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路文如

半月刊

0578-1752

zgnykx@mail.caas.net.cn

010-82109808 82106279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农业科学/Journal 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综合性农牧业科学学术刊物。主要发表我国农牧业科学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重要科研成果和专题报告及各学科研究进展综述等。主要栏目有作物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作物育种与品种资源、生物技术、植保、土肥、畜牧、兽医、研究简报等。读者对象为农牧业科技工作者、农业院校师生和农业管理干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颜色育果袋对'瑞雪'苹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子盾王辉冯郁晨张学良...
    729-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不同颜色育果袋对'瑞雪'苹果(Malus×domestica Ruixue)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生产高品质'瑞雪'苹果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方法]以5年生'瑞雪'苹果为试材,于花后70 d分别采用红、橙、黄、绿、蓝、靛、紫单层木浆纸育果袋进行套袋处理,以单层白色育果袋为对照,于花后190 d统一采收.采用光谱仪测定不同颜色果袋内透射光光谱,测定果皮叶绿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类黄酮含量、果实糖组分及香气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法探索光质与果实品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不同光质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颜色育果袋内光质组成主要与果袋颜色有关,其中,与白色果袋对照相比,紫光、红光分别在对应颜色的果袋中透过率均为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15、1.13倍.不同颜色果袋处理后,果皮的L*和b*值均高于对照白色果袋,而a*值、果点指数、着色指数均低于对照.与其他彩色果袋相比,紫色果袋处理后的果皮叶绿素(0.0548 mg·g-1)、果实总酚(1.325 mg·g-1)、总类黄酮(1.361 mg·g-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颜色果袋(P<0.05).不同光质环境下,果实的硬度存在显著差异,红色果袋处理后的果实硬度显著低于对照白色果袋,较对照低16.1%.此外,其他果实内在品质测定表明,靛色果袋处理后,能够明显提高果实的风味,其中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糖组分(果糖、山梨醇、总糖含量)及甜度值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提高.挥发性香气物质测定表明,蓝色果袋处理能够显著提高苹果的香气物质总量,比白色果袋处理提高了 2.89倍.综合以上指标,将光质与各品质指标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发现果实外观品质的形成与光质组成密切相关,其中,紫光/靛光、橙光、紫光/蓝光值与果皮L*、a*、b*值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01、0.810和0.854.与果实内在品质形成关系最大的为蓝光,其中叶绿素、总类黄酮、总酚含量、香气物质总含量与蓝光的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47、0.822、0.851、0.757.[结论]紫光和蓝光有利于提高'瑞雪'果实的外观及内在品质,在'瑞雪'套袋栽培中可适当提高果袋中紫光、蓝光的透过量,以达到提高果实品质的目的.

    苹果'瑞雪'光质育果袋果实品质

    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脉冲电场对类PSE鸡肉肌球蛋白凝胶特性作用规律

    郭雨晨董铭曾宪明田惠鑫...
    741-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类PSE鸡肉肌原纤维蛋白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脉冲电场处理对其凝胶特性和构象修饰的影响,并对凝胶特性改变的潜在机制进行阐述,以此拓宽这种新兴食品加工技术的工业应用,为禽类加工方向提高异常肉制品的经济效益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本试验选取类PSE鸡肉为原料并提取其肌原纤维蛋白,对比8、18和28 kV·cm-1电场强度下脉冲电场(脉冲电场频率为800 Hz,占空比47%)处理及非脉冲电场处理的类PSE鸡肉肌原纤维蛋白不稳定动力学指数、流变学特性及通过分子动力学技术建立电场强度18 kV·cm-1的脉冲电场模拟体系,通过收集模拟过程中的均方根偏差(RMSD)、均方根波动(RMSF)和对蛋白质总体构象的观察的变化来阐明在该条件下脉冲电场处理对类PSE鸡肉肌原纤维蛋白分子构象动态变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脉冲电场作用对类PSE鸡肉肌原纤维蛋白构象稳定性、保水性、流变特性的影响.[结果]不同电场强度的脉冲电场处理后的类PSE鸡肉肌原纤维蛋白体系不稳定动力学曲线斜率更小,蛋白体系相较于未经处理的样品更加稳定.蛋白凝胶的保水性结果为18kV·cm-1(81.42%)>28 kV·cm-1(79.46%)>8 kV·cm-1(77.82%)>0 kV·cm-1(76.15%),流变学特性研究表明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的变化与保水性变化具有相同的趋势,且18kV·cm-1的脉冲电场处理显著提高了蛋白凝胶的G'和G"(P<0.05).18 kV·cm-1电场强度下进行3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多聚体蛋白模型在处理后显示出更高的RMSD值及更为显著的RMSF波动,体现为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发生解螺旋和解折叠,α-螺旋转变为无规则卷曲,蛋白质分子多肽链展开,氨基酸残基暴露,同时蛋白质分子表现出更高的柔韧性.蛋白质-蛋白质和蛋白质-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静电相互作用、氢键、二硫键、疏水相互作用等发生改变.但电场强度继续增加至28kV·cm-1时,肌球蛋白因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增强而聚集使脉冲电场对蛋白质特性改善的作用降低.[结论]18kV·cm-1的脉冲电场处理改变了类PSE鸡肉肌原纤维蛋白原有的空间结构,疏水基团的外露和氢键的形成增强蛋白质与水分子的结合及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类PSE鸡肉肌球蛋白凝胶的稳定性和流变特性,表现出更优的凝胶保水性和弹性网络结构.

