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严律南

月刊

1007-9424

zgpwzz@vip.163.com

028-85422072

610041

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教育部主管、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办,主要刊登普外专业和相关学科的临床成果,以及与临床联系紧密的基础研究、实验研究成果与进展,主要设有基础与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交流、新术式及新技术介绍、论著摘要、腹部影像、讲座、继续教育问答、综述等栏目,并且根据普外专业特点每期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设述评、专家论坛等栏目进行重点讨论。本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俄罗斯文摘(AJ)、美国化学文摘(CA)以及国内CMB、CMCC、《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等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华西双供体肝脏移植专家共识

    吕涛徐岗徐西杨俭...
    385-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活体肝脏移植是目前解决器官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若移植物体积不足可能会导致受者出现小肝综合征,然而若移植物捐献体积过大则可能发生供体术后肝衰竭等风险,于是双供体肝脏移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双供体肝脏移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每份供体肝脏切除体积来保证供体安全,同时又能为受体提供足够量体积的肝脏,但是该项术式在我国开展较少.为了促进双供体肝脏移植在我国顺利推广,将它作为供体来源的重要补充手段之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组织相关专家并结合国际移植先进国家的成熟经验,围绕供体评估与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制定了本项共识.

    双供体肝脏移植活体器官捐献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细长胃囊在Roux-en-Y胃旁路手术中的应用与展望

    黄晓胡嵩浩董志勇王存川...
    389-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Roux-en-Y gastric bypass,RYGB)是肥胖代谢外科的经典术式,它不仅减重效果明显,对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治疗也疗效显著,但是术后可能会出现倾倒综合征、无饱腹感等问题.笔者团队在RYGB基础上进一步改良,采用细长胃囊RYGB(long and narrow pouch in RYGB,LN-RYGB),即通过改变胃小囊的长度,其长而窄的胃小囊更易长时间维持小体积且不易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减慢食物通过,还可以降低反流、与RYGB有关的倾倒综合征及肠胆汁酸回流发生率,让胃内容物能充分混合,不仅产生更强烈的饱腹感,而且患者在术后反弹几率更小,还能降低与RYGB有关的溃疡并发症发生率,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也更好.今后可在临床实践中积累更多LN-RYGB病例的结果和数据,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同时仍需注意,实施LN-RYGB仍有一定难度且没有明确的适应证.目前可遵循标准RYGB的适应证,需预防LN-RYGB术后营养不良及微量元素缺乏,做好长期随访准备.

    细长胃囊Roux-en-Y胃旁路术肥胖症减重手术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4年第4期封面简介

    393页

    腹腔镜下Roux-en-Y胃旁路术:从术式发展到精准规范

    杨珵璨王文越马帅朱冬梓...
    394-397页
    查看更多>>摘要:腹腔镜下 Roux-en-Y 胃旁路术(laparoscopic Roux-en-Y gastric bypass,LRYGB)在 20 世纪 90 年代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共识推荐为减重代谢外科的"金标准"术式并沿用至今.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LRYGB能够长期稳定有效地控制体重和治疗肥胖相关代谢疾病.该术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断自我更新和发展,精准、规范的操作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和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笔者对LRYGB的术式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进一步了解及强调对其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Roux-en-Y胃旁路术肥胖代谢疾病历史精准规范减重代谢手术

    袖状胃切除术联合双通道术的前景与思考

    姚立彬王键朱孝成
    398-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袖状胃切除术联合双通道术(sleeve gastrectomy with transit bipartition,SG-TB)作为一种新型的减重代谢手术,在减轻体重、改善糖尿病和其他代谢性疾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初步认可,并且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前景.然而SG-TB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总病例数少、临床循证证据不足、吻合口及共同通道设计、胆汁反流、胃食管反流病、营养不良等.目前,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研究工作,从而完善SG-TB的标准化操作,以期为进一步推广该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肥胖2型糖尿病减重代谢手术袖状胃切除术双通道术

    干预胃的内镜减重现状与发展趋势

    卞景愿朱宝成严斌王存川...
    403-4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内镜减重作为一种有效的肥胖治疗手段,减重原理类似于减重代谢手术,可分为食物限制型(干预胃)和吸收障碍型(干预肠).目前,部分内镜减重设备已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而我国在内镜减重领域总体落后于西方国家.现就当下开展干预胃的内镜减重的研究情况做一归纳,旨在为我国肥胖的治疗选择和内镜减重的发展提供参考.

