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内部需求、外部因素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研究——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的审视

    张勇超
    197-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将影响农户的诸多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文章利用江西安义和湖北监利两个地区138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1)居住、养老、就业等事关当前农户退出宅基地后所面临的社会保障与生计的因素,表征农户的安全方面的需求,对农户宅基地退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发展机遇因素和政策互动因素表征了农户在退地过程中的社交和尊重方面的需求,也对宅基地退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社会保障与生计方面的需求的作用强度要明显高于社交和尊重方面的需求因素,产生的影响强度也相对较强.[结论](1)政府部门加强对保障和生计的重视,应该保证退地后经济补偿,退地后给予城镇购房补助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农户退地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维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2)注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政府关于宅基地退出优惠政策,以及安置就业难易程度的考虑.(3)在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各地财力不均的情况下,应优先注重农户退出购房补偿的货币安置和住房安置,做到政策有的放矢.

    宅基地退出马斯洛需求理论农户微观需求政策外部因素安义监利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性研究——基于四川省德阳市的调查

    杨权张江峰
    205-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来自四川省德阳市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性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更好推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基于四川省德阳市农民的实际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个人、家庭、社会特征方面对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对模型回归结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年龄对农民参与改革积极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年总收入、是否了解集体经济、是否了解股份合作制改革、现有政策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股份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否参与股改方案的意见征求对农民参与改革积极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结论]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制度政策、健全监管机制等对策提高农民参与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Logistic模型四川德阳

    艺术乡建的目标导向与实现路径

    李海鹏
    212,221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的运城盆地夏玉米估产研究

    贺鹏王婧姝曹晨斌徐立帅...
    213-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准确估算区域尺度作物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安全农业的关键.[方法]文章以山西省重要的粮食产区——运城盆地为例,利用2020年空间分辨率为10m的Sentinel-2A数据和时间分辨率为1d的MODIS数据,采用STNLFFM(Spatial and Temporal Nonlocal Filter based Fusion Model)算法并结合光能利用率模型进行夏玉米NPP(Net Primary Production)模拟和产量估测.[结果](1)融合后的NDVI数据能较好地继承Sentinel-2A NDVI数据的空间细节,同时能够较好地表达较小地物之间空间差异;(2)STNLFFM NDVI时序曲线能准确地反映夏玉米种植时期的NDVI变化趋势和局部突变信息,比MODIS NDVI时序曲线更符合夏玉米实际生长状况.(3)运城盆地夏玉米种植区累积NPP均值为667.42 gC/m2,其中西北部的涑水河冲湖积平原,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灌溉条件较好,NPP累积量较高,为700~900 gC/m2.(4)东北部山区和北部台塬区受地形破碎程度较高影响,NPP累积量小于500 gC/m2.(5)基于STNLFFM NDVI构建的估产模型精度(R2=0.849,MAPE=5.47%)显著高于基于MODIS NDVI数据的估产模型精度(R2=0.113,MAPE=15.65%),说明利用时空融合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夏玉米单产估测精度.[结论]该文可以为多源遥感数据融合与光能利用率模型协同估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估产夏玉米多源遥感数据STNLFFM模型光能利用率模型

    极化SAR旱地作物分类的后向消除特征选择研究

    曾妍王迪
    22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作物遥感分类是作物面积监测的核心问题,也是进一步开展农作物长势、产量等专题监测的前提.特征选择是作物遥感分类的关键步骤之一,能够有效提高作物遥感分类精度和效率.文章使用后向消除的特征选择方法明确最优特征集的大小和内容,比较不同优选特征集的分类效果分析4种特征排序方法的优劣.[方法](1)提取河北省深州市旱地作物关键生长期(6月3日、6月27日、7月21日)RA⁃DARSAT-2数据的3类特征变量共114个.(2)比较基于不同度量方式的4种特征重要性排序方法,根据特征排序结果采用后向消除方法逐步简化特征变量,确定最优特征个数,得到优选特征集.(3)比较不同优选特征集在随机森林方法下的分类效果.[结果]特征排序方法中极限树的效果最好.使用极限树算法优选的特征集参与随机森林分类,能用最少的特征(11个),达到最高的精度(92.63%).并且与全部特征(114个)的分类结果相比,总体精度只下降了1.78%.[结论]后向消除特征选择优选出的特征集能够明确最优特征个数,能够在保障分类精度的同时有效提升分类效率,优选出的特征集可为同种种植结构下的旱地作物分类提供参考.

    旱地作物全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特征选择遥感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