    类PSE鸡肉肌原纤维蛋白质脉冲电场凝胶特性分子动力学模拟

    白头翁皂苷B4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卢猛胡凤明屠焰刁其玉...
    754-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探究白头翁皂苷B4对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选取6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0(C组)、15(A1组)、30(A2组)、45(A3组)mg·d-1的白头翁皂苷B4.试验周期为56d.在犊牛14、28、42和56日龄晨饲前称量体重,并在28、42和56日龄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分别在42和63日龄进行两期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和能氮代谢指标.[结果](1)白头翁皂苷B4对哺乳期犊牛体重和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犊牛14-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与白头翁皂苷B4呈显著正相关(P<0.05),饲料转化比与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A3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P<0.05),饲料转化比显著低于C组(P<0.05).(2)A3组犊牛7-56日龄和7-14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A2组犊牛15-28日龄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显著低于C组(P<0.05),白头翁皂苷B4的作用效果与添加剂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P<0.05);29-42和43-56日龄犊牛的粪便评分和腹泻率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断奶前,A3组犊牛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C组(P<0.05),A2组犊牛干物质采食量有低于C组的趋势(0.05≤P<0.10),犊牛的干物质采食量随白头翁皂苷B4添加量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白头翁皂苷B4对犊牛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断奶后,A2组犊牛的DM和NDF的表观消化率有高于A1组的趋势(0.05≤P<0.10),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1组(P<0.05);A2组犊牛EE的表观消化率有随白头翁皂苷B4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0.05≤P<0.10).(4)断奶前,C组犊牛摄入总能显著高于A3组(P<0.05),同时有高于A2组的趋势(0.05≤P<0.10),A1组犊牛摄入总能也显著高于A3组(P<0.05);断奶后,C组犊牛粪能有高于A2组的趋势(0.05≤P<0.10),A2组总能消化率有高于A1组的趋势(0.05≤P<0.10),总能代谢率显著高于A1组(P<0.05),且有高于C组的趋势(0.05≤P<0.10).(5)断奶前,各组间粪氮、尿氮、氮消化率和氮沉积率差异不显著(P>0.05),C组摄入总氮显著高于A3组(P<0.05);断奶后,各组之间氮代谢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6)四组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哺乳期犊牛代乳品中添加白头翁皂苷B4可以显著提高哺乳期犊牛14-28日龄的平均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和腹泻率,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可以提高断奶后犊牛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促进对总能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同时对犊牛瘤胃发酵指标没有不良影响.综合考虑,推荐添加剂量为45 mg·d-1.

