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韩国良

月刊

1672-0881

010-68553325

100820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财政部农发办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系统唯一的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由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研究所共同举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接续奋斗 砥砺前行 法制护航粮食安全

    本刊评论员
    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

    4-10页

    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困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陈印军易小燕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人多地少,耕地总体质量不高,耕地面积相对不足.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集约高效利用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经过十多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0亿亩,我国粮食产能明显提升,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笔者系统总结分析了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困难,针对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建议实施六项举措,真正实现高标准农田高标准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困难与问题建设路径对策建议

    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藏粮于地"的模式和效果

    李俊杰肖琴吴海霞李建平...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的财政补助资金仍然偏低,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补充至关重要,更突显出农业政策性银行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采用多种模式支持"藏粮于地",旨在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农田建设标准、推进土地复垦和农业生态保护等.通过政策性银行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投入可达到3 000元~5 000元.文章探讨了农业政策性银行服务"藏粮于地"的总体情况、主要模式、还款来源、效果及优势,并为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给出了建议,以期为农业政策性银行持续服务"藏粮于地"提供有价值的探索研究.

    政策性银行农地金融藏粮于地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保护贷款模式

    台风"杜苏芮"影响下华北农田洪涝遥感监测与评价

    段玉林黄健熙张帅刘月鑫...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8月,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我国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强降雨,引发区域性严重洪涝灾害,造成大面积耕地受淹受损,对当地粮食生产带来巨大影响.本文利用国产高分卫星数据资源开展受淹区域水体提取与变化监测分析,并叠加全国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数据、耕地数据,进一步分析水淹区一般耕地与高标准农田的受淹情况与排涝能力.结果表明,高标准农田的抗洪涝灾害能力明显高于一般耕地,受淹面积比一般耕地少28.9%~40.5%,总体排涝能力比一般耕地高4.6%,相较于一般耕地,高标准农田在防灾减灾方面效果突出.

    高标准农田一般耕地遥感监测洪涝灾害抵御能力台风"杜苏芮"

    区域协调发展下广东省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探析

    谭春婵孙伟杰陈哲华谢巧巧...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健全种粮农民受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施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措施.本文基于广东省耕地保护资源基础、现状形势及管理需求,在省级层面建立耕地保护的跨区域经济补偿机制,通过耕地资源匮乏地区对耕地资源丰富地区进行资金补偿,实现耕地资源的空间布局优化和可持续保护的良性循环,发挥耕地保护的利益调节功能,同时保障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双平衡"政策区域协调发展经济补偿广东省

    湖北浠水耕地质量现状及保护提升对策

    汪航吴鹏叶秋容陈杰峰...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浠水县现有农用耕地100.998万亩,其中水田73.76万亩,旱地25.29万亩.2015-2020年通过对102个地力监测点的耕层土壤养分监测表明,县域耕地呈现出"三大""三低"现状,瘠薄粘重型、渍涝潜育型、土壤偏酸过碱型等障碍类型的中低产田占比大,县域耕地质量下降态势得到了遏制.浠水县从实际出发,采取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工程措施主要采取"三治""五改"和设置"四道防线"等治理措施;农业措施通过调优种植结构,增施有机肥料、测土配方施肥、秸杆还田与覆盖等措施,实现用地、养地和保地相结合,保护和提高耕地质量.

    耕地质量耕地保护障碍因素对策建议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

    浙江余姚 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谢豪军王忠水祝杰文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标准农田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关键保障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余姚市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和耕地地力提升并重、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拓展建设规模与提高建设质量并重、工程建设与管护利用并重、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与促进强村富民并重,在黄家埠镇五车堰村进行先行试点,探索"小田并大田"实践.本文全方位探讨了余姚"小田并大田"实践和绿色农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及初步成效,在凝聚经验、梳理问题困难的基础上,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从"分、建、用、管"四个层面提出加快推动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针对性建议.

    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绿色农田"小田并大田"试点体制机制创新浙江省余姚市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资源库规范化构建培训班

    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34页

    建好良田沃土 夯实粮食根基——颍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报告

    王真保李科军白勇
    3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安徽阜阳市颍泉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推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田抗灾减灾能力"的"两强一增"行动,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为进一步做好颍泉区2024年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项目设计工作,颍泉区农业农村局深入宁老庄镇、周棚街道办镇村、企业、种粮大户进行座谈和田间地头调研,在全面听取群众意见和需求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针对区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具体对策和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调研对策和建议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