    肥胖症内镜减重代谢性疾病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中缝合加固切缘的必要性探讨:历史性队列研究

    邓世昌刘洋白洁李钢...
    409-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评估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中缝合加固切缘的可能效益和安全性,以探讨LSG中缝合加固切缘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2022年6月至2023年8月期间由同一组医师连续收治并实施LSG的肥胖患者,根据术中切缘是否行缝合加固分为加固组和未加固组,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资料.结果 共有87例行LSG患者,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其中加固组34例,未加固组5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胃漏、出血、消化道狭窄等并发症,也无围术期死亡患者,术后30 d内无再手术病例,并且2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发现未加固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加固组(P<0.05),而且手术费用及总住院费用也少于加固组(P<0.05).结论 从本组病例资料分析结果看,在实施LSG中行缝合加固切缘并未减少术后胃漏、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然而却延长了手术时间及增加了费用,因此行LSG中缝合加固切缘的必要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切缘加固并发症肥胖症

    减重手术后身体成分变化及有效体重减轻的预测因素分析

    嵇光年朱传荣王绍闯周玲玲...
    414-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肥胖患者胃袖状切除(sleeve gastrectomy,SG)术后的身体成分变化情况以及了解有效减重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接受SG手术治疗的肥胖患者,收集其术前(1 d)及术后第1、3、6、12个月时的人体体格测量学指标、脂质代谢指标和身体成分数据,分析有效减重的风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70例患者.①术后各时间点时的人体体格测量学指标,如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腰臀比相较基线(术前1 d)值明显降低(P<0.05)且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同时总体重减少百分比和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呈持续升高趋势(P<0.05).②术后各时间点时的脂质代谢指标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尿酸,除了第6和12个月时的总胆固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第1个月时尿酸较术前升高(P<0.05)外,其他指标在术后各时间点均较基线值明显降低(P<0.05).③术后各时间点时除了术后第3、6、12个月时左和右下肢去脂体重百分比(P>0.05)外的所有身体成分指标均较基线值明显降低(P<0.05)且部分身体成分指标如(左和右上肢、左和右下肢及躯干)脂体重、脂体重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肥胖度在术后1年内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④至术后第3个月时有93例患者达到有效减重标准(多余体重减少百分比≥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术前右下肢的脂体重越小,达到有效减重的概率更高[回归系数为-0.794,标准误为0.225,Wald x2值为12.424,OR(95%CI)=0.452(0.290,0.703),P<0.001],该指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95%CI)为0.782(0.672,0.893)、敏感性为0.679、特异性为0.792、最佳截断值为7.35 kg.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SG能明显改善肥胖患者的人体体格测量学指标和脂质代谢指标,在短期内能达到有效的减重效果.SG术后,从全身到四肢和躯干的身体构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且术后右下肢的脂体重与术后短期有效减重密切相关,但它区分达有效减重的能力中等.

    减重手术身体成分有效减重影响因素

    《美国糖尿病学会2024年糖尿病诊疗标准》更新要点解读

    王兵严同王涵刘雁军...
    421-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2月11日,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ADA)正式颁布了《2024年糖尿病诊疗标准(Standards of Care in Diabetes-2024)》.长期以来,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一直被视为国际糖尿病领域的风向标,对于各国糖尿病诊疗有很大的参考价值.《2024年糖尿病诊疗标准》继续强调了"以降糖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诊疗模式的转变,突出强调了"合理控糖、管理体重、改善心肾预后"作为糖尿病患者综合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继续肯定了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新型降糖药物以及减重代谢手术在2型糖尿病综合管理方面的优势地位.

    糖尿病血糖监测诊断药物治疗指南解读

    结直肠癌患者的文化程度对长期预后的影响:基于DACCA的真实世界数据研究

    叶子周凡琳饶佳媛苏语...
    427-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目前版本的华西肠癌数据库(Database from Colorectal Cancer,DACCA)中结直肠癌患者的文化程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选取的DACCA版本为2022年9月12日更新版,其中分析的数据项目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性质、病理TNM分期、生存状态和生存时间,按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总体生存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情况,再对不同病理TNM分期下不同文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是否有差异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数据3 692条,其中文盲202条、初等教育1 054条、中等教育1 809条、高等教育627条;病理TNM分期0期13条、Ⅰ期406条、Ⅱ期1193条、Ⅲ期1139条、Ⅳ期941条.4种文化程度患者的病理TNM分期和肿瘤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性别、年龄及肿瘤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Kaplan-Meier法绘制了总体生存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曲线,均未发现它们在不同文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82,P=0.576;x2=2.618,P=0.454),分层分析也未发现它们在病理TNM分期Ⅰ~Ⅳ期各期患者中不同文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Ⅰ~Ⅳ期患者的总体生存曲线比较分别为:x2=1.361、P=0.715,x2=3.507、P=0.320,x2=3.144、P=0.370,x2=4.993、P=0.172;Ⅰ~Ⅳ期患者的疾病特异性生存曲线比较分别为:x2=0.723、P=0.868,x2=3.295、P=0.348,x2=4.767、P=0.190,x2=6.177、P=0.103).结论 本研究基于真实世界大数据分析结果提示,总体生存情况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情况在不同文化程度(文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结直肠癌患者间比较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而且根据病理TNM分期进行分层分析的结果与此一致,今后可排除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后结合治疗细节或扩大样本数据等进一步分析,以寻求更真实的结果.

    结直肠癌文化程度总体生存疾病特异性生存病理TN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