    白头翁皂苷B4犊牛生长性能营养消化瘤胃发酵

    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代谢的影响

    任国栋郝小燕张暄梓刘森...
    766-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对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胍基乙酸和甜菜碱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用48只体重相近(22.03±1.30)kg、3月龄左右的杜泊x小尾寒羊杂种公羔,采用2×2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试验因素为胍基乙酸(guanidineacetic acid,GAA)(0或900 mg·kg-1)和甜菜碱(betaine,BT)(0或5 g·d-1).试验羔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GAA组、BT组和GAA+BT组.试验期共7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正试期第1天晨饲前称量体重作为初始体重(IBW),正试期内记录每只羊的日采食量、剩料量;正试期结束当日晨饲前先采血后空腹称重,作为终末体重(finwal body eight,FBW),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饲料效率(FE);血清用于肌酸代谢指标、同型半胱氨酸(Hcy)和乳酸含量测定.试验结束当天正常饲喂试验羊,3h后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消化酶活性以及功能微生物菌群定量.[结果](1)饲粮中添加GAA日增重(ADG)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BT则显著提高了 ADG(P<0.05).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提高了饲料效率(FE)(P<0.05),且饲粮中添加GAA和BT对ADG和FE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2)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降低了瘤胃液pH(P<0.05),显著提高羔羊采食后3 h的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P<0.05),GAA和BT对羔羊瘤胃发酵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3)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提高羔羊瘤胃液中黄色瘤胃球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和栖瘤胃普雷沃氏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原虫的数量(P<0.05).饲粮中添加BT显著降低了产甲烷菌的数量(P<0.05),并有提高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的趋势(P=0.098),添加GAA则有降低瘤胃产甲烷菌数量的趋势(P=0.085).GAA和BT对羔羊瘤胃主要功能微生物菌群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4)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提高瘤胃蛋白酶活性(P<0.05),添加BT则显著提高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α-淀粉酶活性(P<0.05),且有提高纤维二糖酶活性的趋势(P=0.075).饲粮中添加GAA显著提高瘤胃果胶酶活性(P<0.05),且有提高α-淀粉酶活性的趋势(P=0.056).添加GAA和BT对果胶酶活性有显著互作效应(P<0.05).(5)饲粮中添加GAA或BT显著提高血清中肌酸含量(P<0.05).添加GAA有提高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趋势(P=0.053),有降低L-精氨酸-甘氨酸脒基转移酶(AGAT)的趋势(P=0.056).添加BT可显著降低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P<0.05),并有提高肌酸激酶浓度的趋势(P=0.063).饲粮中添加GAA和BT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互作效应(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GAA或BT可以促进瘤胃发酵,增加瘤胃功能微生物菌群数量,提高瘤胃微生物酶活性,提高血清中肌酸含量,并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但与单独添加GAA或BT相比,GAA和BT组合添加对羔羊的生长性能没有进一步的提高.

    胍基乙酸甜菜碱羔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

    TBHQ对鸡舍PM2.5诱导鸡胚肺组织细胞焦亡、坏死和炎症损伤的影响

    郗蒙雪沈丹石一凡李春梅...
    779-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对鸡舍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诱导鸡胚肺损伤的缓解作用及机制,为预防和缓解鸡舍PM2.5 污染引起的鸡呼吸道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 14日龄鸡胚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鸡舍PM2.5诱导鸡胚肺组织损伤模型,再利用鸡胚肺损伤模型研究TBHQ的缓解作用.在建立鸡舍PM2.5诱导鸡胚肺组织损伤模型试验中,选取不同浓度的PM2.5(0、0.25、0.5、1mg·mL-1)在14日龄鸡胚卵白处注射,5 d后,观察鸡胚存活率以及鸡胚肺组织形态,选取合适的PM2.5处理浓度(0.25 mg·mL-1),建立鸡胚肺损伤模型.在TBHQ对PM2.5诱导鸡胚肺损伤的影响试验中,将14日龄鸡胚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PM2.5组(0.25 mg·mL-1 PM2.5)、TBHQ组(0.1μg·mL-1TBHQ)、PM2.5+TBHQ组(0.25 mg·mL-1 PM2.5+0.1μg·mL-1TBHQ),分别注入鸡胚卵白处,试验持续5 d,采集肺组织,记录种蛋重量、胚胎重量以及肺组织重量;对鸡胚肺脏进行组织学观察;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T-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细胞焦亡(NLRP3、Caspase-1、IL-18、IL-1β)以及细胞程序性坏死(RIPK1、RIPK3、MLKL)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在建立鸡舍PM2.5诱导鸡胚肺组织损伤模型试验中,不同浓度的PM2.5(0、0.25、0.5、1mg·mL-1)对鸡胚存活率无显著影响,但0.25 mg·mL-1 PM2.5组鸡胚肺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浸润现象,0.5 mg·mL-1 和1 mg·mL-1 PM2.5 组鸡胚肺组织出现肺水肿现象,表明随着PM2.5浓度增加,鸡胚肺部炎症损伤加重.在TBHQ对PM2.5诱导鸡胚肺损伤的缓解试验中,各组对鸡胚胚胎重量、肺脏重量、胚蛋比和肺胚比均无影响;与PM2.5组相比,TBHQ和PM2.5共处理组的鸡胚肺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明显减少,MDA水平下降;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BHQ组Caspase-1的表达显著上升(P<0.01),PM2.5组 IL-1β(P<0.01)、RIPK1(P<0.01)的表达显著上升;与 PM2.5组相比,TBHQ 和 PM2.5共处理组 IL-18(P<0.01)、IL-1β(P<0.01)、RIPK1(P<0.01)、MLKL(P<0.01)的表达显著下调,Caspase-1(P<0.01)、RIPK3(P<0.05)的表达显著上升.[结论]TBHQ能够通过抑制氧化应激,降低细胞焦亡和细胞程序性坏死相关基因的表达,缓解鸡舍PM2.5 引起的鸡胚肺组织炎症损伤.

