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范云六

双月刊

1008-0864

nykjdb@163.com

010-82106118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科技导报》是由科学技术部主管,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办,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综合学术期刊。本刊以促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为宗旨,主要报道农业高科技领域的最新科研进展、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态势及政策导向,设置综述专论、研究论文、研究简报、前沿动态和信息交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扶贫资产管理助力脱贫攻坚的体系构建研究

    李书峰任金政李慧泉毛世平...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年来扶贫资金投入的增加,各地区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扶贫项目资产,提高扶贫资产管理效率、优化扶贫资产管理流程成为巩固脱贫质量的重要突破点.基于一般资产管理流程构建了扶贫资产管理流程,通过明确登记扶贫资产身份信息为优化资产管理提供依据,划定责任主体提高管理效率,规范收益分配实现助贫脱贫激发内生动力,构建监督体系实现扶贫资产在阳光下运行.在充分认识我国目前扶贫资产管理实施的困境下,应合理估算项目资产收益率,深刻挖掘扶贫资产带贫减贫机制,建立健全扶贫资产监督检查体系从而为长效扶贫机制的建立奠定基础,助力脱贫攻坚顺利实施.

    扶贫资产管理产权明晰脱贫攻坚

    《南印度洋渔业协定》管理措施的新进展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徐博张衡张瑛瑛冯春雷...
    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度洋海域是世界渔业的主要作业渔场之一.为管理和养护南印度洋渔业资源,自《南印度洋渔业协定(the Southern Indian Ocean Fisheries Agreement,SIOFA)》生效以来,该组织颁布了16项渔业管理措施,并持续更新.目前,我国鲜有文章对其进行研究.为稳定和拓展我国在南印度洋上的渔业空间,保障我国远洋渔业的权益,密切跟踪南印度洋渔业组织的最新管理动态和履约要求,阐述了组织构架、最新管理措施对我国的影响、目前协定区域的渔情渔况及资源评估状况,为我国适时加入该组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2019年7月第六次缔约方大会上,SIOFA修订了临时管理底层渔业的养护管理措施,数据收集、报送、验证和交换标准,捕鱼授权和通知养护管理措施,渔业监控养护管理措施4项养护管理措施.新增有关公海登检(high seas boarding and inspection procedures)、降低海鸟兼捕量(the mitigation of seabird bycatch)、底层鲨鱼(management of sharks)、底层鱼种管理(management of demersal stocks)与修正保护区和生态系统工作组工作职责(amendment terms of reference for the PAEWG or new CMM)的5项新养护管理措施.截至目前,该组织设立了Atlantis bank、Coral feature、Fool's flat feature、Middle of What feature、Walter's Shoal feature 5个保护区,对金眼鲷(alfonsino)、胸棘鲷(orange roughy)和犬牙鱼(Patagonian toothfish)等底层鱼种初步进行了资源评估,其中,胸棘鲷评估结果为尚未过度捕捞,金眼鲷和犬牙鱼还未完成评估.该渔业组织的管理措施与我国相比较更严谨、更全面,我国作业渔船应当严格遵守该渔业组织的管理要求.目前,该组织还在不断完善相关养护和管理措施,尽早加入该组织才能有助于我国远洋渔业持续、健康、有序地发展,体现国际影响和负责任渔业国家形象.

    远洋渔业南印度洋渔业委员会管理措施渔业状况

    硫化氢在植物中抵御非生物胁迫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子玮陈思蒙王发展张豪洋...
    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硫化氢(H2S)作为一种细胞信号分子,在植物体抵御冷热、重金属、盐、干旱等各种非生物逆境胁迫及与其他信号物质的互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综述了H2S在植物体中通过基因调控、改变酶活性和蛋白质的表达、硫巯基化修饰、减轻氧化应激、与信号物质的互作等抵御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并展望了H2S在植物体中抵御非生物胁迫的作用机制.

