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严律南

月刊

1007-9424

zgpwzz@vip.163.com

028-85422072

610041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球及中国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2018-2022《全球癌症统计报告》解读

    李茁钰刘凯张维汉陈心足...
    1236-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解读和对比2018-2022年全球和中国的胃癌发病与死亡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我国的胃癌疾病负担.方法 基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GLOBOCAN 2018、2020、2022全球癌症登记数据,提取全球和中国的胃癌发病和死亡的粗数据与年龄标化数据,对比中国与全球的胃癌发病、死亡情况.结果 与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情况比较,虽然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持续降低趋势,但是新发和死亡例数仍居全球首位,是我国严重的癌症疾病负担之一.2022年,全球胃癌新发及死亡病例数分别为96.8万例和66.0万例,其中中国胃癌新发和死亡病例数最高,分别为35.8万例(占全球的37.0%)和26.0万例(占全球的39.5%);全球胃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ASIR)和年龄标准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ASMR)分别为9.2/10万和6.1/10万,我国胃癌ASIR和ASMR分别为13.7/10万和9.4/10万,均处于全球较高水平;同样,以人群病死指数(population mortality index,PMI)评估来看,我国的胃癌病例病死风险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全球水平;非常高和高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国家/地区胃癌的ASIR和ASMR高于中等和低HDI国家/地区,按人均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GNI)分层表现出与之相似的趋势,而非常高HDI或高GNI国家/地区的PMI均低于其他分层国家/地区.我国胃癌ASMR分布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西部地区特别是青藏高原地区胃癌死亡负担最重,此外中东部地区的少数省份胃癌死亡负担亦重.与全球相同的是,中国男性人群的胃癌发病和病死风险均高于女性人群,男性ASIR和ASMR均高于女性2倍以上,而男性和女性PMI相当.全球在50岁及以上、中国在45岁及以上进入胃癌高发病率阶段.结论 我国胃癌疾病负担仍然沉重且高于全球水平.HDI、GNI、地区分布、性别及年龄是影响胃癌发病和病死风险的相关因素.我国胃癌防治主要的发力点应聚焦在全人群癌防健康意识提高、基层三级预防体系建设、规模性人群筛查项目支撑、系统性高危人群监测、规范化癌症诊疗技术推广、全生命周期患者管理与照护等方面.

    胃癌流行病学发病率死亡率人群病死指数癌症防控

    腔内治疗起自主动脉弓的异位椎动脉狭窄: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刘一人崔世军杨盛家佟铸...
    1246-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异位起源于主动脉弓的椎动脉狭窄患者采用腔内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5例异位起源于主动脉弓的椎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过程及结果.结果 5例患者术前均行磁共振血管造影和CT血管造影检查,椎动脉均起自主动脉弓,均为重度狭窄,CT血管造影示病变直径1.1~1.5 mm、中位1.3 mm.5例患者均采用腔内治疗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37~45 min、中位39 min.5例患者均未出现椎动脉破裂、栓塞或闭塞并发症,术中未发生脑梗死、斑块脱落,未见穿刺点血肿、假性动脉瘤及术后出血情况,围术期未见肺部感染病例.术后随访13~30个月、中位随访20个月,5例患者的血管均保持通畅,未发生临床意义的血管再狭窄情况.结论 通过本组5例起源于主动脉弓的椎动脉狭窄患者的经验总结,对于椎动脉狭窄患者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检查判断狭窄的程度,对于中重度有症状者采用腔内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异位椎动脉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

    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病例对照研究

    李虎韩悦茹翔翔李新喜...
    1251-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2DM合并下肢ASO的患者及该院同期单纯T2DM患者,比较二者的基本情况、血液、甲状腺激素等相关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下肢ASO的危险因素,同时构建其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本研究纳入单纯T2DM患者119例,T2DM合并下肢ASO患者114例,比较发现,二者在吸烟史、自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系统炎症反应指数、全身免疫炎症反应指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α、胱抑素C、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量比值、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及血浆D-二聚体方面的差异呈现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对此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有吸烟史增加T2DM患者发生下肢ASO的概率[OR(95%CI)=2.921(1.023,4.227),P=0.003],随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系统炎症反应指数增高T2DM患者发生下肢ASO 的概率增大[OR(95%CI)=2.641(1.810,4.327),P<0.001;OR(95%CI)=1.020(1.004,1.044),P=0.018],随载脂蛋白A1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增高T2DM患者发生下肢ASO的概率降低[OR(95%CI)=0.231(0.054,0.782),P=0.021;OR(95%CI)=0.503(0.352,0.809),P=0.002].根据筛选出来的这几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T2DM患者发生下肢ASO的区分度良好[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95%可信区间)为0.788(0.730,0.846)],其预测曲线与实际发生曲线均接近理想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x2=5.952,P=0.653),临床决策分析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阈值概率在0.18~0.80范围内对T2DM患者进行干预的临床净收益优于对所有患者不进行和进行干预.结论 从本组资料分析结果提示,对于有吸烟史、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载脂蛋白A1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降低的T2DM患者需要密切关注其下肢发生ASO的风险,根据这几个特征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T2DM患者发生下肢ASO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其预测价值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

    广告目次

    1257页

    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状态对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李岩王征张浩
    1258-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受累对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TNBC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分析并比较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和阴性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216例TNBC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其中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阴性者123例、阳性者93例.相较于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阴性者,其阳性患者中组织学分级更高者(Ⅲ级)、淋巴结转移数目更多者(>10枚)、原发肿瘤直径更大者(>5 cm)占比更高(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数目多(>10枚)是影响TNBC患者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缩短的风险因素(P<0.05),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是影响TNBC患者无病生存期缩短的风险因素(P<0.05),组织学分级高(Ⅲ级)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是影响TNBC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风险因素(P<0.05).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TNBC患者的5年累积无病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2%比83.3%,x2=6.934,P=0.008),而二者的5年累积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3%比82.1%,x2=1.969,P=0.161).结论 从本研究结果看,TNBC患者中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阳性患者预后更差,尤其需多关注组织学分级Ⅲ级、淋巴结转移数目>10枚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低表达患者.

    三阴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软组织临床病理特征无病生存总生存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联合小肠造瘘治疗恶性胆管梗阻:1例报道

    何滔邓书祥李嘉鑫
    1263-1264页

    恶性胆管梗阻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空肠造瘘抗返流装置胆汁回输

    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

    东小鸽王展袁加琪刘海刚...
    1265-1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ex vivo liver resection and autotransplantation,ELRA)在肝胆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ELRA用于治疗各类肝胆占位性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及归纳总结.结果 ELRA在治疗肝胆占位性疾病时,突破了传统手术操作空间小的局限,减少了对供肝的依赖,同时也避免了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目前ELRA已在肝泡型棘球蚴病、肝癌、胆管癌及罕见肝脏占位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应用.结论 随着ELRA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离体肝脏灌注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严格的术前评估和精细的术后管理,ELRA术后并发症较应用初期已明显减少.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该术式将被用于越来越多的肝胆占位性疾病的治疗.

    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肝泡型棘球蚴病肝癌胆管癌

    基因变异与乳头状甲状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关系:文献综述

    袁双龙薛江牛小叶
    1272-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常见基因变异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对国内外有关PTC的基因变异的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PTC中基因变异在临床研究中较常见的主要有BRAF、TERT启动子、RAS、RET等基因的突变或重排,它们对PTC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但针对其治疗的药物相对有限;而且还发现,PTC中多种基因共突变也比较常见,其预后往往更差.结论 通过对PTC中基因变异的梳理,为PTC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检测基因变异类型,有助于预测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并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变异诊断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