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血液净化治疗共识》专家组潘龙飞马青变朱华栋...
    1033-1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药物导致的急性中毒逐年增多,但多数药物中毒缺乏特效解毒剂。血液净化治疗在药物急性中毒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国内关于其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方面的应用尚无统一推荐意见。本专家共识以药代动力学为核心,对血液净化治疗在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治疗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增进临床医生对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相应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理解,从而使其在诊治药物急性中毒患者时可以基于导致中毒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选择合理的血液净化治疗模式并制订恰当的血液净化治疗方案,最终提高临床常见药物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效果。

    中毒药物过量药代动力学连续性肾替代疗法急性中毒药物中毒血液净化

    "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张敏睿李丹何美慧高瑞翔...
    1044-10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 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口学、慢性疾病、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思维等变量纳入考量,聚焦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接受中医儿科治疗。方法 2023 年 7-9 月,使用自搭建的DiggMind在线心理测评平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广东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各 1 所,对 717 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户籍、患慢性疾病),采用6级Likert量表(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自身情况")测量UTAUT模型的 6 个维度及 3 个影响因素变量(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和科学思维)。使用路径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 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 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 6 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 4 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 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中医儿科学中医药疗法调查和问卷卫生服务管理技术接受整合模型潜在剖面分析

    国际化发展视角下中印传统医学对比研究

    陈莹周书铎杨坚胡云轩...
    1052-1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重要内容。在全球传统医学体系中,印度传统医学具有极大影响力,印度传统医药的发展现状、国际化发展战略及影响等方面与中医药具有可比性。本文从国际化发展视角出发,从卫生服务、卫生人力资源、传统药物生产能力、卫生系统财政拨款及医保政策、健康治理、产品出口规模及目标市场、国际化发展及影响七个方面对中印传统医学进行对比,旨在借鉴其国际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出思考,从而积极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发展,为加深海外中医药文化认同及推进中医药参与全球健康治理贡献重要力量。

    医学,中国传统医学,印度传统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对比研究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研究

    郑晓梦周旋孙雨范苗...
    1061-1064,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M)是不同地区和人群中主要的共病聚集模式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目前有关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的研究较少。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CM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用药规律,为CMM的预防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 年 1-6 月医院信息系统中诊断为CMM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疾病诊断与处方基本信息,使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 059例CMM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 960例(56。1%),女性患者 3 099例(43。9%);年龄 18~97 岁,平均年龄(58。1±13。7)岁。患者用药品种数<5 种的 3 910 例次(占 55。4%),用药品种数 5~9 种的2 740例次(占38。8%),用药品种数≥10种的409例次(占5。8%)。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CMM的核心疾病,除此之外,又以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较常见。CMM药物处方中,以他汀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二甲双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为核心用药。结论 CMM患者中慢性胃炎、肾功能不全以及高尿酸血症等疾病较常见,应加强对其筛查和预防。CMM药物处方中,以降脂、降压、降糖药物为核心用药。

    心血管疾病代谢性心血管综合征药物处方多种药物疗法

    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血钠水平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孙琳施熠炜侯晓敏郭耘廷...
    1065-1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LHD)是肺动脉高压(PH)中较常见的一种。研究表明,血钠水平与 1 类PH的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相关,然而,其对PH-LHD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PH-LHD患者的血钠水平与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关系,评价血钠水平对PH-LHD严重程度及住院时间的影响,为PH-LHD患者的临床诊疗及提高医院周转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 2020 年 1 月—2022年 2 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的 360 例PH-LHD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的中位血钠水平 139 mmol/L(血钠<135 mmol/L为低血钠)将患者分为 3 组:血钠<135 mmol/L组(50 例)、血钠 135~139 mmol/L组(136 例)、血钠140~145 mmol/L组(174 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血钠水平与住院时间、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比较不同血钠水平PH-LHD患者的住院时间;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钠水平对PH-LHD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3 组PH-LHD患者年龄、住院时间、NT-proBNP、左心房前后径、右心房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缩短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钠 140~145 mmol/L组患者的住院时间、NT-proBNP低于血钠<135 mmol/L组及血钠 135~139 mmol/L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H-LHD患者血钠水平与住院时间(rs=-0。176)、NT-proBNP(rs=-0。135)、右心室前后径(rs=-0。110)、肺动脉收缩压(rs=-0。105)均呈负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 组血钠水平的PH-LHD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69,P=0。0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各控制变量后结果显示,血钠水平升高是PH-LH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保护因素(OR=0。916,95%CI=0。859~0。977,P=0。008);与血钠 140~145 mmol/L患者相比,血钠<135 mmol/L(OR=2。268,95%CI=1。049~4。903,P=0。037)及血钠135~139 mmol/L(OR=2。056,95%CI=1。163~3。635,P=0。013)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风险均升高。结论 血钠水平与PH-LH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钠水平降低是PH-LHD患者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是一种潜在的治疗考虑因素,可为PH-LHD的诊疗及医院周转提供新策略。

