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他汀类药物用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推荐声明》解读

    史威力李明艳段红艳
    1405-1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血管疾病(CVD)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他汀类药物通过降脂、抗炎、稳定斑块等作用可减少CVD相关疾病的发生和死亡风险.2022 年 8 月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对他汀类药物降低CVD发病/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的益处和潜在危害证据进行了全新审查,更新了《他汀类药物用于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推荐声明》,推荐 40~75 岁伴有≥1 种CVD危险因素且 10 年CVD风险≥10%的成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CVD的一级预防(B类推荐);40~75岁伴有≥1种CVD危险因素且10年CVD风险为7.5%~10.0%的成年人选择性使用他汀类药物进于CVD的一级预防(C类推荐);但现有证据尚不足以评估≥76 岁的成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CVD的一级预防以降低CVD事件和死亡的利弊(Ⅰ类声明).本文结合我国实际,对该最新推荐予以解读,为我国他汀类药物用于CVD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

    心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一级预防成年人指南

    《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筛查: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推荐声明》解读

    曾凌枫张慧雷思卓慧...
    1412-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成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其他健康问题紧密相关.尽管OSAHS对全球人民的健康有着广泛影响,OSAHS的筛查和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普及率仍不高.在此背景下,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USPSTF)最近发布了一项最新的成年人OSAHS筛查推荐,以帮助更多人识别和治疗潜在的睡眠呼吸障碍.本文将解读最新推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成年人OSAHS筛查提供参考.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美国预防临床服务指南工作组筛查成年人

    铁死亡:抑郁症治疗的新靶点

    杜书琴钱立锋熊烈史汉强...
    1417-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常见的情感类精神障碍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第二大健康负担,但其发病机制仍有待明晰.临床抗抑郁症治疗以西药为主,但目前所用药物差强人意的效果、显著的治疗时滞和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反映出临床对有效和快速起效抗抑郁症药物的巨大需求.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其参与了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发病进程.目前已有部分研究将目光转向靶向抑制铁死亡的抗抑郁症治疗,并显现出了积极的疗效.本文以抑郁症与铁死亡机制为基础,结合临床与临床前研究,总结了铁死亡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抑郁症的可能性.

    抑郁症铁死亡铁沉积线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综述

    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冉东升逯艳艳辛春玲马颖才...
    1424-1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血脂水平异常可能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目前,众多研究证实血脂异常增加了患结直肠腺瘤的风险,然而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的关联仍存在争议,并且国内相关综述较少.本文全面探讨了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相关性,分析了可能造成争议的原因,指出后续的研究方向,并讨论了血脂异常在结直肠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提示血脂异常与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有关.血脂异常可能是通过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氧化应激、高脂饮食、免疫抑制等多种机制相互作用参与了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发展.结直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而其具有较缓慢的自然病程和较明确的癌前病变,因此明确血脂指标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便于早期预防和有针对性的筛查,为未来制订有针对性的预防结直肠癌策略提供参考.

    高脂血症血脂异常结直肠肿瘤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结直肠癌综述

    《中国全科医学》"老年健康问题研究"栏目简介与征稿

    《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1430页

    基于生命八要素的心血管健康评分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联研究: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张媛侯旗旗齐祺蒋越...
    1431-1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近年来全球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患病率持续升高,房颤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久坐等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多数是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八要素"(LE8)的范畴.目的 探讨基于LE8 的心血管健康(CVH)评分与房颤的关联.方法 选取 2006 年 6 月—2007 年 10 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人群 91 131 名为研究对象.LE8 评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订的算法评估,结合开滦研究实际情况形成LE8 开滦研究版本,包括 4 个健康行为(饮食、体育活动、烟草暴露和睡眠)和 4 个健康因素(BMI、血脂、血糖和血压).依据LE8 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 3 组:LE8 评分<50 分为低CVH组(8 407 名),50 分≤LE8 评分<80 分为中CVH组(73 493 名),LE8 评分≥80 分为高CVH组(9 231 名).以研究对象首次参加开滦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每年随访 1 次,以发生房颤为终点事件,随访终点时间为发生房颤或随访结束时间(2020-12-31).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组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不同LE8评分分组及单个因素评分对新发房颤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 3 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以及LE8 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中新发房颤 1 088 例,其中低CVH组新发房颤 133 例(1.58%),中CVH组新发房颤 883 例(1.20%),高CVH组新发房颤 72 例(0.78%);中位随访时间 15.0(14.7,15.2)年;3 组研究对象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校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后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CVH组相比,中CVH组(HR=0.697,95%CI=0.579~0.841,P<0.001)、高CVH组(HR=0.609,95%CI=0.454~0.816,P=0.001)均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LE8评分升高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HR=0.859,95%CI=0.804~0.918,P<0.001);LE8单个因素BMI评分(HR=0.762,95%CI=0.717~0.809,P<0.001)、血压评分(HR=0.824,95%CI=0.776~0.876,P<0.001)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呈负相关.结论 CVH的LE8 评分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且LE8 单个因素BMI评分、血压评分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均呈负相关.

