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王义

双月刊

1008-3642

0532-85908507 85908508

266071

青岛市宁德路18号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CHSSCD
查看更多>>《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是由中共青岛市委主管、中共青岛市委党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二十多年来,在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广大作者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先后荣获“第三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和“第五届山东省优秀期刊” 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国渊源

    孙平华
    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的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类的健康卫生事业负有重大职责、作出了卓越贡献,而学术界对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国渊源的系统研究至今仍然是一项空白,但系统研究世界卫生组织的中国渊源对于中外学术界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实证与交叉验证的方法,对联合国正式文件系统中的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当年相关媒体报道及其他文献进行全面考察,侧重研究世界卫生组织的档案资料及张彭春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的发言记录,发现除了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施思明对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建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代表张彭春在创建世界卫生组织方面也居功至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要创立者之一.张彭春和施思明对创建世界卫生组织的贡献和作用,正是我国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对世界作出的重大贡献.

    世界卫生组织张彭春施思明联合宣言国际卫生会议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对外工作重要论述的四维观视

    王喜满贺阳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对外工作,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外工作经验,立足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对外工作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对外工作的根本原则、重大任务、基本遵循、科学方法和重点方向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体现出高度的历史主动、强烈的使命担当和高尚的价值追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时代意义和实践意义.

    党的对外工作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马克思主义政党关系学说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理论特质与价值意蕴

    任俊英王成功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论述深刻、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理论特质和价值意蕴.其实践指向主要包括:加强党的文化领导权是把握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保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客观需要,坚持"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是赓续中华文脉的必然选择,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内在要求.其理论特质主要表现为: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开创性,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人民性,源于实践、服务实践的实践性,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开放性.从时代视角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不仅提供了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路径,而且擘画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未来图景.

    习近平文化思想传统文化文明交流新时代

    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三重维度

    王毅郝思淇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要部署.在价值维度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基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在内容维度上,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就是要把中华文明的内容精髓展示出来、传播出去;在实践维度上,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是一项需要长期推进的重大工程,要通过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增强文明交流互鉴、发挥多元主体力量来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价值维度明确了现实意义,内容维度规定了核心要义,实践维度确定了重要抓手.这三重维度共同构成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系统思考和学理的阐释.

    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话语权国际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特色与智慧

    宁乐锋王一豪
    4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作出科学概述,即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不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行准绳和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之问中创造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的文明新形态,更是坚持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与原创性贡献

    彭颜红王钰蕾
    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产生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融共生的理论逻辑之中,发展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之中.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创造的文明新形态,是"五大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新形态,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文明新形态,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断创造性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这一时代重大课题,代表着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在批判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基础上重塑了多元发展的文明格局.

    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文明

    习近平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创新性贡献

    课题组孙浩进申浩然李燕...
    5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创新性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新定位了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二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基本原理;三是拓展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策略;四是其内在的理论品格、理论智慧对于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系统理解并阐释习近平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及其创新性贡献,对于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内涵,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新质生产力中国经济学

    生成逻辑·时代为涵·实践进路:新质生产力的三维探赜

    邓斯雨王展鹏
    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又一创造性理论成果,其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致思基点,传承赓续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生产力的历史经验,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场域,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为动力依托之"新"、生产力要素之"新"、目标引领之"新",形成了鲜明的时代内涵.在实践中,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技术、产业、理念、制度、人才等关键构成要素的多维度现实观照,形成了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路径.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新时代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理论逻辑、战略任务与实践旨向

    雷巧玲于兴荣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新时代党中央作出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战略决策,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奠基于党百余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熔铸于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伟大实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继续巩固调查研究的价值增量,就必须廓清调查研究的战略任务,锚定重大目标,聚焦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发扬实事求是的求真品格和务实作风,把握与时俱进的精神特质,落实知行合一的笃行操守.

    中国共产党调查研究战略任务自我革命

    欧盟产业政策的演进、阶段性特征及其镜鉴

    马秀贞
    7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30多年的历史中,欧盟产业政策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节点,其政策依据、定位、目标、手段、特征和效果不同,特别是21世纪以来的"产业政策矩阵"框架,对处于新发展阶段的中国,如何以产业政策调整转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借鉴价值.我国应注重选择性产业政策与功能性产业政策的协同,及时推进产业政策的动态调整和转型创新,产业政策应具有市场友好性质,应寻求制度创新与经济手段的结合.

    "产业政策矩阵"政策转型镜鉴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