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韩国良

月刊

1672-0881

010-68553325

100820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财政部农发办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系统唯一的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由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研究所共同举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提升整体效能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科技支撑

    本刊评论员
    1页

    高质量抓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编制

    陈章全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是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的一次以农用地为主的全国土壤普查,是时隔四十多年后开展的一次土壤全面体检.当前,土壤三普已进入成果编制阶段,各地应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县级成果编制及验收导引》为依据,高质量编制好普查成果.文章在阐述抓好编制土壤三普成果的重要性、必要性、依据基础上,探讨土壤三普成果编制方案思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形成成果编制思路

    全国土壤普查中土壤调查制图比例尺应与土壤分类指标相匹配

    张凤荣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上,成土因素、成土过程与土壤属性之间存在发生学的统一性;因此,土壤分类和调查制图应当基于气候、地形、成土母质等成土因素与土壤剖面性状的综合分析后来鉴别土壤类型.然而现实中,土壤剖面性状与成土因素之间并不总是对应关系,这反映了土壤作为一个复杂历史自然体的特性.这种不一致性在野外土壤类型鉴定和制图中很明显,也就是说,基于成土因素与基于剖面性状的分类常常得出不同的结果.鉴于此,本文提出土壤调查制图比例尺应与土壤分类指标相匹配,即在宏观尺度的土壤调查与制图中,应优先采用成土因素进行分类,而在详细尺度的调查与制图中,则应以土壤剖面性状为主.这样可以确保制图单元提供更精准一致的信息,便于调查制图成果用于土地利用规划与田间管理.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土壤发生分类成土因素土壤剖面性状土壤调查制图

    以耕地质量提升为抓手促农村土地流转稳健发展——以河北省玉田县、井陉县农村流转土地质量建设保护为例

    王慧颖于子坤郭玉明周自军...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耕地质量保护未得到广泛关注.笔者通过调研河北省玉田县和井陉县农村土地承包流转基本情况,分析了耕地质量保护未得到充分关注的原因,提出了提升农村承包土地质量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耕地质量提升,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稳健发展.

    耕地保护土地流转耕地质量玉田县井陉县

    宝鸡市金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

    龙欢张小筱赵雍史仝乐...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掌握全省耕地质量等级变化状况,了解影响耕地质量的主要障碍因素,确保粮食安全及粮食产能,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每年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每5年开展耕地质量综合评价.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对2019年宝鸡市金台区蟠龙镇0.8万亩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与评价.依据《县域年度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技术规程》(NY/T 4322-2023)、《耕地质量等级》(GB/T 33469-2016)、《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陕西省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增耕地和新增产能工作技术指南(试行)》(2021年11月)四项技术标准,采用模糊数学、特尔文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2],将1亩以上的典型地块作为代表性采样点,共设立15个采样点,开展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工作.结果显示:项目区耕地质量国家自然等平均等别9.9等,较建设前提升0.1个等级;国家利用等平均等别为10.0等,较建设前提升0.3个等级;国家经济等平均等别为11.0等,较建设前持平.在今后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应因地制宜、因地施策、一地一策,并建立长效监督机制,以提升耕地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耕地质量等级变更调查评价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

    西藏拉萨 引领自治区土壤普查高质高效开展

    袁成立郭万军杨帆丁增卓玛...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西藏自治区将其作为做好"四个创建"的有力支撑,将其定义为"国之大者、区之要事".拉萨市作为西藏自治区首府,土壤三普各项工作均走在自治区前列,在土壤三普工作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先后被自治区选为土壤普查"试点县"与"先行市",积极总结试点经验,尽早落实工作经费,培养普查专业人才,多渠道开展宣传工作,严格把控质量,确保土壤三普工作高质量完成.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先行先试"四个率先"西藏自治区拉萨市

    聚焦建设质量 补齐建设短板不断推进海南省高标准农田发展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南省聚焦建设质量,从管理机制、研究统筹、工程质量、耕地质量和建后管护等五个方面逐步补齐发展短板,通过完善组织机制和加强工作统筹,严把工程质量,提高建设标准,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中注重采取综合耕地保护措施,有效有力提升耕地质量,基本形成了以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为核心、水稻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为重点、区域协调发展的高标准农田格局.

    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耕地保护海南省

    上海市推进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的经验分享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农田建设管理处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市积极推进各涉农区(企业)开展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目前全市各类农田基础设施整体运行正常,管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管护工作不断规范化、市场化、高效化、显著化,基本形成了"管护机制制度化、日常运行属地化、维修养护市场化、检查考核常态化"的管护模式.本文分享了上海市近年来开展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工作在完善管护制度、优化管护模式、保障管护资金和提高管护成效方面的经验做法,旨在为各地农田基础设施管护工作提供参考.

    农田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农业生产上海市

    浅丘地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片区为例

    张弘胡明都苟兴海庞晓兰...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标准农田建设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不可进行"一刀切"建设.浅丘地区地表波状起伏,土地利用破碎度较高,根据浅丘地区农田上述特点,其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耕作道工程等重点内容,对山坡地、小块田进行土地平整,解决浅丘地区土地破碎化程度高、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实现田块"小并大",通过土壤改良来解决耕地地力薄弱,提高耕地质量.文章以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为例,探索浅丘地区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路径,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浅丘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高标准农田建设浅丘地区耕地保护巴中市恩阳区下八庙片区

    山东商河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升级

    李静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商河县探索创新建设管理方式,通过一系列措施,走出了一条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的农业特色发展之路,商河县通过优化灌溉水利设施、改进管理模式等措施,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进一步巩固了商河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地位,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乡村增美注入了强劲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工程管理策略山东省济南市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