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农业展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农业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许世卫

月刊

1673-3908

nyzw@caas.net.cn;nyzwcaas@sina.com

010-82109913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农业展望/Journal Agricultural Outlook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以农业经济、农业贸易、农产品供需分析、预测和展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农业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设有“经济分析”、“产品预测”、“国际农业”、“数据信息”四大栏目。重点报道对农业经济与贸易的展望,对主要农产品的分品种分析与预测,及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农业经济数据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战略下山西特色种养业信息、技术、人才与农民对接模式探究

    王美玲白育铭孙小兵孙超超...
    71-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色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本研究以山西特色种养业典型县乡为研究对象,分析山西特色种养业信息、技术、人才与农民对接模式,探讨特色种养业典型对接模式的推广与应用。结果表明,山西特色种养业的信息、技术、人才与农民对接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主要有 3 个方面,即新技术、新产品实操性较低,农牧业实战型技术人才匮乏,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同时在对接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一站式"型、"协会牵头、农民参与"型、"政技合一"型、"政府领衔"型、"政协双合成"型模式。最后提出在推广和应用这些模式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注重培养理论与实践兼具的实用型人才,更应因地制宜、因需制宜。

    特色种养业信息技术人才农民对接模式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

    康志文罗文斌谢海丽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和土地利用的协同发展也是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乡村旅游与土地利用研究的期刊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数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乡村旅游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的研究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06-2015 年为初步探索阶段,总发文量为 50 篇;2016 年至今为迅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发文量较前期有明显增加。(2)大部分学者都是独立开展研究工作,有少量研究团队出现但均小而分散。研究机构以高校居多,少量合作均发生在地理位置相近的高校与研究所之间,且多位于北京、天津、江苏等发达地区。(3)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乡村旅游、旅游开发、土地利用、乡村振兴四方面。基于此,未来乡村旅游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研究应注重乡村旅游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的融合研究和构建乡村旅游与土地利用协同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乡村旅游土地利用CiteSpace协同发展研究展望

    长江经济带农村电商直播发展现状与优化路径

    杨琼何蒲明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天,农产品销售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农村电商直播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本研究以农村电商直播为视角,运用SWOT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4个方面对长江经济带农村电商直播行业进行内外环境定性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农村电商直播在基础设施、地理区位、"互联网+"时代和消费需求提质等方面拥有优势与机遇,在电商直播专业人才、品牌建设、产品质量和电商直播效果等方面存在劣势与挑战。最后,结合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延展型战略、扭转型战略、防卫型战略和多元型战略 4 种推动长江经济带农村电商直播良性发展的战略建议。

    SWOT分析农村电商直播长江经济带

    农业种植智能体(Agri-agent)的构建与应用展望

    任荣荣胡崇宇吴国龙
    9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农业领域中,由于生产环境、生产能力和生产目标多种多样,如何有效管理这种多样性成为农业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关键。种植智能体以其系统性、自治性和具身性等特征,可成为农业实现系统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可行方案。本研究对农业中智能体技术的发展进行分析,提出了种植智能体的概念框架,有助于更好地定位智慧农业的应用方向。本研究围绕智能体的内涵形态、技术架构和业态趋向 3 个方面展开研究,初步建立了智慧农业种植智能体的系统框架。该框架包括种植智能体的定义、特性、架构、关键技术,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初步探讨。该方法旨在为智慧农业种植智能体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最终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农业种植体系。在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种植智能体框架及应用解决方案在保障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农业的智能化、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智慧农业多智能体系统农业种植智能体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

    农村能源与信息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孙瑞焓王志山孔令熙王昌梅...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地区作为全球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能源供应不足、能源利用低效以及环境污染等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推动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农村能源技术的发展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在介绍农村能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对农村能源供应不足、利用率低、对传统能源依赖以及造成的环境污染 4 个方面分析农村能源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农村能源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取得的进展。最后,从制定全面的政策框架以及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监管和政策执行,促进绿色能源、数字化农业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从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进行能源整合、开发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方面推动农村能源与信息技术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展望了能源信息技术对农村地区发展的积极影响。

    农村能源信息技术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豆合作的前景与建议

    苗红萍夏利恒·巴哈提别克崔得顺
    112-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大豆进口国,市场空间巨大,也在积极开辟多元化大豆进口渠道。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毗邻,农业生产资源丰富且与新疆大豆贸易基础良好,在系统分析哈萨克斯坦大豆生产、消费、国际贸易及价格概况的基础上,从哈萨克斯坦主要农作物、哈中两国、哈萨克斯坦和新疆 3 个角度对哈萨克斯坦种植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全面分析。同时,从哈萨克斯坦种植意愿、区位优势、贸易基础等 3个方面明晰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开展大豆合作的前景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认为:(1)哈萨克斯坦大豆与其主要谷物、油料作物相比,单产水平和单位面积产值优势突出,这有利于提高理性农户选择种植大豆的积极性。(2)哈萨克斯坦大豆单产水平与中国相近,但价格仅为中国的 39。6%,且与美国、巴西相比也具备一定的价格优势。(3)新疆与哈萨克斯坦主要作物互补性强,哈萨克斯坦大豆单产是新疆的71%,差距最小。(4)哈萨克斯坦具备扩种大豆的生产条件和意愿,新疆在发挥地缘优势、扩大与哈萨克斯坦大豆贸易、加强双方大豆合作等方面前景广阔。(5)新疆应加强外向型大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展示窗口和大豆仓储、加工基地建设,同时加强对哈萨克斯坦大豆产业的投资合作。

    大豆比较优势哈萨克斯坦新疆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实践探析

    赵婷峰杨世选张建华付宏岐...
    121-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对外合作一直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领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双方农业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动 2023 年中国—中亚峰会涉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促进国际友好关系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通过2023年渭南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对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现代职业农民培训项目进行梳理,对培训教材、师资、课程、教学手段、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查找问题和不足,探索适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今后中国职业院校乃至在更大范围更好地开展对中亚五国的职业农民培训提供经验和借鉴,促进渭南农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提升中国服务"一带一路"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效益。

    "一带一路"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实践

    《农业展望》2024年重点选题方向

    《农业展望》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