    心房颤动心血管健康生命八要素累积发病率Kaplan-Meier存活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

    新疆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金梦龙秦晓英马力亚·阿米提加孜呢·努尔拜...
    1438-1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国家提出实施"三高"共管,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哈萨克族"三高"共病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 调查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及共病情况,探索三者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2年3-6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选取杜热镇和吐尔洪乡两个人口较多且以哈萨克族为主的乡镇,调查该地区18岁以上哈萨克族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一般信息、吸烟饮酒史、患病情况等)、体格检查(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和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等)收集患者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哈萨克族"三高"共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 4 835 名哈萨克族居民,男、女各占 48.2%(2 231/4 835)和 51.8%(2 504/4 835),平均年龄(45.8±12.7)岁.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分别为 37.9%、21.1%和 4.0%.血脂异常患者中高胆固醇、高低密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人群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4.1%、24.8%、10.0%和7.3%."三高"共病的标化患病率为 11.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腰围、臀围、心率、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是"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BMI和心率是"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哈萨克族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高血压和糖尿病,血脂异常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共病在"三高"共病中最为常见,应将老年人、男性和高BMI人群作为"三高"共管的重点人群.

    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慢性病共病哈萨克族影响因素分析

    炎症性肠病患者食物素养与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尹婷婷徒文静张苏闽李伊婷...
    1445-1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炎症性肠病(IBD)患者饮食过度限制现象普遍,严重者可导致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ARFID).研究显示食物素养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饮食行为,其能否直接影响IBD患者ARFID报道较少.目的 了解IBD患者食物素养及ARFID现状,剖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 年 10 月—2023 年 6 月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4 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科和肛肠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IBD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9条目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筛查量表(NIAS)、食物素养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比较不同特征的IBD患者NIAS和食物素养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 共发放问卷 438 份,回收有效问卷429份,有效回收率为97.95%.IBD患者NIAS得分为(20.82±8.65)分,ARFID发生率为18.41%(79/429),食物素养得分为(32.72±9.68)分.不同疾病类型、疾病活动度的患者NI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BD患者食物素养得分、食物素养量表中的计划、管理维度以及制作态度得分与NIAS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BD患者食物素养水平有待提高,ARFID现象普遍(18.41%),食物素养与ARFID呈负相关.临床医护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食物素养,监测其饮食行为,制订精准健康教育干预路径提升食物素养水平,降低ARFID发生率.

    炎症性肠病饮食限制避免/限制性食物摄入障碍食物素养相关性

    我国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及患病种类区域差异与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关性研究

