荷外推非参数法核密度估计拇指法

    农机作业服务研究述评

    薛信阳韩一军
    18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农机作业服务研究的现状、特点以及不足,探究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规律,为完善农机作业服务研究提供依据.从概念界定、发展历程、供需状况和影响效应等方面对农机作业服务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对农机作业服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内在机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 表明:农机作业服务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农户面临的劳动力约束、资金约束、技术约束和土地约束引致的需求,自然、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引致的供给,供需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目前农机作业服务研究主要集中于对需求侧和影响效应的分析,对供给侧关注不足.此外,农机作业服务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的研究偏少.在实证分析时,对农户异质性问题和内生性问题讨论不够.未来研究应着眼农业高质量发展和深化供给侧改革,将乡村振兴的要求与农机作业服务发展有机融合,增强研究的战略性.

    农机作业服务供需关系要素配置综述

    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覃诚方向明陈典
    198-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中国知网收录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 表明:1)中国农村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5年,2015年以后,发文量呈现出爆发性增长.2)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产业融合参与主体、产业融合模式、产业融合影响因素、产业融合效应、产业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当前研究前沿是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关系.3)当前需要亟待解决的3个问题:一是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与管理科学学科领域,缺乏其他学科视角;二是产业融合程度评价标准不统一,实证研究不多;三是对乡村就业、乡村生态、农民社会生活研究较少.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完善与深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农村产业融合CiteSpace研究进展知识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