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农产品优质优价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苗艺源黄家章刘锐孙君茂...
    144-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质优价对我国农业转型升级和深化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有较多文献对其进行研究但是对这一概念的起源发展与热点演进不甚明晰,运用文献计量法对其研究进展和态势进行分析,有利于推动优质优价研究进程,进而推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方法]文章以中国知网收录文献为数据来源,对其发文量时间分布、被引频次和主要发文作者进行了统计,选用CiteSpace图谱工具对其进行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词探测分析并进行可视化,运用文献计量法梳理优质优价相关研究脉络和研究热点,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优质优价相关研究的演进历程受政策影响较大,呈波动中上升的趋势,以粮食生产和养蜂业等为研究对象的文章较多;优质优价研究中的主要核心议题为按质论价、优质小麦、优质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和养蜂业等,这些研究热点受较多人关注,研究体系较为完善;根据现有趋势可推断专业合作社有望延续热点态势继续发展成为该领域未来的核心议题.[结论]结合优质优价研究所呈现的特征,未来研究应继续关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并紧跟政策导向推动"三品一标"行动的实施落地,促进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焕发活力.

    优质优价农产品CiteSpace文献可视化研究热点

    村规民约对村民生活垃圾治理出资意愿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杨紫洪张洋龙昭宇尹昌斌...
    154-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处置对于建立生活垃圾治理长效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村规民约是当前基层治理的重要手段,探讨村规民约对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处置的作用路径和作用机理,为建立激励村民参与的自治机制提供借鉴.[方法]文章基于2020年9-11月对吉林、山东、甘肃756户村民调研数据,利用Logit回归模型,结合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检验方法,分析不同类型村规民约对村民生活垃圾处置出资意愿的作用机制.[结果](1)"规范式"村规民约对村民的出资意愿有显著促进作用;(2)在"规范式"村规民约影响村民出资意愿的过程中,村民的生活垃圾处置必要性认知起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占比为5.63%;(3)村民的环境满意度正向调节村规民约影响村民出资意愿的作用路径,即村民环境满意度越高,"规范式"村规民约对村民出资意愿的作用力更强.[结论]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地区非正式制度环境优势,通过完善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环境满意度、强化村规民约执行力度,推动村民积极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规民约出资意愿村民认知环境满意度

    不同生计模式下六盘山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生计资本耦合协调研究——以甘肃省古浪县为例

    段小红杨岩岩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耦合协调有助于全面了解移民的生计问题,对提高移民可持续生计能力及后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文章以甘肃省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为研究对象,通过2019-2021年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移民家庭的生计状况进行调查,选取测度指标并计算各类移民的生计资本值,根据移民收入来源对生计模式进行分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生计模式下移民5项生计资本间的关系.[结果](1)生计资本内部耦合水平总体较低,处于低度耦合和失调衰退等级;(2)非农型的生计资本耦合度和协调度最高,分别为0.299和0.230,是最为接近中度耦合和过渡协调阶段的生计模式;(3)两类兼业户的次之,处在(0.15,0.3)的区间内,属于低度耦合和衰退协调的中高级阶段;(4)纯农户的较低,为0.172和0.223,处于低度耦合和协调衰退的中阶段;(5)补贴户的最低,耦合度、协调度均在(0,1)的区间,处在低度弱耦合和恶性失调等级.[结论]古浪县不同生计模式下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的生计资本存量和差距,导致其耦合协调性较差、差异较大.

    易地扶贫搬迁生计资本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古浪县

    农业保险对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种植业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

    李棠孙乐陈盛伟
    17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业保险是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农业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文章拟通过实证分析,探究农业保险是否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影响.[方法]文章基于2021年山东省348家种植业家庭农场为样本,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通过建立调节效应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产生的异质性影响.[结果]农业保险对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因家庭农场的异质性而存在差异,种植粮食作物(相比于经济作物)、农业收入占比高、风险偏好程度大的家庭农场更倾向采纳农业技术.[结论]农业保险促进家庭农场农业技术采纳.从农业保险对接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保险补贴力度和保障水平以及加强农业保险宣传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农业保险农业技术采纳家庭农场调节效应异质性分析

    积极发展农村地区特色农产品互联网营销经济

    谭丹
    182,204页

    退耕补贴到期对贫困地区农户消费的影响研究

    赵娅娅黄杰龙李瑞民王立群...
    183-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退耕补贴是维持贫困地区农户消费水平和维持生活消费的重要收入来源,首轮退耕还林补贴到期是否影响了退耕农户的消费是亟待探究的关键性问题,但鲜有研究对此进行探讨.[方法]文章基于河北与四川8个贫困县831份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利用PSM-DID模型估计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消费水平和结构产生的影响,并利用组间差异分析和分位数回归来探究退耕补贴到期对异质性农户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退耕补贴到期对农户总消费、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影响系数分别为-0.091%、-0.087%、-0.097%和0.030%,贫困农户和低、中消费水平农户受到退耕补贴到期的较大影响.[结论]退耕补贴到期对样本农户消费水平产生明显负向影响,同时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农户消费结构改善.贫困农户相较于非贫困农户、低中消费水平农户相较于高消费水平农户更易受到退耕补贴到期的负向影响,为帮助提高贫困地区农户消费水平,维护脱贫攻坚成果,该研究依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退耕补贴到期贫困地区农户消费PSM-DID模型分位数回归

    加强农村金融经营管理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欧文静
    192,231页

    非农就业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研究——来自CHFS的实证分析

    严中成漆雁斌韦锋邓鑫...
    193-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我国农村人口非农就业转移进程不断加深背景下,非农就业活动改变了农户家庭与农地之间的依附关系,研究非农就业活动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既有助于理解农地价值形成机理,又对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农户层面的微观数据,以耕地作为农地的代表,采用OLS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非农就业对农户农地价值预期的影响.[结果]非农就业并未降低农户对农地的依赖、减少耕地要素投入,相反非农就业增强了土地替代要素的投入、激发了农户农转非的资本积累需求,从而导致农户提高了农地的价值预期.[结论](1)我国农户的非农就业转移并未完成,亟需创新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2)农地依旧是农户生存的重要保证,需积极支撑或培育专业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智能化农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弥补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非农就业农户农地农地价值预期CHFS

    中国蔬菜生产"以水定地"优化布局研究

    苗晓颖胡继连王秀鹃
    205-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以中国蔬菜产业布局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蔬菜生产重心演变路径、蔬菜布局地域集中度以及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拟合度,为优化我国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促进农业节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1995-2018年我国蔬菜产业的相关数据,运用重心模型、集中度指数等方法,对蔬菜生产的区位特征进行研究,并构建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指标,对蔬菜生产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拟合度进行分析.[结果]我国蔬菜生产重心呈现出整体上向西南方向移动的新趋势,蔬菜生产的地域集中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蔬菜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的匹配度不高,导致蔬菜生产过度依赖人工灌溉,消耗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结论]遵循"以水定地"原则,提出蔬菜产业空间布局与水资源禀赋条件优化匹配的政策建议:推进大宗蔬菜生产重心"西南移",充分利用南方水资源优势,节约北方水资源;推进耐储运蔬菜的"南菜北运",解决北方消费市场的蔬菜供给问题;推进北方蔬菜生产"转型升级",转型生产精细时鲜特菜和节水型蔬菜,升级采用微灌、精灌技术,保持北方蔬菜基地经济水平.

    蔬菜生产空间布局空间集中度以水定地空间布局优化

    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王世军
    215,2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