    刘影姜俊丞景汇泉
    1452-1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中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成为主要的健康威胁.同时,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导致地区间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存在差异.目的 探讨我国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患病种类区域差异与医疗卫生资源的相关性.方法 2022 年 10 月—2023年 3 月研究者通过对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 2018 年(CHARLS)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及统计分析,共纳入 19 520名≥45 岁的中老年人,并选取《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2020 年)中的 2018 年统计数据作为对应的医疗卫生资源相关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各省份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员]、财政支出(卫生健康总支出)、卫生机构数(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泰尔指数与各省份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东、中、西部地区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χ2=57.900,P<0.001)、患慢性病数量(χ2=11.138,P=0.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东、中、西部慢性地区中老年人在 14种慢性病患病类型中,慢性肺部疾病(χ2=30.906,P<0.001)、肝脏疾病(χ2=17.871,P<0.001)、脑血管疾病(χ2=18.313,P<0.001)、肾脏疾病(χ2=24.383,P<0.001)、消化系统疾病(χ2=16.973,P<0.001)、记忆相关疾病(χ2=6.898,P=0.032)、哮喘(χ2=22.055,P<0.001)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老年人慢性病总体患病状况与医院、基层医疗机构、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乡村医生和卫生财政支出的公平性有关(P<0.05).结论 我国东、中、西部中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存在区域差异,不同地区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及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也存在一定差异.应加强重大慢性病的区域性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壮大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改善医疗卫生资源区域配置公平性,从而缩短东、中、西部中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的区域差异.

    慢性病中老年人区域差异医疗卫生资源泰尔指数相关性

    孕早期超声软指标联合双胎特有指标评估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胎儿结局的研究

    董宇萌刘静华
    1460-1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成熟应用,多胎妊娠的发生率急剧增加,包括早产、胎儿畸形、先兆子痫和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也随着增多.通过减胎手段可以改善围生期预后及胎儿存活质量,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可能会比妊娠中期选择性减胎的预后更佳,提示孕早期尽早评估妊娠结局将改善孕妇及胎儿的预后.目的 探讨孕早期超声软指标及双胎特有指标与双绒毛膜双羊膜囊(DCDA)双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8 年 5 月—2022 年 5 月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就诊的孕早期(11~13+6 周)DCDA双胎妊娠孕妇及胎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和双胎特有指标的检出率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超声软指标包括:颈后透明层(NT)增厚、脉络丛囊肿、鼻骨发育不良、心室点状强回声、右房室瓣反流、静脉导管a波缺失或倒置、肠管回声增强、肾盂轻度扩张、单脐动脉、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双胎特有指标包括:双胎头臀长(CRL)差异、双胎NT差异、双胎脐带插入(UCI)差异.不良妊娠结局包括:流产、死胎、新生儿死亡、结构异常、遗传学异常,另增加体质量阳性(双胎体质量差异≥25%)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及双胎特有指标与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最终纳入 418 例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其中正常妊娠结局 342 例(81.82%),不良妊娠结局 76 例(18.18%).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 10.53%(53/418);53 例超声软指标阳性的胎儿中共检出 61 个超声软指标,检出率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NT增厚 6.94%(29/418),脉络丛囊肿 2.39%(10/418)和鼻骨发育不良 1.67%(7/418).超声软指标阳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 30.19%(16/53),高于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16.44%(60/365)(χ2=5.882,P=0.01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双胎CRL差异≥15%是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OR=9.955,95%CI=1.882~52.662,P=0.007),双胎UCI差异阳性是双胎妊娠胎儿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OR=3.733,95%CI=1.300~10.720,P=0.014).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27.27%(114/418),包括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阴性 12 例,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 100 例,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 2 例.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 25.12%(105/418),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发生率为 27.6%(29/105),单纯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 16.4%(60/365);孕早期超声软指标阴性但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发生率高于单纯超声软指标阴性胎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χ2=6.641,P=0.010).孕早期双胎妊娠胎儿超声软指标阳性合并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总检出率为 2.15%(9/418),超声软指标阳性合并双胎特有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并体质量阳性发生率为 44.4%(4/9),单纯软指标阳性胎儿中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0.2%(16/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2,P=0.6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增厚(OR=2.576,95%CI=1.146~5.791,P=0.022)、双胎CRL差异≥15%(OR=13.167,95%CI=3.595~48.229,P<0.001)、双胎UCI差异阳性(OR=2.369,95%CI=1.049~5.348,P=0.038)是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NT增厚、双胎CRL差异≥15%、双胎UCI差异阳性可能是孕早期DCDA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与体质量阳性的危险因素.对于超声软指标阳性或双胎特有指标阳性的胎儿应提高警惕,需对其进行全面综合评估并密切随访.

    妊娠,双胎妊娠结局双绒毛膜双羊膜囊超声软指标双胎特有指标孕早期Logistic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