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产权效应的耕地保护决策行为分析

    邱敏何灏曹银贵苏锐清...
    7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耕地保护是维护国家社会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探讨中国耕地保护决策的演进历程及产权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完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理论支撑.[方法]文章基于渐进决策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系统分析法识别耕地保护决策变迁模式并分析路径依赖特征.[结果]农地产权的排他性与激励性逐渐强化,有限性相对减弱,为保护耕地营造了安全稳定的产权环境;中国耕地保护经历了体系形成、逐步完善、趋向成熟的阶段,遵循渐进决策模式,在平稳过渡中不断优化;耕地保护渐进决策深受产权阶段性变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环境、市场管理与农户行为路径.在制度上表现为冲突、迁移、协同的效应演变,在市场上表现为滞后、服务与激励的特征变化,农户行为则反映了群体效应、外部效应、预期效应的变化.[结论]随着产权变迁,产权效应耦合变化推动耕地保护决策发展.未来应优化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健全农地市场的公共服务管理、合理实现耕地生态产品的价值,以促进耕地保护决策良性发展.

    土地管理耕地保护农地改革决策模式产权效应

    农村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研究

    程殷殷
    84,103页

    价值追求指导下农村土地管理政策中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柳可张涛彭开丽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村土地管理关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各阶段土地管理政策公平与效率问题,有助于制定更加合理的农村土地政策,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农民收入提高.[方法]文章基于制度变迁理论梳理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政策的变迁阶段及分析各阶段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并探究价值追求中消除公平与效率矛盾的途径.[结果]我国的农村土地政策变迁中,农民土地私有制阶段(1949-1952年)实现公平为主,兼顾效率提升;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阶段(1953-1981年)追求绝对公平,导致效率降低;集体所有制阶段(1982年以来)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向效率倾斜;通过明确土地权属,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确保农民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自主决定权利,逐步消除农村土地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矛盾.[结论]在土地政策制定中,应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同时着力建设完善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和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保障土地权利实现过程的公平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土地管理政策变迁价值追求公平与效率农村

    我国奶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特征分析

    李俊茹石自忠胡向东
    9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奶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分异特征及内在机理,为奶业生产效率及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基于2010-2018年奶牛养殖成本收益数据,通过构建DEA-Malmquist指数测度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及时空分异特征.[结果](1)我国奶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态势;2010-2018年大规模奶牛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2.52%,中规模、小规模及散养奶牛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分别增长2.42%、1.58%和2.48%0(2)纯技术进步是奶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除大规模外,纯技术效率变化对散养、中小规模养殖推动作用明显不足;规模效率变化及规模技术进步对奶牛养殖效率提升支撑作用明显.(3)不同地区奶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征明显,绝大多数地区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出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散养及中小规模奶牛全要素生产率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大规模奶牛全要素生产率具备较强优势.[结论]应加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政策供给,强化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要素投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建设,助推奶业发展科技进步支撑力度及奶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

    奶业奶产品全要素生产率科技进步DEA-Malmquist指数

    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肉类价格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研究

    李美琪季勇胡晨沛李辉尚...
    104-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导致猪肉等畜产品市场供需结构性、区域性失衡,进而导致肉类价格大幅波动,不利于畜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不含港澳台、西藏),包括猪牛羊和白条鸡四大肉类价格和非洲猪瘟疫情指数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等主要肉类价格的冲击和影响在重点、约束、适度发展区和潜力增长区①的区域异质性.[结果](1)非洲猪瘟疫情对不同区域不同肉类价格的影响存在着正负向不趋同的方向性差异,在冲击程度大小和时滞期上均存区域异质性;(2)区域间和区域内不同省份间猪肉等肉类生产流通和供需形势、及非洲猪瘟发生发展程度的差异是非洲猪瘟疫情对这些肉类价格冲击影响异质性产生的主要原因.[结论]非洲猪瘟疫情对肉类价格影响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亟需进一步优化生猪等畜牧产业布局,加快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市场风险预警调控机制,加快实现产需顺畅匹配,确保畜产品市场总体平稳运行和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非洲猪瘟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区域异质性PVAR模型对策建议

    农业大数据与农业AI之间的关联及未来发展趋势

    王辉宇
    114,143页

    环境约束下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方向距离函数

    罗欢王芳陈晓东
    115-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2009-2018年四川省21个地市州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投入产出效率分析,旨在测算和提高环境约束下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方法]区别于传统的DEA模型,该研究重点在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都使用方向距离函数测算加入非期望产出后的效率值,也是环境约束的体现,且在第二阶段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干扰,可以更加准确地对效率值进行测算和评价.[结果]四川省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在逐步提高,分区域而言,攀枝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南充等地处于纯技术效率前沿面上,成都、德阳、广元、遂宁、乐山等地处于规模效率前沿面上;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会改善粮食总产量、畜牧业劳动力数量和畜牧业资本投入相对过剩问题,增加畜牧业机械总动力有利于改善畜牧业劳动力和畜牧业投资额的过剩情况.[结论]21个地市州之间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异质性较明显,部分地市州的效率较低且提升进程较缓慢,也有部分地市技术效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且提升速度较快;在提升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方面,除了要参考目前的效率值,加大技术投入与推广力度或者扩大经营规模,还要注重环境因素对投入的影响.

    环境约束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三阶段DEA四川省

    乡村振兴促进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

    朱梦妮卜素
    124,131页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长江禁捕政策议程分析与展望

    郑建明罗时樟
    125-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长江流域内水生生物资源骤减给长江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政府、社会和民众的高度关注,长江禁捕工作迫在眉睫,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制定保护长江生态系统的政策.[方法]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是剖析政策过程及其政策影响的重要工具,多源流理论能为我国长江大保护政策过程提供新的解释角度.文章以长江禁捕政策议程为载体,运用多源流理论框架中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分析了长江禁捕政策议程.[结果]通过运用多源流理论提出对长江禁捕政策过程优化路径,在问题源流上对退捕渔民生存保障制度和长江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完善,在政策源流上提高政策储备,在政治源流方面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首次开启政策之窗后的基础上继续积累、寻找和创造新的政策元素,以期推动政策之窗再次打开,促使长江禁捕工作有效的实施.[结论]对长江禁捕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梳理并提出要不断推动和创新长江禁捕政策,我国政府需要在合理的范畴内再次实现政策之窗的打开,形成新的长江大保护政策议程.

    多源流理论长江生态环境危机长江禁捕政策议程长江大保护

    劳动力外流阻断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

    钱力张轲
    132-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劳动力在外流过程中能否阻断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以及研究提升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的影响,为未来相对贫困的治理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基于代际传递视角,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微观数据,通过构建AlKire-Foster(A-F)模型,测度我国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Logit模型研究劳动力外流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最后采用列联表分析人力资本在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我国劳动力外流人口整体上不存在严重的极端多维相对贫困,并且多维相对贫困状况有所改善;劳动力外流人口在教育和生活水平维度存在严重且长期的相对贫困;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存在代际传递问题,并且父亲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对子代的影响明显高于母亲;西部地区存在极端多维相对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的程度更深;在劳动力外流的过程中提升人力资本存量能够有效阻断劳动力外流人口的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结论]父代应以身作则,正向影响子代成长;提高政府专项扶贫中人力资本扶贫资金比重,完善地方政府关于未成年子女教育和健康考核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群众普遍受益.

    劳动力外流多维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人力资本AlKire-Foste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