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现状与发展建议

    王振忠刘作凯李翔刘刚...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从科技创新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的现状并剖析了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水稻商业化育种的建议:坚持企业创新为主导,强化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深化种业科研院校等事业单位改革,建立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健全生物技术法规监管体系,加强金融支持力度等.

    水稻商业化育种科技创新现状建议

    硒在植物抵御胁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思蒙李子玮张璐翔魏艳秋...
    6-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是有益于植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植物抵御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硒在植物中的代谢途径出发,介绍了硒在不同环境胁迫下使植物抗逆性提升的作用机理,综述了硒在植物抵抗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以及硒与其他元素的交互作用,以期为未来硒在农业生态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植物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

    山西小麦育成品种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

    刘筱颖李晓华郑兴卫乔玲...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山西省小麦种质资源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特征,以山西省建国以来审定品种为材料,在系统获得抽穗期、小穗数、千粒重、穗粒数、株高、穗长、穗颈长、穗下节间、沟数、分蘖、旗叶面积、旗叶长、旗叶宽等17个农艺性状表型数据基础上,进行农艺性状演变趋势及关联分析.结果 表明,在育种过程中不同性状的变异程度不同,其中穗颈长的变异系数最高,小穗数的变异系数最低;随着品种选育时间变化,农艺性状也随之发生变化.株型方面,平均株高由110~ 120 cm降低到75~ 90 cm,整体株型得到明显改进,由高秆披叶变为矮杆直叶,受光状态显著改善;产量性状方面,分蘖数趋于稳定,千粒重、穗粒数和小穗数不断提高;小穗数和穗粒数与千粒重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穗粒数与小穗数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在山西省小麦发展历程中小穗数和穗粒数有协同提高趋势.关联分析发现33个SSR标记与农艺性状显著关联,单个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为5.6%~ 25.3%,这些标记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山西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关联分析

    干旱胁迫对红宝石海棠根系形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淼郭毅王丽敏
    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干旱胁迫对红宝石海棠根系的影响,以盆栽控水法,对1年生红宝石海棠幼树进行干旱胁迫,设置5个水分梯度,相对含水量分别为85%±5%(CK)、70%±5%(T1)、55%±5%(T2)、40%±5%(T3)和25%±5%(T4),分析干旱胁迫对根系的形态特征、活力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轻度干旱胁迫显著提高红宝石海棠根系的总长度、表面积、总体积和根尖数,持续增加胁迫强度则显著降低这些形态指标值.根系活力随胁迫程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重度胁迫处理(T4)较对照(CK)降低151.96%.根系中脯氨酸(prolin,Pro)、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随干旱胁迫程度增强而升高,T4分别较CK提高1.37、1.68和2.82倍;可溶性蛋白(soluble protein,SP)含量随干旱胁迫强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随胁迫程度加剧根系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不断上升,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因此,在红宝石海棠栽培中应制定合理的水分管理措施,当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55%时应及时浇水,否则将影响根系的发育,进而影响红宝石海棠生长.

    干旱胁迫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红宝石海棠

    生物炭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及幼苗荧光作用的影响

    夏红霞喻大燕朱启红刘希东...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炭被广泛应用于低产地改良以及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但是其应用可能对植物存在潜在毒性.为了揭示生物炭的潜在植物毒性,用不同来源、不同浓度生物炭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进行处理,检测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相关指标.结果 显示,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液对小白菜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具有明显作用,但不同生物炭浸提液以及不同浓度浸提液影响差异较大.①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液原液均显著降低小白菜种子萌发(P<0.05),但稀释后的浸提液却促进小白菜种子萌发,尤其是稀释50倍后梨木炭浸提液和酒糟炭浸提液处理的小白菜种子萌发率分别比对照高16.67%和8.33%;②生物炭浸提液可提高小白菜幼苗株高和根系活力,尤其浸提液原液处理的植株株高、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对照(P<O.05);酒糟生物炭浸提液的促进作用明显低于梨木生物炭;③生物炭浸提液均可提高小白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和表观光电子传递速率(ETR)等,且供试植株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Fv/Fm、ΦPSⅡ、ETR等随生物炭浸提液浓度增加而增加;但酒糟浸提液对小白菜幼苗叶片荧光作用的影响低于梨木生物炭浸提液;④生物炭浸提液能显著降低幼苗丙二醛含量(P<0.05),且其随生物炭浸提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由此表明,酒糟生物炭和梨木生物炭浸提稀释液均可提高小白菜种子萌发率及幼苗根系活力,增强幼苗叶片的荧光作用,但酒糟生物炭浸提液的影响作用低于梨木生物炭.