    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血钠超声心动图住院时间Logistic模型

    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内脏脂肪面积及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研究

    曾佳玲蒙艳邓婷婷李锦华...
    1072-1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患病率明显升高,目前关于T2DM中NAFLD与内脏脂肪面积(VFA)及甲状腺结节的相关研究鲜有报道。目的 探讨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相关因素及NAFLD与VFA、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选择 2018 年 1 月—2023 年 4 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腹部彩超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NAFLD组及非NAFLD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VFA、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胰岛素功能、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水平等指标的差异。依据VFA将研究对象分为内脏性肥胖组(VFA≥100 cm2)和非内脏性肥胖组(VFA<100 cm2),比较两组年龄、性别、NAFLD及甲状腺结节患病率的差异。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NAFLD、VFA的相关因素及两者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分析,同时探讨甲状腺结节面积大小的相关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T2DM患者NAFLD及甲状腺结节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BMI、腰臀围、腰臀比、VF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对T2DM患者发生NAFLD的预测价值及最佳截断值。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 578 例T2DM患者,NAFLD组 293 例,NAFLD患病率 50。69%,非NAFLD组 285 例。NAFLD组年龄小于非NAFLD组[(57。0±12。8)岁与(59。3±11。6)岁,P<0。05],NAFLD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VFA、S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FCP)、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尿酸(SU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均高于非NAFLD组,但其血肌酐(SCr)水平低于非NAFLD组(P<0。05)。内脏性肥胖组251例,非内脏性肥胖组327例,内脏性肥胖组年龄小于非内脏性肥胖组[(55。3±13。4)岁与(60。3±10。8)岁,P<0。05]。内脏性肥胖组患者NAFLD发生率高于非内脏性肥胖组(P<0。05)。内脏性肥胖组与非内脏性肥胖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64。94%与59。8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T2DM患者发生NAFLD与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VFA、SFA、HbA1c、FINS、FCP、HOMA-IR、HOMA-β、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FT3、CRP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T2DM患者VFA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腰臀比、SFA、舒张压、FINS、FCP、HOMA-IR、HOMA-β、TT3、FT3、CRP、NAFLD相关(P<0。05);甲状腺结节面积大小与身高、促甲状腺激素(TSH)、腰臀比呈负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TT3、总甲状腺素(TT4)、甲状腺球蛋白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BMI、腰围、臀围、VFA、SFA、HbA1c、FCP、HOMA-IR、FT3、SCr、SUA、TC、TG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OR=0。962)、VFA(OR=1。025)、SFA(OR=1。006)、FT3(OR=1。429)、HOMA-IR(OR=1。140)是T2DM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性别(OR=0。342)、年龄(OR=1。073)、游离甲状腺素(FT4)(OR=1。140)是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各指标预测T2DM患者发生NAFLD的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BMI 0。704、腰围 0。704、臀围 0。705、腰臀比 0。629、VFA 0。757、HOMA-IR 0。569,最佳截断值依次为:BMI 25。37 kg/m2(灵敏度 67。7%,特异度 36。0%)、腰围 84。5 cm(灵敏度 67。3%,特异度 36。4%)、臀围 96。5 cm(灵敏度 69。4%,特异度 38。9%)、腰臀比 0。895(灵敏度 38。8%,特异度 19。1%)、VFA88。4 cm2(灵敏度 78。9%,特异度 35。3%)(其中女性 88。40 cm2,男性 99。45 cm2)、HOMA-IR 3。08(灵敏度 64。3%,特异度 49。8%)。结论 T2DM患者NAFLD与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明显升高,但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肥胖的T2DM患者,尤其内脏性肥胖患者更易罹患NAFLD、甲状腺结节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HOMA-IR是T2DM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T2DM患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BMI、腰围、臀围、VFA均可用于预测T2DM患者发生NAFLD,但VFA的预测价值最高,HOMA-IR的价值最低;VFA预测T2DM患者NAFLD最佳截断值为 88。4 cm2,女性与总体一致,男性为99。45 cm2。

