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南大学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中南大学

吕新生 王志明

月刊

1005-6947

pw4327400@126.com

0731-84327400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刊物。是集述评、专题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综述、动态与展望,简要论著,临床报道,技术改进与创新,经验与教训,病例报告为一体的普通外科专业学术刊物。办刊宗旨是:传递学术信息,加强相互交流;提高学术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注重临床研究,服务临床实践。是以实用性为主,兼及理论,以面向全国广大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普通外科工作者为目的,以报道普通外科领域新知识、新技术、临床研究进展及实用性强的临床经验为特色的专业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铜死亡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董昌君张先林
    1172-1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是生命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铜缺乏和铜过载均会对细胞造成损害,因此,细胞内的铜含量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十分重要.铜死亡是被确立的一种新型独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主要是线粒体功能受损,细胞中铜过载会导致三羧酸循环中的酯酰化蛋白异常寡聚,铁-硫簇蛋白丢失,造成蛋白毒性应激反应,从而破坏细胞内稳态引发铜死亡.肝细胞癌(HCC)中的铜浓度高于正常是铜死亡发生的条件之一.铜死亡在HCC发生发展中至关重要,对促进血管生成、免疫逃逸、调节经典信号通路以及诱导其他细胞死亡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铜死亡影响细胞稳态、参与调节多种生物学过程;在HCC免疫微环境中,生物信息学分析揭示了铜死亡与CD8+T细胞、滤泡树突细胞、T辅助细胞等免疫细胞浸润具有相关性,其分子调控机制在克服靶向药物的耐药性中具有潜力,包括抗PD-L1的免疫逃逸、抗索拉非尼耐药性等.铜离子载体双硫仑可激活其他细胞死亡程序,增强了 HCC治疗的敏感性及克服耐药性,铜纳米颗粒联合铜离子载体的抗肿瘤策略具有发展前景.基于铜死亡相关基因建立HCC预后模型存在优势,但仍需要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和临床验证.综上,笔者就铜死亡在HCC发病机制中的重点进展和关注点进行总结和论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癌,肝细胞铜死亡肿瘤微环境综述

    肝脏纤毛前肠囊肿误诊"重复胆囊"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岑海强陈伟峰钟明颜可梁...
    1180-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肝脏纤毛前肠囊肿(CHFC)是罕见的先天性肝脏病变,通常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并且其病因、组织来源尚未明确,目前治疗该病的方案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1例CHFC误诊"重复胆囊"的患者诊治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CHFC的临床特点和诊疗方法,提高临床中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例青年女性CHF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并检索、复习国内外有关CHFC的文献.结果:患者,女性,34岁;因"体检发现肝门区占位性病变"入院,初步诊断为肝门区囊性占位,考虑重复胆囊可能性大.完善相关检查腹腔镜探查后行肝囊性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CHFC.患者术后随访无复发,治疗效果满意.结论:CHFC为临床罕见的肝脏良性病变,临床症状、体征表现无特异性,临床易误诊为其他囊性疾病,相关影像学有助于诊断,术后病理是明确诊断的唯一方法.有明确症状、体征或有恶变倾向的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肝肿瘤纤毛前肠囊肿诊断,鉴别

    成人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并肝脏肿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李力吴琛朱永花姚爱华...
    1185-1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成人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CEPS)在临床上罕见,容易误诊,特别是合并肝脏肿瘤,给临床诊疗带来困难.本文报告1例成人无症状CEPS合并结节性肝脏肿瘤患者的诊治经过,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成人CEPS合并肝脏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复习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男性,47岁;因"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2个月"于2023年10月23日入院.根据超声、增强磁共振检查结果明确为成人CEPS,肝脏结节考虑为恶性肿瘤,通过微波消融治疗,随访后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成人CEPS临床表现各异,且该病容易并发肝脏肿瘤,目前尚无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成人患者合并有肝脏结节性肿瘤,消融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方案.

    血管畸形门静脉肝肿瘤消融技术

    欢迎订阅《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1191页

    早期乳腺癌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转移风险评估

    徐国栋李冰黄绮国
    1192-1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与目的: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腋窝淋巴结转移是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是一种检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新方法,当前哨淋巴结(SLN)阳性时临床上需将非前哨淋巴结(NSLN)清扫,避免腋窝淋巴结癌组织残留.但是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SLN阳性患者中只有部分NSLN阳性,而由于缺乏可预判NSLN是否阳性的手段,通常选择无差别将NSLN切除.这种做法使得部分患者丧失保留NSLN机会,增加患者创伤导致患侧肢体功能受限以及远期淋巴水肿的发生.因此,本研究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筛选出影响NSLN转移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希望获得可靠预测NSLN转移风险的工具,为将来部分NSLN转移低风险患者豁免NSLN切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40例在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早期乳腺癌且术中病理活检提示SLN阳性的患者,以7∶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训练集(98例)和验证集(42例).将训练集患者分为NSLN阳性组(30例)和NSLN阴性组(68例).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早期乳腺癌患者NSLN转移的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评估NSLN转移风险,绘制拟合优度曲线及ROC曲线评估模型的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3.106,95%CI=1.387~6.956)、肿瘤直径>2 cm(OR=2.889,95%CI=1.427~5.847)、脉管癌栓(OR=3.147,95%CI=1.490~6.646)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OR=3.051,95%CI=1.306~7.128)为影响早期乳腺癌发生NSLN转移的因素(均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模型,拟合度曲线显示模型拟合度良好(训练集:x2=13.711.P=0.057;验证集:x2=12.567,P=0.065).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显示,训练集ROC曲线AUC为0.877(95%CI=0.795~0.93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 93.33%、67.65%;验证集 ROC 曲线 AUC 为 0.841(95%CI=0.754~0.907),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72.06%.结论:年龄、肿瘤直径>2 cm、脉管癌栓及HER-2阳性是影响早期乳腺癌NSLN转移的因素,以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及有效性,可作为临床评估NSLN转移风险发生的有效工具.

    非前哨淋巴结早期乳腺癌影响因素预测模型

    本刊2024年下半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编辑部
    11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