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王义

双月刊

1008-3642

0532-85908507 85908508

266071

青岛市宁德路18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是由中共青岛市委主管、中共青岛市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二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作者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先后荣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第五届山东省优秀期刊” 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研究

    张乾元赵红梅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化的本质或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的现代化进程,但其本质是资本主导的、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的现代化,无法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根据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和具体的现实国情,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现代化理论,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 自身等方面创新发展,建立起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模式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变革与超越

    绿色发展视阈下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蕴、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蒋朝莉何俊欣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绿色生产力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的时代产物.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发展绿色生产力,这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的统一,要以新质劳动者为重要推手、以新质劳动资料为重要支撑、以新质劳动对象为重要驱动力来发展绿色生产力.因此,应培育新质劳动者助力生产方式高度统一、创造先进生产工具促进产业体系低碳转型、开拓优质劳动对象保障生产要素高效畅通,全力铸就民族复兴的伟业.

    新质生产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和实践进路

    周琳娜张夕军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全球环境挑战的当代思考,同时也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性回答.深刻认识新时代语境下如何走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需要掌握其生成逻辑、基本内涵和实践进路.在其生成逻辑上,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理论根基、中华优秀传统生态自然观为其赋予文化底蕴,以中国共产党生态现代化探索为实践基础;在其基本内涵上,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共享生态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为价值理念的现代化;在其实践进路上,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健全生态保护制度、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合作.推动建设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不仅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锚定了前进方向,同时也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动力价值

    阳海音周文渝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尤其如此.随着时代发展,精神动力的价值日趋突显和重要.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动力源,充分发挥其导向性、科学性和前瞻性的精神引领力,兼具创新性、发展性和超越性的精神创造力,以及具备主体性、群体性和民族性的精神凝聚力,为实现先驱所望、人民所期、时代所需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文化思想精神动力价值意蕴

    论"第二个结合"的思想解放意蕴及其意义

    师吉金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这个重要命题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深刻理解"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就要从思想解放的要求出发,认识和把握"第二个结合"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进行理论创新的体现,具有方法论的视域."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是一个重大命题,在理论、实践、学术上,其为新时代的理论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造了条件.

    "第二个结合"思想解放理论创新

    现实·理论·实践: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三维逻辑

    郑元景胡智玮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两个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深入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怎样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具有现实、理论、实践三维逻辑.从现实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回应人民、国家、民族的文化实际需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提供思想指引,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指明现实路径,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精神伟力;从理论逻辑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文化建设理论,实现了魂脉与根脉的有机结合;从实践逻辑看,必须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立足中国实际,加强党对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文化基础.

    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文化软实力文化强国

    大党独有难题:立论依据、理论意涵及破解之道

    柳丽张盼盼
    47-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因其党员数量众多、组织规模巨大,面临着亟待解决的大党独有难题.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深刻理解大党独有难题的立论依据,正确把握大党独有难题的理论意涵,并协同推进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高度重视大党独有难题这一政治命题,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运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使党永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同时,要逐步完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定不移加强正风肃纪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大党独有难题自我革命党的建设破解之道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内涵意蕴、历史遵循与时代践行

    洪涛秦嘉蔚
    5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是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更是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的传家宝.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是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阐述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意蕴、历史遵循与时代践行,有助于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在新征程上凝聚起党内外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党的建设

    延安时期党的群众组织力建设的实践探索及现实启示

    纪中强王佳怡
    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视并提升群众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和主要优势.延安时期,面临内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群众组织力建设的必要性.为此,党中央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经济制度改革和提升思想素质进行了深入的实践探索.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延安时期党在群众组织力建设方面积累的经验,对于新时代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群众组织力现实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资本的政治经济学思考

    邱卫东陈晓颜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热切呼唤着已经融入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必须在克服资本扩张悖论、追求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正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践中,尽快探索出一条既充分利用资本、又最大限度遵循人与自然原则和谐发展的生态道路.在此背景下出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资本,在内涵特征上除了具有资本一般的特征特性外,必然与当下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价值立场、原理方法、存在样态及目标导向上的内在贯通性.以此认知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资本的深入发展,必将为21世纪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贡献出更大的智慧和方案.

    生态危机生态资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