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唐华俊

双月刊

1005-9121

quhuabjb0141@sina.com

010-82109637,82109628;82109632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and Regional PlanningCHSSCDC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杂志是指导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性刊物,主要宣传农业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计划、农业发展规划、农村区域开发、商品基地建设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介绍农业资源调查、农业区划、农村产业结构布局调整,持续农业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国内外动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性分析

    薛选登马路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耦合协调状况及时空演变,为提升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水平及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方法]文章以粮食主产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地生态与粮食安全相关数据,构建土地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相对发展度模型定量分析了二者的综合评价值、耦合协调水平及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结果](1)2009—2018年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从0.369增至0.433,呈"缓慢上升"态势,协调类型由轻度失调跃升至濒临失调,空间布局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特征.(2)各省区耦合协调发展类型分为3类:低度磨合土地生态滞后、高度磨合同步发展及低度磨和粮食安全滞后.[结论]针对土地生态与粮食安全的耦合协调发展类型采取差异化措施,实现粮食安全与土地生态安全协同发展.

    粮食主产区土地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差异化措施

    从乡音回归到乡村振兴

    刘佳
    11,21页

    中国陆地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

    秦秋燕陆汝成段炼韦绍音...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边境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及Tobit模型从动静两方面研究了中国陆地边境地区的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分区域影响因素.[结果](1)2008—2018年中国陆地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经历"小幅下降—快速上升—稳步上升"3个阶段,耕地利用综合效率高值区总体上呈"多点式"向"带片状"转变的态势,连片集聚度不断上升.(2)边境地区耕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波动幅度较大,由2008—2014年的"倒V"型反转向2014—2018年的"V"型增长过渡.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果来看,西南边境地区>西北边境地区>东北边境地区,这与各片区发展的资源禀赋、区域定位等差异有关.(3)东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劳动力,西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有化肥施用量、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机械总动力,西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影响因素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乡村户数、农林水利事务支出、种植结构调整、农业劳动力.[结论]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主导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应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耕地利用管控政策,有效促进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持续增长,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与国家粮食安全.

    耕地利用综合效率DEA-Malmquist模型Tobit模型时空格局影响因素边境地区

    水足迹视角下京津冀县域粮食作物水土资源匹配格局

    夏文雪张兵何明霞崔旭...
    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农业水土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决定因素,探明京津冀粮食生产中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方法]文章从水足迹的视角出发,分析了1980—2018年京津冀县域5种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稻谷、大豆、薯类)的产量、播种面积、水足迹、耕地面积的时空变化,运用水土匹配系数法及ArcGIS深入研究了1983年、1998年、2003年和2016年水土资源匹配格局,并进一步剖析区域农业水土匹配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1)当前京津冀水土匹配系数区间为[0.02,1.25],超出区间范围[0.281,0.431];粮食生产格局与水土匹配系数空间格局均为"冀中南高、北部低".(2)研究时段内,京津冀粮食总产量提高1.14倍,播种总面积降低19.28%,粮食单产量显著提高;灌溉提高粮食单产量,水土匹配系数与粮食单产量呈正相关.(3)1980—2019年京津冀5种作物蓝水足迹均值(136.64亿m3)是绿水足迹均值(99.60亿m3)的1.37倍,各作物水足迹变化不同,间接反映地区农业种植结构的改变.(4)京津冀水足迹总量提高2.45倍,耕地总量下降20.59%,水土匹配系数变大,农业水土匹配程度差,间接指示研究区域地下水开发程度高.[结论]京津冀县域水土资源匹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应从当地水土资源存在的问题出发,适当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关注区域地下水超采等限制农业发展的因素,促进京津冀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可持续发展.

    粮食作物水足迹农业生产匹配格局京津冀县域

    人才振兴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

    郭超妮李艳
    33,89页

    国外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研究进展

    霍治国江梦圆匡昭敏李莉...
    3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文章阐述了围绕气候条件开展的国外农产品品质评价研究,明确国外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研究的现状,便于把握今后国内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的研究方向.[方法]基于国外已有研究成果,从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相关概念出发,对农产品气候品质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指标构建、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阐述.[结果]国外农产品气候品质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天气气候、极端气候事件、土壤、水文、生物和人为等,评价方法主要有数理统计法、模型模拟法以及3S技术监测法,评价指标可分为模型模拟指标、定量指标以及分级指标.近年来国外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在特色农产品发展、作物适宜种植区划分、气候变化适应策略制定、农作物品种引进等领域应用广泛.[结论]构建基于多环境因素的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指标、探索前沿科学技术在气候品质评价中应用的新方法、开展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气候资源动态评估和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研究、拓展特色农产品的气候品质评价研究等是今后国内研究的重点方向.

    农产品气候品质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指标构建

    国内国际农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

    王宁
    49,59页

    GNSS信号估算大气可降雨系统原理及应用进展

    孙一丹郭中华杨昌智毛克彪...
    5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机器学习方法与传统方法各自的优势和缺陷,可以融合机器学习方法和传统方法各自的优势,有效克服经验模型的缺陷,同时提高降雨估算精度,增强了降雨预测的可靠性,从而预防自然灾害.[方法]文章指出将人工智能等相关算法引入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反演过程成为了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模型运用到GNSS大气可降水量的探测实验中不仅能够提高实验运算效率及反演精度,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作量.[结果]根据系统组合的PPP模式实验数据显示运用北斗系统进行大气可降水量反演具有可行性,反演结果与探空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且将机器学习方法运用到多系统组合的PPP模型的精度更高,能够为天气预测提供技术支撑.[结论]通过对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发展的分析,归纳了当前利用GNSS反演大气可降水量的研究方法,对GNSS的大气水汽含量反演从理论到技术应用进行了梳理.同时研发基于约束下的GPS系统和我国北斗卫星系统的联合大气水汽反演系统对于进一步推动GNSS技术在气象和农业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GNSS北斗卫星系统机器学习大气可降雨系统

    养殖业环境问题研究热点及趋势探析——基于Cite Space知识图谱分析

    韩冬梅汪刚魏珣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养殖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养殖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为掌握并深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探析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方法]文章运用文献计量法,结合Cite Space软件对我国养殖业环境问题相关研究主题和热点的演变及其特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自2000年以来,总体上养殖业环境问题研究的热点呈现出从单纯污染防治到以废弃物综合利用来解决养殖污染,再到合理养殖布局控制环境风险的发展趋势.研究呈现出阶段化、复杂化、综合化的特征.政策因素应是推动研究热点演变的重要原因.[结论]未来在国家政策和地区经济驱动等多重因素引导下,养殖业布局继续调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仍然是养殖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由此带来由"种养结合""资源化利用""布局调整""环境承载力"和"环境风险"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研究前沿,这也是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畜禽养殖养殖污染环境风险文献计量研究热点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竹产品开发路径

    周雨娴
    70,7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