    糖尿病,2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内脏脂肪甲状腺疾病甲状腺结节胰岛素抵抗

    发酵虫草菌粉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患者的预后效果:基于回顾性队列研究

    王一荃陈万佳刘旺意张璐芸...
    1084-1091,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CKD 4 期是CKD病程中一个关键的阶段,标志着肾功能的显著下降和症状的明显出现。发酵虫草菌粉虽然长期应用于CKD的治疗之中,但其对CKD的预后影响尤其是CKD 4 期的疗效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目的 探索发酵虫草菌粉治疗CKD 4 期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及影响预后的潜在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 2013-2022 年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住院诊断为CKD 4 期的患者 631 例为研究对象。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是否使用发酵虫草菌粉分为虫草治疗组(339例)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52例)。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是否伴随糖尿病、发生终点事件情况及进入终点事件时间、确诊CKD 4 期时间及确诊时相关实验室指标等资料。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消除组间基线差异后,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CKD 4 期患者预后的潜在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CKD 4期患者预后的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情况差异。结果 按1∶1比例匹配后最终共纳入378例患者。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发酵虫草菌粉(HR=0。79,95%CI=0。64~0。98,P=0。030),估算肾小球滤过滤(HR=0。97,95%CI=0。94~1。00,P=0。025)、血清白蛋白(HR=0。97,95%CI=0。96~0。99,P=0。002)水平升高可延长CKD 4 期患者的生存时间;男性(HR=1。37,95%CI=1。09~1。71,P=0。006)、脑利钠肽(HR=1。00,95%CI=1。00~1。00,P=0。003)、血磷(HR=2。44,95%CI=1。63~3。67,P<0。001)和24 h尿蛋白(HR=1。00,95%CI=1。00~1。00,P<0。001)水平升高可缩短CKD 4期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虫草治疗组累积生存率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HR=0。70,95%CI=0。57~0。86,P<0。001);低尿蛋白水平亚组中,虫草治疗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HR=0。67,95%CI=0。52~0。85,P=0。001);高尿蛋白水平亚组中,两治疗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8)。结论 长期使用发酵虫草菌粉能够延缓CKD 4期患者肾功能进展,在积极控制尿蛋白的前提下可发挥更好的临床疗效。较低水平的脑利钠肽和血磷、较高水平的血清白蛋白也是CKD 4期患者良好预后的潜在因素。

    肾疾病冬虫夏草慢性肾脏病发酵虫草菌粉中西医结合疗法预后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原发性非病毒性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娄贤哲苗同国张仕雅马冬...
    1092-10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原发性非病毒性肝细胞癌(NBNC-HCC)的发病率持续增加,脂质代谢异常伴随炎症是NBNC-HCC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炎性指标的检测和评估可能是预测NBNC-HCC预后的重要方法。目的 本研究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预测NBNC-HCC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收集 2013 年 1 月—2020 年 2 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被诊断为NBNC-HCC的患者 119 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将患者依据MHR值四分位数分为Q1(MHR<0。33,n=28)、Q2(0。33≤MHR<0。66,n=31)、Q3(0。66≤MHR<1。59,n=30)、Q4(MHR≥1。59,n=30)组。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状态、死亡时间等资料,主要观察终点为NBNC-HCC患者的总生存期(OS)。绘制限制性立方样图(RCS)评估入院时MHR与患者死亡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入院时MHR对NBNC-HCC患者 36 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NBNC-HCC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NBNC-HCC患者预后的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 Q1~Q4 组患者糖尿病、接受手术比例、巴塞罗那分期(BCLC分期)、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C反应蛋白(CRP)、谷氨酰转肽酶(γ-GT)、胆碱酯酶(CHE)、尿素(UREA)、肌酐(Scr)、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单核细胞计数(MONO)、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L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MHR、MONO、HDL-C预测NBNC-HC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结果显示MHR(AUC=0。822,95%CI=0。742~0。903,P<0。05)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优于MONO(AUC=0。723,95%CI=0。618~0。828)(Z=4。34,P<0。05)和HDL-C(AUC=0。216,95%CI=0。119~0。313)(Z=2。088,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CLC分期B~D期、CRP和MHR是NBNC-HCC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调整高血压、吸烟、饮酒、糖尿病、ALT、AST后,Q2(OR=1。926,95%CI=1。005~3。689,P=0。015)、Q3(OR=3。418,95%CI=1。774~6。586,P<0。05)、Q4组(OR=7。677,95%CI=3。773~15。621,P<0。05)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RCS结果显示,入院时MHR与NBNC-HCC患者预后的死亡风险存在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总趋势<0。001,P非线性<0。001),当入院时MHR>0。67 时,HR>1,入院时MHR为NBNC-HCC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BP神经网络模型分析发现影响NBNC-HC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BCLC分期(100。0%)、血管侵犯(76。3%)、肝外转移(40。6%)、MHR(39。3%)、CRP(38。7%)、ALBI评分(35。5%)、总胆红素(35。0%)、MONO(34。8%)、NEUT(29。8%)等。Q1~Q4 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6,P<0。001)。结论 MHR是NBNC-HCC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癌,肝细胞原发性非病毒性肝细胞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队列研究

