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中国农业大学

夏国良

双月刊

1009-508X

010-62732619

100193

北京海淀区圆明园路2号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是教育部主管、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本刊主要刊登生物学、作物学、植物保护、园艺学、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工程、农业机械工程、信息与电气工程、水利与土木工程及农业经济管理等学科的学术论文、文献综述和研究快报等。读者对象为国内外高等院校师生、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管理干部。欢迎有关单位及有关学科的科研人员、教师及研究生订阅。 本刊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其他多家数据库和文摘杂志收录。本刊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在全国农业科技期刊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在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的“农业综合类核心期刊”中位居第三;本刊2006年入选教育部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需求-功能-维度的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陈文广孔祥斌温良友朱红梅...
    10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耕地系统内部的要素-过程-功能分析,建立“需求-功能-维度”的耕地健康评价理论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1+X”累加模型、最小因子法测算耕地健康状况,并以大兴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 表明:1)明晰了耕地健康的内涵并从生产能力、耕地弹性、生产环境和产品品质4个维度构建了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2)大兴区耕地图斑的生产能力、耕地弹性和生产环境指数分别为1 135.81~2 807.23、63.95~94.67、0.40~1.00,产品品质指数为100;3)区域内耕地健康等级包括健康、亚健康和病态3种,无不健康耕地,各级别耕地面积分别为4 726.51、19 333.12、16 754.94 hm2,耕地健康评价结果地域分异明显.本研究建立的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的反应区域实际情况,可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

    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大兴区

    气象因素对民勤地区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的贡献分析

    黄悦李思恩
    118-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世界粮农组织的Penman-Monteith方法以及敏感曲线分析法,对甘肃国家级地面站点民勤站1968-2018年来的参考作物腾发量和气象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各气象因子对参考作物腾发量变化的贡献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1)民勤站参考作物腾发量ET0年内变化特征呈抛物线形式,在1-5月增加,8-12月递减,7月达到最大值为5.29 mm/d,年际变化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利用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发现ET0与平均最高气温Tmax平均饱和水汽压差VPD的相关性最大,利用偏相关性分析发现ET0与平均风速U、平均净辐射与土壤热通量的差Rn-G的相关性最小,但ET0与U、Rn-G的偏相关性较大,说明ET0与U、Rn-G的关系受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3)气象因素的年内变化与ET0对各气象因素的敏感系数在年内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似度.ET0对RnG的敏感系数不大,但是由于Rn-G自身的增长幅度较大,导致Rn-G对ET0增长的贡献率最大;平均气温T和VPD对ET0的增长也产生了一定的贡献;U对ET0的增长产生了较大的负贡献.

    参考作物腾发量Penman-Monteith公式敏感性分析

    模拟降雨下重庆喀斯特槽谷区径流氮磷元素流失特征

    覃自阳何丙辉甘凤玲
    12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降雨强度和岩层倾向对喀斯特槽谷区耕层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和可变坡钢槽进行模拟试验,设计坡面坡度为25°,岩石裸露率为15%,岩层倾角为30°,地下孔裂隙度为3%,降雨强度分别为30、60和90 mm/h,模拟降雨持续时间为1h.结果 表明:1)产流量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地表产流量表现为裸坡>顺层坡>逆层坡;地下产流量表现为逆层坡>顺层坡>裸坡.2)在30 mm/h降雨强度条件下径流全氮浓度最高;在60 mm/h降雨强度条件下铵态氮浓度和硝态氮浓度最高;磷浓度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而降低;逆层坡的径流氮磷浓度最高.3)氮磷流失量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且地下流失量高于地上流失量;不同岩层倾向条件下,氮磷流失量地上表现为裸坡>顺层坡>逆层坡,地下表现为逆层坡>顺层坡>裸坡;氮在逆层坡的流失量最多,磷在顺层坡的流失量最多.本研究可为在喀斯特槽谷区布设保水保土措施以及改善土壤质量上针对不同岩层倾向坡方案提供依据.

    喀斯特槽谷区降雨强度裸坡顺层坡逆层坡氮磷流失

    陕西省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机理

    芮旸杨华杨坤
    14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更精细尺度,以陕西省黄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县级数据,从绿色发展、产品质量、产业效益、生产效率和规模经营5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AHP-熵值组合赋权法、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揭示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结果 表明:1)2003-2017年陕西省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提升了5倍以上,生产效率和产业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绿色发展水平降幅明显;2)黄河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县际差异和格局变化明显,空间演化沿黄河干支流展开,水平高值区由大西安都市圈周边沿渭河、洛河扩展后在关中连片成环,水平低值区由陕北黄河干流沿线内移并趋于分散;3)该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化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发展水平分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人均耕地面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交通优势度、城镇化率和水资源总量.建议以农业绿色优质化、“两新一重”建设、分区精准评价和施策引领带动流域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评价指标体系时空演化地理探测器

    基于深度学习的半监督图像标注系统设计与实现

    胡明玉夏雪杨晨雪曹景军...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深度学习研究中标注训练样本费时费力的问题,以食用菌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半监督图像标注方法.该方法将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与迭代图像标注工作有效结合,采用“检测模型训练—目标自动检测—人工标注修正—检测模型更新”的迭代操作,实现半监督方式的图像标注.基于所设计的方法构建了半监督图像标注系统,在试验中对系统进行性能评测和分析.结果 表明:迭代更新后的检测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检测准确率为98.1%,召回率为88.5%,平均准确率为88.3%;利用所构建的半监督图像标注系统可以实现15 s/幅的标注速度,单幅图像的标注耗时仅为纯手工标注耗时的2.5%,图像标注时间代价大幅降低.研究结果为深度学习研究中的训练样本标注提供了高效的标注方法和工具,有助于提高图像标注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投入.

