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韩国良

月刊

1672-0881

010-68553325

100820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财政部农发办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系统唯一的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由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研究所共同举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为建设农业强国赋能提速

    本刊评论员
    1页

    西藏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转化应用的区域实施路径研究

    岳现录尹国伟巴桑次旦米玛仓决...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于2022-2025年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普查成果如何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态文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急迫任务.本文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区、市两级谋划成果及试点县成果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从土壤培肥改良、建立后备耕地资源台账、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理、打造高原土特产产业、开展畜牧业规划发展、突出政策研究制定等6方面提出普查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推动普查成果转化应用提供参考.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成果转化应用高原特色产业乡村产业振兴西藏自治区

    内蒙古高标准农田面积达5237万亩

    中国农网
    9页

    北京城市副中心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演化研判、工作重点及深化方向

    赵华甫郝士横杨春吴克宁...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市通州区作为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两个试点县之一,具备良好的工作基础.本文基于通州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实践,立足区域土壤资源本底,研判土壤演化形势,提出土壤名称校准与完善、土壤类型定界校核、优化数字土壤制图、深化土壤质量评价等夯实三普工作路径,提出推进土特产适宜性评价、开展城市土壤分类专项研究、需求导向加密布点等工作深化方向,为全市全面推进土壤三普提供经验和思路借鉴.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北京城市副中心土壤演化工作重点深化建议

    2022年眉山市耕地质量监测结果与对策分析

    张树金杨海龙曾小平蒋孟...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笔者团队对照四川省耕地质量监测主要性状指标分级标准,以2022年眉山市35个耕地质量监测点数据为基础,分析耕层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pH值的分级情况,根据眉山市耕地质量监测结果,明确当前眉山市耕地质量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提升耕地质量的有效建议,以期为眉山市农业生产及提升耕地质量提供参考.

    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监测点对策分析四川省眉山市

    杨凌示范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几点思考

    王亚利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开展等级调查评价.杨凌示范区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工作,合理布设监测点,将监测调查和检测数据结果作为基础,在完成杨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同时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数据库.文章分享了杨凌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的主要做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对提升耕地质量提出开展土壤培肥、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等相关建议,供各位同仁参考.

    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质量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价耕地质量数据库杨凌示范区

    重庆到2027年将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00万亩

    《重庆日报》报社
    20页

    垦地合作探路径 利益联结促发展

    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最大化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效益,滁州市与北大荒集团、安徽省农垦集团等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集团在机械、管理、技术等方面综合优势,探索建立高标准农田建用管一体化新机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农业"三大体系"现代化水平提升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高标准农田建设垦地合作建用管一体化安徽省滁州市

    "3+N"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刘海旺蓝吉伟陈华梁丽梅...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柳州市积极谋划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工程手段与农技推广、农机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提出并推广"3 + N"的技术集成模式,即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全面普及工程技术标准、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机械化等3项内容,并根据各项目耕地利用情况、当地轮作习惯等实际情况,选择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或农家肥等N项技术措施或N项技术措施组合,通过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率,稳步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耕地质量和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高标准农田建设"3+N"技术集成模式粮食产能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探索喀斯特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

    王云芬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国土三调数据:盘州全市水田3 010.47公顷(4.52万亩)、水浇地21.13公顷(0.032万亩)、旱地105 381.62公顷(158.07万亩),其中旱地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7.203%.目前盘州市建设的高标准农田工程全部位于旱地.2019-2022年,经过近四年建设,盘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在喀斯特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三种建设模式,结果表明:采用利益链接模式效果最佳.

    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喀斯特地区贵州省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