    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预后及快速筛查研究

    黄璐捷张小英俞莎莎
    110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合并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然而,关于其危险因素和预后的研究较少。因此,积极寻求临床一种简便且有效的诊断工具已成为研究的重点。目的 分析AAD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预后及快速筛查方法。方法 选取 2016 年 1 月—2022 年 10 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收治的 168例AA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主动脉夹层检测风险评分(ADD-RS)量表对患者进行初筛分诊。选用主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作为AAD确诊的"金标准",比较主动脉CTA确诊结果与ADD-RS量表的初筛结果。根据是否合并 2 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AD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的短期预后及疼痛评分。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AD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DD-RS量表对AAD合并2型糖尿病的筛查价值。结果 本研究糖尿病组59例,非糖尿病组109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OR=1。088,95%CI=1。042~1。136,P<0。001)、BMI≥25 kg/m2(OR=2。000,95%CI=1。421~2。834,P<0。001)、冠心病(OR=7。654,95%CI=1。850~31。677,P=0。005)、高脂血症(OR=4。948,95%CI=1。384~17。681,P=0。014)、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OR=1。199,95%CI=1。109~1。297,P<0。001)是AAD合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30 d死亡率分别为3。39%和 3。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不是影响AAD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因素(HR=0。673,95%CI=0。094~4。791,P>0。05)。糖尿病组的ADD-RS为1(1)分,高于非糖尿病组的1(2)分(Z=-4。640,P<0。001);糖尿病组的高风险及中风险患者均多于非糖尿病组(Z=2。309,P=0。021);ADD-RS量表筛查AAD合并 2型糖尿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6(95%CI=0。634~0。779)。结论 AAD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年龄增高、BMI≥25 kg/m2、冠心病、高脂血症、LVEF升高,且ADD-RS量表在AAD合并 2 型糖尿病患者的风险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筛查价值。

    急性主动脉夹层糖尿病,2型主动脉夹层检测风险评分快速诊治

    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黎芮彤岳玉川谷续洁熊玲玲...
    1105-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容易发展为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RMPP患儿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且伴有多种严重并发症。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医务人员早期识别RMPP高危患儿并及时提供治疗对策。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检索2024-02-20 以前发表的有关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由 2 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使用Stata 18。0 软件对儿童RMPP发生率和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 14 篇文献,包括 17 个风险预测模型。有 10 篇文献进行了内部验证,仅 4 篇文献进行了外部验证,其中风险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均>0。7。偏倚风险评估工具(PROBAST)评估结果显示,纳入的 14 篇文献均为高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儿童RMPP发生率为 28。2%(95%CI=21。2%~35。1%),高热、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年龄、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是儿童RMP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儿童RMPP风险预测模型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性能,但整体偏倚风险较高,且缺乏外部验证,未来风险预测模型研究可重点关注高热、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年龄、中性粒细胞比例、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等预测因子。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儿童预测模型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