    TBHQ细胞焦亡细胞程序性坏死细颗粒物鸡胚氧化应激

    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冶楠朱艳赵元寿朱建宁...
    788-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浸种处理是马铃薯生产中常用的促进块茎萌发的手段,然而浸种剂使用不当,会引起内源激素的失调,导致马铃薯高脚苗的发生.研究壳寡糖浸种对马铃薯微型薯芽生长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壳寡糖作为马铃薯微型薯拌种剂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费乌瑞它'马铃薯微型薯为试材,分别用10、50和200 mg·L-1(w/v)的壳寡糖溶液浸种处理,筛选促芽生长的最佳壳寡糖浓度,以50mg·L-1(w/v)浸种15 min为处理组(COS50),蒸馏水浸种为阴性对照(Con),并选择易引起块茎芽细长且疯长的外源赤霉素3(15 mg·L-1,w/v)浸种处理为阳性对照(GA3).测定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率、发芽势、芽长和芽直径的影响,并检测浸种处理前(BT)、萌发前期(BGS)、萌发期(GS)和伸长期(VG)顶芽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用石蜡切片染色观察GS期顶芽细胞的形态,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芽生长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内在联系.[结果]50 mg·L-1(w/v)壳寡糖浸种处理可有效促进微型薯块茎芽的萌发及生长,芽长较Con组显著提高了 74.7%,芽直径较GA3组显著提高了 37.2%;并在浸种后第5天,块茎发芽率即达100%,分别较Con和GA3组提高40.0%和17.0%,同时,COS50浸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微型薯的发芽势,在处理后第5天,发芽势分别较Con组和GA3组提高了 80.0%和28.6%,块茎表现为出芽早,出芽整齐.不同浸种处理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的内源激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在VG期,COS50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和赤霉素(G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提高了 11.4%、2.7%和2.5%,而脱落酸(ABA)的含量显著降低了 3.2%(P<0.05).GA3处理组内源GA、CTK及IAA含量最高,COS50组的IAA、CTK和GA含量分别低于GA3组5.1%、8.4%和2.0%(P<0.05),ABA含量无显著降低.然而,COS50处理显著提高了 VG期微型薯顶芽分生组织中内源多胺(PA)的含量,分别较Con组和GA3组提高了 7.0%和2.8%.石蜡切片染色的结果显示,GA3处理的顶芽分生组织细胞沿芽轴方向纵向伸长膨大形成细长扁平状的细胞,而COS50组分生组织细胞膨大均匀,无细长扁平状,且与Con组的细胞形态相似.相关性分析显示,COS50处理诱导的马铃薯微型薯芽的增长、增粗、发芽率及发芽势的提高与内源激素CTK、GA以及PA含量的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微型薯块茎发芽过程中PA的含量与ABA的含量表现极显著负相关(r=-0.785,P<0.01).[结论]50 mg·L-1(w/v)的壳寡糖浸种通过提高马铃薯微型薯芽组织中内源多胺、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赤霉素的含量提高了微型薯芽长、芽直径及发芽率,但壳寡糖处理引起的内源赤霉素含量显著低于易引起苗细长疯长的外源赤霉素浸种处理组,块茎芽分生组织的细胞均匀膨大,出芽整齐,芽长且粗壮,未表现芽细长、疯长现象.

    壳寡糖马铃薯微型薯浸种发芽内源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