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环境规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许玲燕张端端杜建国
    7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领头人",其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决定着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文章分析了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效应和作用路径,并探讨绿色文化的调节作用.[方法]以江苏省为样本研究省份,基于315份调查问卷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和PROCESS程序实证分析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实施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及绩效的影响.[结果]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通过绿色发展行为的中介和绿色文化的调节变得显著,且相较于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结论]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绿色发展行为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的过程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且非正式环境规制的作用效应更大,强化绿色文化有助于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绿色发展绩效,研究对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行为和绩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绿色发展绩效绿色文化

    水禽养殖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及空间效应分析

    董金朋刘灵芝
    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从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与交通条件、水禽养殖基础和环境规制五个方面分析水禽养殖业地理集聚的影响因素,厘清水禽养殖产业空间变动情况,促进水禽养殖产业合理布局.[方法]文章基于2010—2019年的相关统计数据,首先运用产业布局指数、区位基尼系数和Moran′s I指数阐述21省(市、自治区)水禽养殖产业集聚状况,然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水禽养殖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结果](1)中国水禽养殖业地理集聚特征明显,形成了两大水禽养殖带,产业布局表现出"东退西进,北向南移"的空间演变特征;(2)本地区土地资源、城镇化水平、肉鸭产值以及邻近地区土地资源、工资性收入比例、交通通达性、环境规制强度对当地水禽养殖产业集聚有显著影响;(3)工资性收入比例、交通通达性、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发展水禽养殖产业应充分考虑其相关性和外溢性,既要提高养殖用地供应、城镇化水平、工资性收入比例,改善交通条件,增强农民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也要充分考虑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

    水禽养殖地理集聚空间计量空间效应影响因素

    生态园林设计理念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谷康王雪
    98,144页

    基于CLDAS内蒙古日光温室低温风险指数及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越昆金林雪吴瑞芬姜少杰...
    9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低温冷害是影响北方日光温室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提高投资回报率和节能减排,需精细化建立内蒙古日光温室低温风险指数和揭示日光温室低温灾害空间分布特征.[方法]文章通过不同类型日光温室内观测的气温数据与国家站气温数据建立日光温室最低气温预报模型.根据日光温室内种植果菜和叶菜的生长条件需求划定气象指标,使用CLDAS气温数据,建立内蒙古砖墙体和厚墙体两种类型日光温室分别种植果菜和叶菜的低温灾害风险指数模型并制作灾害风险区划.[结果]砖墙体和厚墙体种植果菜和叶菜的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偏西地区,约占全区面积8.2%~21.2%;较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偏东和中部偏西地区,约占全区面积20.0%~29.0%;中、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偏东及以东地区,约占全区面积的55.3%以上.[结论]在保证生产和兼顾成本的前提下,西部大部农区适宜建造砖墙体日光温室,中部及东部偏南以建造厚墙体日光温室为主,东部区建造日光温室需加强保温措施、选择耐寒作物或者冬季间断生产.

    日光温室CLDAS风险区划低温灾害内蒙古

    基于改进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耕地质量监测点优化布设

    杨文浩刘振华杨颢喻红刚...
    110-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科学合理地设置耕地质量监测点是加强我国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依据,探讨监测点设立的准确性与提高耕地质量监测效率及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综合考虑监测点的代表性、调查成本、道路可达性、监测点的适宜性等因素,以Kriging预测均方根误差、坡度、道路可达性为指标建立县域选取耕地质量监测样点指标体系,并利用改进的空间模拟退火算法对监测点进行优化,并与改进前的和不同尺度的网格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基于空间分层抽样模型最终确定了74个监测点.在满足一定精度要求下,与网格法相比,改进的空间模拟退火算法能大幅度缩小监测点数.在同等监测点数下,改进后的空间模拟退火算法布设的监测点在耕地质量预测方面的精度远高于网格法,略低于改进前.与改进前和网格法相比,改进后的监测点多设立于靠近道路和地形平坦的地方,能有效地避免设立在深山野林及高坡度的地方.[结论]在不损失过多精度的前提下,该方法不仅能有效满足预测县域耕地质量的变化情况的需求,同时提高了县域耕地质量监测效率和节约了监测成本.

