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韩国良

月刊

1672-0881

010-68553325

100820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财政部农发办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查看更多>>《中国农业综合开发》杂志是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系统唯一的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期刊,由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评审中心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文献研究所共同举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天津召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会安排部署工程质量"回头看"和专项整治行动

    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20页

    芦溪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外业调查采样实践与技术探讨

    姜雯丽
    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具有多功能集成、多目标协同、多领域协作的特点,是一项技术难度大、复杂程度高、综合性、系统性强的工作,而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又是此项工作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后面各个环节成果质量.文章基于萍乡市芦溪县的工作实践,总结了表层样点外业调查采样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及应对办法,并提出了完善土壤普查工作的几点建议,望能为以后的外业调查采样提供参考借鉴.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表层样点调查采样经验分享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

    广西贵港 创新监管 综合施策 产业链动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谭健通唐华隆李立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港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谋划,真抓实干,强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管模式,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完善综合配套,同步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高质高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监管模式综合配套产业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

    安徽广德 凝心聚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

    徐赢斌阮其星陈裕迪王魁英...
    2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好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更是实现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必由之路.广德市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3年,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47.58万亩,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获省政府督察激励表彰.笔者从广德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及面临问题出发,探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广德市及类似地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高标准农田建设对策建议安徽省广德市

    内蒙古敖汉旗 旱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坡改梯")的经验分享

    麻雪彬王井东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敖汉旗有3度~15度的坡耕地180万亩,经过坡耕地综合治理的三个阶段,目前共修建梯田133.07万亩,极大促进了当地的农业生产生活及自然、社会环境的改善.文章分享了多年来敖汉旗修建旱作高标准梯田的经验做法,并结合典型建设案例,希望为其他干旱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旱作高标准农田"坡改梯"坡耕地综合治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敖汉旗

    山东嘉祥 关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及运行管护的几点思考

    胡贵锦杨存祥何延霞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嘉祥县十余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组织实施、发展历程、建设成效及现状,系统总结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理及建后运行管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建议及措施,希望为嘉祥县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运行管护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献计献策.

    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可持续发展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

    浅议新质生产力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

    张众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我国立足新时代发展背景提出的经济概念.文章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农业新质生产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审视,认为农业新质生产力催生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即市场需求的深刻转变、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变革、产销对接精确度的持续提升.在农业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协同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作用得以凸显.文章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对策启示与实践路径,笔者认为,未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要加大对农业创新型人才培育培训支持力度、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保障、着力推动体制机制适应性变革,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强国乡村振兴作用机制

    白城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经验分享

    石勇王明明王树玉宫婷...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吉林省西部干旱半干旱缺水、肥效不高等现实因素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提高水肥利用率,并逐步成为推动黑土地保护、农田建设、农业绿色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科技增粮手段.本文以吉林省西部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白城市为例,分析该市2022-2023年推广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整体情况、具体措施和完成情况,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工作建议,以期为该技术在适宜地区的大范围推广提供参考.

    水肥一体化技术高标准农田建设节本增效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议吉林省白城市

    启东市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实践与探索

    龚伟杰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启东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高质量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集中力量解决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中的"卡点""堵点",提出了"统筹规划、政府扶持、多元利用、科技攻关"总体工作思路,目前已在多个区镇探索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采用农业机械化还田、饲料化利用、燃料化利用以及肥料化利用四种方式,推进秸秆多元循环利用,启东市积极探索资源化利用可持续发展路径,取得了突破性工作成效.

    秸秆资源化利用多元循环江苏省启东市

    长丰县吴店灌区改造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分析评价

    程松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灌区改造是提升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重要措施,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粮食安全、农村稳定、生态美好等方面,对促进农村水利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本文针对长丰县吴店灌区经多年灌溉运行存在问题,分析了实施灌区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实施该工程项目后所产生的综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完工后实现灌区节水减排达标,大大改善灌区水生态环境,新建的灌溉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全面提升该灌区的灌溉和管理水平.

    农田水利灌区改造达标工程必要性可行性效益评价长丰县吴店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