    生物炭浸提液小白菜萌发荧光参数

    烟草叶形突变体的形态特征与关键基因表达差异研究

    周蕾张彦张娟吴晓颖...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烟草叶片大小差异的原因,以‘红花大金元’野生型和两个叶片突变体(突变体1、突变体2)为材料,对叶片形态、解剖结构以及叶发育关键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突变体1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分别为野生型的61.88%、25.87%、10.12%,比叶重是野生型的1.91倍;突变体2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分别为野生型的78.82%、106.63%、83.92%,比叶重是野生型的1.35倍.突变体1同一层海绵组织细胞总数为野生型的10.93%,海绵组织细胞体积较野生型减小,叶片厚度显著增加,增幅为23.15%;突变体2同一层海绵组织细胞总数为野生型的48.12%,海绵组织细胞体积与野生型相比增加,叶片厚度显著增加,增幅为18.03%.基因NtARF2-1、NtDA1、NtTOR1、NtARF10-1、NtEBP1、NtGRF8、NtGRF16在突变体1中的表达量与野生型相比差异显著,其中NtEBP1上调表达最显著,上调2.22倍;NtGRF8、NtGRF16下调最显著,表达量分别为野生型的16.06%、13.07%.与野生型相比,NtTOR1、NtTOR2、NtARF10-1、NtEBP1的表达量在突变体2中显著上调,其中NtTOR1表达量上调最显著,上调3.17倍;NtARF2-1、NtARF2-2、NtDA1、NtGRF8、NtGRF16的表达量在突变体2中显著下调,NtGRF8、NtGRF16下调最显著,表达量分别为野生型的13.43%、21.68%.以上结果表明,突变体1与突变体2叶面积的减小与细胞总数的减少密切相关,突变体1、突变体2叶片细胞大小与数目的改变可能与基因NtTOR1、NtEBP1、NtGRF8、NtGRF16表达有关.

    烟草叶片突变体叶片解剖关键基因表达

    不同品种烤烟腺毛分泌物及部分有机酸、高级脂肪酸的比较分析

    刘晓云刘燕祖庆学廖恒...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同一生态及栽培条件下,不同烤烟品种腺毛及其腺毛分泌物的代谢特点,以贵州主栽烟草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云烟87、云烟97)为材料,测定并比较分析烟叶腺毛密度、石油醚提取物、西柏三烯二醇、部分有机酸、部分高级脂肪酸含量.结果 表明,①试验各品种烤烟腺毛密度、α-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增加而增加.②各时期腺毛密度整体表现为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87>云烟97,成熟期云烟87腺毛脱落率相对较低.③d-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α+β)-西柏三烯二醇含量整体表现为云烟87>红花大金元>K326>云烟97.④云烟87的苹果酸、油酸、亚油酸以及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高于其他3个品种,柠檬酸含量在烤烟生长后期表现为云烟97最高,K326最低.⑤团棵期,苹果酸含量与短柄腺毛、β-西柏三烯二醇呈正相关,柠檬酸与α-西柏三烯二醇呈正相关;旺长期,石油醚提取物与长、短柄腺毛呈正相关;成熟期,苹果酸与短柄腺毛呈正相关,柠檬酸与短柄腺毛、苹果酸呈负相关,长柄腺毛与亚油酸呈负相关.综上,红花大金元的腺毛密度与石油醚浸提物含量均较高,云烟87的α-西柏三烯二醇、β-西柏三烯二醇、(α+β)-西柏三烯二醇、苹果酸、油酸、亚油酸含量、成熟期腺毛脱落率均较高.因此,推荐贵州地区种植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