    图像标注深度学习目标检测食用菌半监督

    扩散器结构参数对农用轴流风机性能的影响

    李松施正香王康乐孔维双...
    163-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农用轴流风机通风量小、能效比偏低的问题,以ATK48 HS3P1H型农用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风室试验、逆向建模、CFD数值模拟等方法,对扩散器扩散角(妒)和长度(L)对风机风量(Q0)和能效比(N)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1)扩散器的静压恢复系数(CP)随着妒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小,扩散器风速分布均匀度(y)随φ的增大上下波动,风量优化量(τ)随着φ的增大呈先增加而后缓慢下降的趋势,N曲线的变化趋势整体与τ的趋势一致,φ=12°时CP、y、τ、N同时取得较大值;2)当L=575 mm,φ为3°~25°时,τ和N随着φ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少,φ=12°时同时取得较优性能;当φ=12°,L为485~665mm时,随着L的增大τ和N呈现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当L=575 mm时同时取得最大值;3)交叉模拟试验证明φ=12°,L=575mm是该扩散器的最优参数,此时较原型风机Q0提高了6.11%,N提高了7.83%.

    农用轴流风机扩散器优化设计数值模拟

    肉兔养殖用弹簧螺旋喂料机输送性能试验研究

    陈媛媛王红英管清学金楠...
    175-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弹簧螺旋喂料机在肉兔养殖的颗粒饲料输送过程中存在易破碎、易残留、料盒喂料量波动大的问题,同时为了提高弹簧螺旋喂料机的输送量,对弹簧螺旋喂料机输送过程中颗粒饲料的受力状态和输送机理进行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弹簧螺旋喂料机试验平台,以颗粒饲料破碎率、管内残留率、输送量和喂料稳定性为评价指标,以进料口处绞龙固定连接轴的长度、螺旋间隙、螺旋转速为试验因素进行组合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螺旋间隙对破碎率、残留率、输送量和喂料稳定性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螺旋转速和轴长仅对输送量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2)随着间隙的增大,破碎率、残留率显著降低,喂料稳定性及输送量显著提高;随着转速增加、轴长减少,输送量显著提升;3)优化后的弹簧螺旋喂料机参数组合为绞龙固定连接轴的长度180 mm、螺旋间隙4.6 mm(螺旋管内径为46 mm)、螺旋转速169 r/min,与现有的弹簧螺旋喂料机输送性能相比,其破碎率降低了84.7%,残留率降低了3.9%,输送量提高了30.7%,喂料稳定性提高了27.1%.

    螺旋喂料机输送性能破碎率残留率输送量喂料稳定性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育成期蛋鸡体温检测方法

    李沛陆辉山赵守耀王福杰...
    186-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育成期蛋鸡在散养状态下受环境影响大,易生病,体温检测困难的问题,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和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鸡体体表温度和翼下温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温度预测模型.环境温湿度会影响鸡体体表温度的测量,为使红外热像仪采集的体表温度能够准确的反应出鸡体真实温度,试验对鸡体翼下温度和体表温度进行同步测量,并采集饲养环境中的温湿度,通过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找到能够反应鸡体真实温度的变量,建立最优温度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散养状态下育成期蛋鸡羽毛覆盖区域温度和环境温度存在共线性;2)多元线性温度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38%;3)多元非线性温度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0.17%.表明红外热像仪可以用于蛋鸡的体温检测,而且多元非线性温度预测模型结果更加准确.

    育成期蛋鸡多元回归红外热成像温度预测模型

    收储制度改革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效益了吗?——基于全国17省176家粮食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

    张晶王录安陶莎
    194-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粮食收储制度对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基于2013-2016年全国17省176家粮食加工企业的调查数据,从产权属性和规模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不同类型粮食加工企业在经营效益上的差异.结果 表明:多元市场主体对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产生了显著影响,通过价格传导机制抬高原料粮价格,最终导致粮食加工企业收益减少;面对多元市场购销主体的影响,国有粮食加工企业净利润高于民营企业,中型粮食加工企业利润减少最多.基于此,应坚持完善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快推进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方式转变,并继续深化推进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和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改革,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粮食加工企业经营效益双边随机前沿分析

    中国主粮生产机械化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姚成胜何永波曹紫怡
    208-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改进多边形面积法,对2003--2017年中国主粮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进行测算,运用泰尔指数分析东、中、西3大区域在主粮生产机械化水平上的差异,进而采用象限图和面板计量模型揭示主粮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省城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 表明:1)2003--2017年中国主粮生产综合机械化率由38.03%提高到74.61%,并呈现出小麦>玉米>稻谷的特征,其中小麦3个机械化环节较为均衡,稻谷和玉米仍存在明显短板.2)东、中、西3大区域内差异对全国主粮生产综合机械化总差异的贡献率平均高达71.28%,其中尤以西部地区内部各省城差异最为突出,且其主粮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远低于中、东部地区.3)主粮生产综合机械化率的领军型和低速型省域大多位于中国平原地区和相对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发展型和滞后型省城基本位于西南山区和中东部山地丘陵区,其中西南山区是主粮生产机械化水平最低、发展速度最慢的区域.4)地形起伏因素是影响主粮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第一要素,提高小麦和玉米种植比重对提升主粮生产机械化的促进作用也较突出,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户耕地面积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户均劳动力数量则具有负向驱动作用.

    主粮农业机械化时空演变区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