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我国中东部主要养猪地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育肥猪病料中分离主要病原菌,并进行鉴定和分型,为近年流行的猪呼吸道病原菌的防控治疗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此外,对分离的猪多杀性巴氏杆菌(Pm)特性进行鉴定,为Pm疫苗研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2023年我国中东部主要养猪地区规模化猪场因呼吸道疾病死亡的育肥猪的病猪肺脏;用血琼脂和TSA培养基分离病原菌,通过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分离菌株;合成adk、est、gdh、mdh、pgi、pmi和zwf基因引物,以分离的Pm为模板进行PCR,通过测序7对管家基因对Pm进行MLST分型;通过PCR对Pm进行荚膜分型和脂多糖分型;通过PCR对Pm的毒力因子进行检测;在ICR小鼠对单一分离的A型和部分D、F型Pm进行毒力鉴定;检测JS-65、JS-51和JS-34在ICR小鼠的LD50.[结果]共分离Pm 73株,分离率为15.53%;分离猪链球菌(SS)71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29株和副猪格拉菌(GPS)10株,分离率分别为15.11%、6.17%和2.13%.分型结果表明,Pm主要为A:L3型,占55%;SS主要为9型,占38.03%;APP主要为15型,占51.72%;GPS主要为5/12型,占60%.混合感染包括Pm+SS,Pm+APP,SS+APP和Pm+APP+GPS,混合感染占总猪群的16.67%.共分离到3种Pm荚膜型:A(67%)、D(30%)和F(3%)型;2 种脂多糖型:L3 型(56%)和 L6 型(44%);9 种 ST 分型:ST79、ST50、ST7、ST74、ST13、ST27、ST9、ST287 和 ST370,所占比例分别为 33%、26%、16%、10%、4%、4%、3%、3%和 1%.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ptfA、fimA、hsf-2、exbB、exbD、tonB、fur、nanH、sodA 和sodC的阳性率大于 95%;hsf-1、pfhA、tadD、hgbA、hgbB、pmHAS、ompA、ompH、oma87和 p1pB阳性率在40%-90%之间;tbpA和nanB阳性率在10%-30%;未检出toxA.毒力鉴定结果表明A型菌株在剂量小于102 CFU时导致小鼠全部死亡,D型菌株在103 CFU剂量时小鼠死亡率为60%-100%,F型菌株在5×103 CFU剂量时小鼠死亡率为60%.在 ICR 小鼠检测 JS-65、JS-51 和 JS-34 的 LD50,结果表明 JS-65 LD50<10 CFU,JS-51 LD50=6.3 × 102 CFU,JS-34 LD50=3.98 ×103CFU.[结论]2021-2023年我国中东部主要养猪地区病原菌分离结果表明,Pm、SS、APP和GPS是死亡育肥猪的主要呼吸道病原菌,Pm在肺脏中的分离率最高.采用RIRDC分型鉴定到一株ST370 Pm,拓展了猪Pm的MLST分型数据.Pm优势基因型为A:L3:ST79,其在ICR小鼠中毒力最强,最小致死量小于10 CFU,为后续Pm灭活疫苗研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