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南大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南大学

吕新生 王志明

月刊

1005-6947

pw4327400@126.com

0731-84327400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是集述评、专题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综述、动态与展望,简要论著,临床报道,技术改进与创新,经验与教训,病例报告为一体的普通外科专业学术刊物。办刊宗旨是:传递学术信息,加强相互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注重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实践。是以实用性为主,兼及理论,以面向全国广大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普通外科工作者为目的,以报道普通外科领域新知识、新技术、临床研究进展及实用性强的临床经验为特色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早期结直肠癌内镜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必要性的临床分析

    赵志红刘蕊王青霞JAMIL Mehwish...
    656-6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以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SD)为主的内镜下切除手术已成为目前治疗早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方式.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无论内镜治疗后标本病理提示是否为治愈性切除,后续仍追加了外科手术.本研究通过比较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行内镜下治愈性或非治愈性切除治疗后的肿瘤残留情况,分析内镜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的必要性,以期为医生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5月—2023年7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治疗手术后追加外科根治性切除术的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病例资料.根据内镜切除后标本送检的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治愈性切除组(无肿瘤残留且无脉管神经侵犯)和非治愈性切除组[有肿瘤残留和(或)有脉管神经侵犯],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病理特征和肿瘤残留情况的差异.结果:在接受内镜下切除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的82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治愈性切除组53例,非治愈性切除组2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症状、息肉部位、息肉形状、息肉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追加外科手术间隔时间等基线数据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外科手术标本病理结果显示,4例患者有肿瘤残留,其中治愈性切除组2例(3.77%,2/53)、非治愈性切除组2例(6.90%,2/29).内镜下治愈性或非治愈性切除与有无肿瘤残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8,P=0.927).结论:EMR、ESD可为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良好的切除效果.无论内镜下是否为治愈性切除,均需综合患者自身特点、内镜标本病理资料以及内镜医生的处理方式,个体化分析追加外科手术的必要性.其次,无论是否追加外科手术,均需建议患者保持定期规律的内镜随访.

    结直肠肿瘤胃肠道内窥镜外科手术肿瘤,残余

    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662页

    急性阑尾炎患者脓液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变迁

    庄培涛袁明友王萌萌类成刚...
    663-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与腹腔残余感染发生率较高,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高抗感染效率非常必要.因此,本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患者脓液标本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率变迁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2年1月在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行阑尾切除手术的753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在行阑尾切除术中将抽取的脓液或阑尾腔咽拭子置入无菌培养管,并送至检验科细菌培养室,对脓液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照患者就诊时间分为两组,近期组(427例)的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2022年1月,早期组(326例)的收治时间为2012年1月—2017年1月,对比两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常见细菌的耐药率变化趋势.采用WHO细菌监测网提供的WHONET软件对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全组753例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879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6株(7.5%),革兰阴性菌813株(92.5%).革兰阳性菌中前2位为屎肠球菌(18.2%,12/66)、鸟肠球菌(18.2%,12/66);革兰阴性菌中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71.7%,583/813)、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8.9%,72/813)、铜绿假单胞菌(6.3%,51/813).2012-2022年急性阑尾炎患者脓液中革兰阳性菌(近期组vs.早期组:9.3%vs.5.0%)与革兰阴性菌(近期组vs.早期组:90.7%vs.95.0%)的比例无明显变化.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属(59.1%,39/66)为主,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71.7%,583/813)为主.两组各种主要菌株比例变化不明显.在两组耐药率变迁分析中,革兰阳性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吡肟、头孢替坦、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氨曲南、头孢呋辛、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下降明显,另外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有所下降.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脓液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尤以大肠埃希菌比例最大,近10年各种主要细菌构成比无明显变化,革兰阴性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有下降趋势,但仍不能放松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个体化用药,以防止细菌耐药性增高.

    阑尾炎化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抗药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