    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设优化模拟退火算法

    乡土文化的崛起与艺术教育的启蒙

    崔芮铭郭立亚
    118,130页

    社会网络和同伴效应视角下农户农业绿色技术采用研究综述

    刘瑞峰王剑李佳恒梁飞...
    11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业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推动农业由"量"到"质"转变.文章旨在对社会网络、同伴效应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关系进行系统阐述与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不足,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总结归纳法,以社会网络、同伴效应与农户技术采用之间关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主线,从农业技术采用、社会网络与农户技术采用、个体行为与同伴效应识别、同伴效应形成机制四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梳理、概括和评价.[结果]目前政府和学界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用行为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大多强调农户自身特征或决策对绿色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网络,以及同伴效应对农户绿色技术采用所起的作用.[结论]未来应深化社会网络、同伴效应对农户技术采用的影响机制的定量及动态研究;应进一步探索社会网络和同伴效应的"中国特色";应丰富和改进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

    农户绿色技术采用社会网络同伴效应农业绿色发展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外空间规划研究比较

    潘思佩陈万旭梁加乐李江风...
    131-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生态文明背景下,科学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和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对统筹好资源环境保护与空间开发以及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以"空间规划"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对2000年以后国内外有关空间规划的相关期刊文献集进行多角度的可视化分析.[结果](1)2000—2020年国内外有关空间规划研究的文献量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强度上均有待加强;(2)我国有关空间规划的研究论文发表的期刊虽多,但是发文期刊仍然集中在城市规划领域,国外有关空间规划的论文发表所涉及的期刊类型则更为丰富;(3)共词分析发现,国内外在空间规划研究领域中,某些研究方向的成果,如"多规合一"等,集中在少数研究学者之中;(4)聚类分析发现,国外有关空间规划的研究在2020年之前明显处于大量工具的开发阶段,而我国有关空间规划的研究则处于最初的概念形成转向大量工具开发的过渡阶段;(5)研究前沿辨析发现,国外有关空间规划研究已经延伸到不同的学科,较早考虑到了环境问题,技术问题也得到特别的关注,而中国的研究则呈现明显的时间阶段,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不断变化,并且缺少不同学科间的交融研究.[结论]中国今后空间规划的研究对象将更为丰富,内涵与外延将得到不断的扩展细化,生态问题既是空间规划研究的重点也是未来研究的趋势.

    空间规划国内外比较文献计量知识图谱

    基于CiteSpace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邓志宏韦素琼游小珺陈进栋...
    14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关乎"三农"问题的重要议题,文章通过绘制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揭示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与研究现状,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方法]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选取CNKI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对2000—2021年中国农业产业集群817篇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与归纳.[结果](1)中国农业产业集群研究可分为萌芽起步(2004年以前)、快速发展(2004—2012年)、缓慢下降(2012年以后)3个阶段,自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以来,农业产业集群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关注.(2)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类院校,如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研究机构之间合作联系较少,且跨区域、跨部门的合作不多.(3)研究群体呈现"小集中、大分散"的特征,李二玲及其团队是发文数量最多的.(4)"产业集群""县域经济""对策""发展模式"等是农业产业集群研究中的高频关键词,在高频关键词分析的基础上围绕概念内涵、模式分类、形成与演化机理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梳理了农业产业集群的主要研究内容.(5)强度最强的突现词是"乡村振兴",持续时间最长的突现词有"休闲农业""农村电商""产业融合",表明农业产业集群研究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结论]在国内农业发展新的形势下,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手段等方面加强各学科与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思维与视角,促进农业产业集群不断完善,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农业产业集群CiteSpace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现中国

    农机装备数字化与智能化未来趋势

    吴慧
    155,1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