    有机酸西柏三烯二醇腺毛分泌物石油醚提取物

    智能手机单片摄影测树技术研究与试验

    练一宁冯仲科刘培斌陈世林...
    5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森林因子采集是林业观测的重中之重,智能手机为林业调查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为了更高效、精确的观测森林,以智能手机为载体,摄影测量学、测树学原理为理论基础,Java为开发语言,设计了一套单片摄影测树系统.系统仅利用智能手机的定焦镜头正直拍摄一张图像,即可进行单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的自动解算,同时,还可进行林分平均胸径、蓄积量和林分密度的自动解算.通过对200株立木进行胸径、树高、材积测量试验,对15块样地进行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密度和林分蓄积量测量试验.结果 表明,单木因子测量的相对偏差为4.95%~5.86%,相对均方根误差为6.09%~7.46%,林分因子测量的相对偏差为0.51%~ 1.46%,相对均方根误差为7.47%~8.6%.以上指标均高于传统林业测量的精度要求,该技术可以在林业调查中推广使用.

    智能手机单片摄影测量森林因子安卓系统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识别苹果轻微损伤的有效波段研究

    沈宇房胜王风云李哲...
    6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筛选出适用于开发苹果轻微损伤自动分级仪器的有效波段,以200个烟台富士苹果为对象进行研究.首先获取400~1 000nm波长范围内完好和轻微损伤后0、0.5、1h的苹果高光谱图像,然后提取完好与损伤样本感兴趣区域的平均光谱反射率数据,再利用载荷系数法(x-LW)、连续投影法(SPA)和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法提取特征波长,分别提取3、9和20个特征波长,并根据特征波长建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GA-BP)和支持向量机(SVM)损伤识别模型.结果 显示,三种基于特征波长提取方法建立的SVM模型对测试集的识别率(分别为77.50%、91.88%、96.88%)均高于BP-GA模型(分别为75.63%、90.63%、93.75%),因此,SVM被确定为最佳苹果轻微损伤识别模型.最后,利用每一特征波长分别作为变量建立SVM模型.结果 发现,波段811 nm识别率达到90.63%,优于其他波段,被确定为苹果轻微损伤识别的最优波段.

    高光谱成像技术轻微损伤识别有效波段连续投影法二阶导数法机器学习

    手持式超站仪摄影测量研建材积模型

    成竺欣王秀兰沈亚骏常晨...
    72-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快速测量立木胸径、树高、材积等基本信息一直是林业调查探索的热点问题.手持式超站仪作为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一款新型森林资源计测仪器,具有无损、高精度、便携、易操作等特点.为获得精准材积模型,解决辽阳地区一元、二元材积表编制问题,提出一种利用手持式超站仪测量研建立木材积模型的方法.手持式超站仪以辽阳当地主要树种樟子松、油松、落叶松、柞树、刺槐、硬阔、软阔、速生杨树、中生杨树、慢生杨树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持式超站仪进行立木无损精测获取树高、胸径、材积数据,建立10个树种的一元立木材积模型、二元立木材积模型和树高胸径模型,并通过6项指标对所得模型进行评价.结果 表明:10个树种模型中除樟子松外平均系统误差与总相对误差中均保持在3%内,一元材积模型与二元材积模型的决定系数除樟子松外均保持在90%以上,一元材积模型与树高胸径模型的平均百分比标准差除软阔外均取得良好拟合效果.总体来看,一元材积模型、二元材积模型、树高胸径模型均取得良好拟合效果,该方法可用于野外森林资源调查与立木材积模型研建等.

    一元材积模型二元材积模型手持式超站仪材积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