    硫化氢非生物胁迫分子机制

    5-甲酰四氢叶酸促进水稻幼苗在低氮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研究

    易尘张春义梁秋菊
    3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叶酸又称为维生素B9,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重要辅因子.前期研究发现拟南芥叶酸代谢突变体的氮代谢也出现异常,但目前叶酸代谢影响植物氮代谢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很清晰.以水稻日本晴为材料,分析不同氮浓度条件下施加5-甲酰四氢叶酸对水稻幼苗生长发育、氮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结果 表明:在低氮条件下,水稻幼苗的叶片发育缓慢,叶绿素含量、株高、鲜重均显著降低;在水稻幼苗根部施加5-甲酰四氢叶酸(200μmol·L-1)能够显著促进幼苗在低氮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均有提高,叶酸衍生物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提高;5-甲酰四氢叶酸处理后,幼苗体内的谷氨酸合酶活性增加、谷氨酸合酶基因的转录水平上调,推测叶酸可能通过促进水稻谷氨酸合酶基因表达、酶活性进而影响氮代谢.这些结果为理解叶酸代谢与植物氮代谢的作用关系奠定基础,为农业生产中缓解低氮胁迫、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提供新思路.

    叶酸5-甲酰四氢叶酸低氮氮代谢水稻

    外源亚精胺对干旱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邹芳杨秀柳黄思麒王志恒...
    4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外源亚精胺(spermidine,Spd)对干旱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甜高粱品种辽甜1号为试验材料,室内盆栽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0.6、1.2、1.8 mmol·L-1)的Spd喷施处理干旱胁迫(15% PEG-6000模拟)下的甜高粱幼苗,研究了外源Spd处理对干旱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保护酶的变化.结果 表明:干旱胁迫能显著抑制甜高粱幼苗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而喷施不同浓度Spd可提高干旱胁迫下甜高粱幼苗叶片甜高粱幼苗生长、光合效率、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保护酶活性.与干旱胁迫处理相比,叶面喷施1.2 mmol·L-1 Spd 15 d后,甜高粱幼苗株高提高31.62%,鲜重提高58.29%,干重提高49.53%,叶面积提高30.96%,净光合速率提高135.40%,气孔导度提高138.60%,蒸腾速率提高158.54%,脯氨酸含量提高71.16%,丙二醛含量降低53.17%,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39.69%.说明在干旱胁迫下,特定浓度(1.2mmol· L-1)的外源Spd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甜高粱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干旱胁迫下甜高粱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从而缓解了干旱胁迫对甜高粱的伤害,增强甜高粱幼苗的耐旱性.

    甜高粱干旱胁迫亚精胺幼苗生长生理生化

    盐胁迫对刺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杨颖王月林闫晶秋子李钢铁...
    5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刺榆种子及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采用培养皿纸上发芽法进行种子萌发并采用盆栽法进行幼苗培养,测定刺榆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Na2SO4、Na2CO3和NaHCO3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盐害率,及幼苗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变化规律.结果 显示:①在试验设置盐浓度范围内,刺榆种子在NaCl<30 mmol· L-1、Na2CO3<10 mmol·L-1、Na2SO4< 20 mmol·L-1、NaHCO3< 20 mmol· L-1的盐胁迫下能够正常发芽,碱性盐(NaHCO3和Na2CO3)的危害大于中性盐(NaCl和Na2SO4).②刺榆种子的相对盐害率均为正值,4种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种子萌发抑制,不同种类盐分对刺榆种子萌发抑制表现为NaCl< Na2SO4< NaHCO3< Na2CO3.③幼苗生长中,不同处理幼苗叶片内MD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SOD活性和POD活性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当NaCl< 30 mmol·L-1、Na2CO3< 10 mmol·L-1、Na2SO4< 10 mmol·L-1、NaHCO3<20 mmol·L-1时,刺榆幼苗内MDA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未发生显著变化.研究表明刺榆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对低浓度盐环境具有一定的耐受性,高浓度盐环境会使种子丧失发芽能力阻碍幼苗生长.结果 为刺榆在盐碱地的种植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刺榆种子萌发盐胁迫生理响应

