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崔晨曦孟凡浩罗敏王媛媛...
    150-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晰干旱半干旱区耕地水资源短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是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首要前提,对保障区域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生态健康有着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内蒙古为典型研究区,以水足迹理论为依据,通过构建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Arable Land Water Scarcity Index,AWSI),分析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时空格局及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借助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揭示研究区内气候、植被、地形、人口密度等11个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水资源短缺时空变化的影响差异.[结果](1)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总体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西部耕地缺水压力较大.2000—2018年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指数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占总面积82%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2)自然因素主要决定内蒙古耕地水资源短缺的空间格局,其影响明显大于社会经济因素,但是2000—2018年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在呈增大趋势.(3)自然因素中以蒸发量、年均温、降水量为主的气候因子在生态探测中共有19组显著差异,占据了影响因子中的主导地位.而在社会经济因素与自然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影响力呈现相互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结论]由于农业水资源短缺空间分布不均及供需矛盾加剧,亟需增加节水设施和调整种植结构成为内蒙古未来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问题.

    耕地水资源时空变化地理探测器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内蒙古

    推进和加强乡村智慧图书馆建设

    赵冰
    161,173页

    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评估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魏峰群赵晶雪杨蕾洁林碧霞...
    16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系统地评价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对于理解和实施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方法]文章基于"活态化发展"概念内涵,构建了包含生产系统、生活系统、生态系统、发展条件、发展潜力5个维度的发展评价模型,并运用加权求和、变异系数、核密度、IPA分析等技术方法对陕西省113座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评.[结果]验证研究显示出评价模型客观有效,具有较强的普适性.结果显示:(1)陕西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活态化发展水平总体呈正态分布,其中43.36%的村落属于活态化发展一般型;(2)维度评析,5个维度中生活系统和发展条件的评价质量较为良好,而其他维度的情况不容乐观;(3)密度分析,显示出陕西省榆林市和渭南市区域中的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聚集程度较高,形成省域双峰空间结构;(4)空间评析,受多种因素交互影响,关中、陕南和陕北不同区域的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显著差异.[结论]当前陕西省大多数传统村落活态化发展水平一般,未来需要持续提升生产、生态和发展潜力等维度的重要价值的呈现与溢出效应,建议结合优势区、机会区、脆弱区和改善区的具体问题制定针对性的保护发展策略.

    活态化发展水平传统村落评价模型IPA分析陕西省

    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效应研究——基于VAR模型与社会网络分析法

    贺钰李质甫方国柱祁春节...
    174-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柑橘产区价格处于价格链前端,既对果农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又直接作用于销区价格,对柑橘全产业链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究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效应,对明晰柑橘价格的空间传递机制,降低柑橘价格异常波动风险和保障果农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1999—2018年主产区柑橘价格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解构了我国主产区柑橘价格空间关联网络.[结果](1)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我国6个柑橘主产区存在14条价格空间关联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2)主产区柑橘价格空间关联网络密度为0.4333,关联度为1,等级度为0.6923,效率为0.7,网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互惠性.(3)主产区柑橘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传递,各主产区的传导地位和作用不同.湖北与其他主产省份关联最多,在网络中扮演着"中心行动者"的角色;湖南、江西和广东在网络中扮演着"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对网络边缘地区柑橘价格存在较大影响;湖北、重庆、广东在网络中扮演了"中介行动者"的角色,在价格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结论]各主产区地方政府应针对自身产区在柑橘价格空间关联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柑橘价格市场信息服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有效平抑产区柑橘价格的异常波动和空间滞后.

    主产区柑橘价格空间关联效应VAR模型社会网络分析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在乡村建设行动中的应用

    吴玲红王葵周鹤
    183,197页

    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及权衡协同关系

    郭伟张鹏飞赵丽茹申明哲...
    184-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区域差异,促进乡村旅游业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有效把握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宏观态势.[方法]文章构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时空动态差异,进一步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乡村旅游亚系统的权衡协同关系及权衡程度.[结果](1)2009—2019年京津冀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环境整体呈趋好性发展态势,乡村旅游发展环境亚系统作用强度不均衡,趋势变动最为明显的是呈上升趋势的资源环境和呈下降趋势的发展成效,区域间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的变异系数逐渐缩小,空间格局由四周高中间低向中间高四周低演变;(2)各维度对发展影响力差异显著,生态环境和资源环境为强等作用维度层,经济环境为中等作用维度层,社会环境为弱等作用强度层.绝大多数双因子的组合结果均优于单因子的作用强度,即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差异是多因子组合作用的结果.[结论]京津冀乡村旅游发展环境系统相对协调,但也面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冲突、社会发展和旅游发展成效联系度不强,互动促进作用弱而独立性强的问题.

    乡村旅游环境差异权衡协同碳达峰碳中和京津冀

    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姜鹏杨亚东郝利
    198-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旅游效率进行评价,分析影响乡村旅游综合效率的因素及影响程度,为推动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方法]文章基于2006—2019年北京市怀柔、平谷、密云、延庆4个远郊区的统计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综合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1)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综合效率均值为0.950,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平谷区乡村旅游综合效率DEA有效;(2)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变化受技术进步变化影响更大,2006—2019年呈现出先增长、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农林水事务支出、观光园与民俗旅游从业人员、人均GDP、农业观光园个数等影响因素均对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综合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人均GDP、农林水事务支出分列前两位.[结论]加快乡村旅游资源整合、持续加大财政支农的投资力度、强化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北京远郊区乡村旅游效率.

    北京远郊区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效率评价乡村旅游Tobit模型

    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加快乡村产业升级

    蔡影妮
    205,264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黑龙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

    孙静陈紫娟
    206-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乡村旅游是繁荣乡村经济、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探究其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对促进乡村旅游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黑龙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质量发展概念的辨析,将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分为资源环境子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在阐述各个子系统内涵的基础上建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的指标体系,利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结果]通过计算得出资源环境子系统>产业经济子系统>社会文化子系统的结论.结合黑龙江具体指标数据得出黑龙江乡村旅游的动力系统处于高质量发展的起步发展阶段.[结论]黑龙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应从系统观的角度对其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在发展中要在尊重省情的基础上遵循整体最优、三方兼顾、多方参与的原则,以实现整个乡村旅游系统的协调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动力系统AHP

    新乡土主义艺术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李思
    213,2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