    三种桑生理特性对盐胁迫的响应

    胡博闫伟刘宇郝艳玲...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龙桑(Morus alba cv.Tortuosa)、鸡桑(Morus australis Poir.var.Australis)、蒙桑(Morus mongolica Schneid.)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0、100、200、300、400 mmol·L-1)对3种桑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叶绿素、可溶性糖(soluble sugar,SS)、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SOD)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盐胁迫过程中,3种桑科植物中MDA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蒙桑MDA含量均高于其他桑品种;叶绿素含量随盐浓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在盐浓度为400mmol·L-1时,龙桑、鸡桑、蒙桑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小值,分别为6.75、12.61、8.93 mg·g-1;随着盐浓度的升高,SOD活性、POD活性、SS含量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研究结果可为西部盐渍化地区栽植不同桑品种的耐盐性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龙桑鸡桑蒙桑盐胁迫生理指标

    不同地理种源北柴胡种子性状及植株生长分析

    戚文涛李剑超王晨罗容...
    68-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北柴胡分布广,各地均有种植,但由于引种来源、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差异,导致市售北柴胡药材性状不一、质量不稳、药效不可控.鉴定分析了我国7省份10产地栽培的北柴胡种子的地理变异、种子特性及植株生长状况,探讨了不同种源北柴胡种子和植株变异与生态环境相关性.结果 表明,不同种源的北柴胡种子长度、宽度、厚度、千粒重及含水量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种子千粒重与经度呈明显正相关,含水量与年降雨量呈明显正相关,其他地理生态因子与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不同种源北柴胡植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植株的茎粗与纬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根茎干重与年均日照呈明显的正相关;欧式距离聚类分析显示10个产地北柴胡种子和植株聚为4类,不同类别植株和种子存在差异.

    北柴胡种子植株生长特性地理生态因子

    外源铬对延胡索生理指标及抗氧化系统变化的影响

    盛笠程福龙余顺慧王柏慧...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浓度外源Cr6+处理下,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生理指标及抗氧化系统的变化情况,测定了延胡索植株内铬含量、株高、生物量以及抗氧化系统各项指标.结果 表明:当土壤中Cr6+浓度在67.32~323.32 mg·kg-1范围内,随着土壤中Cr6+浓度的升高,延胡索体内Cr6+累积量增加.延胡索植株株高、生物量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当土壤中Cr6+浓度低于131.32 mg·kg-1时,延胡索生长受到促进,而且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当土壤中Cr6+浓度低于131.32 mg·kg-1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有较高活性,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歧化分解为H2O2,此时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将H2O2分解,延胡索植株的生长受到促进作用;当土壤中Cr6+浓度达到195.32 mg·kg-1后,延胡索受到的胁迫严重,SOD活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植株体内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大量累积,延胡索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延胡索生理变化抗氧化系统

    作物环境胁迫高光谱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杨菲菲李世娟刘升平吕纯阳...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物环境胁迫频发不仅严重影响区域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还威胁社会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高光谱遥感可实时、准确监测作物环境胁迫,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具有较大优势.首先阐述了高光谱遥感监测作物环境胁迫的理论基础,重点从基于光谱响应特征的直接监测、基于农学参数和生理信息反演的间接监测两方面,概述了高光谱遥感在监测作物病虫害、水分胁迫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在作物环境胁迫监测应用领域的不足,如光谱响应特征的专属性认识不足、反演模型的精度及普适性较低、数据使用受到限制等,并讨论了高光谱遥感在作物环境胁迫监测方面的发展方向,旨在为农作物环境胁迫监测及预警提供参考.

    农作物环境胁迫高光谱遥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