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卫生健康体系

    梁万年
    2301-23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指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必须是以健康为中心,急慢分诊、上下联动、防治结合,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力量办医协同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要实现服务体系、服务理念、服务决策、医患关系、服务模式、支付机制、监管考核 7 个方面的转变,关键在于推动医疗卫生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强化、延伸和融合.本文强调了管理体制改革与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并指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本质目的是尽力满足老百姓全方位的健康需求,建立合理有序的就医格局,最终使健康中国建设有强大的卫生健康系统做支撑.

    卫生服务管理以人为本的整合型卫生服务跨部门合作社区卫生服务卫生保健评价机制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基层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关彦林泽华罗桢妮
    2305-2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当前基层医务人员压力较大,容易出现付出-回报失衡情况和职业倦怠,阻碍基层卫生服务发展,未得到充分重视.目的 研究基层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情况和职业倦怠情况,并探讨两者的关系,为改善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 2022 年 3-5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东莞市 4 个街道、28 个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和付出-回报失衡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以MBI-GS得分为因变量,以付出-回报失衡模型中的付出-回报比和超负荷程度为自变量,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探讨付出-回报失衡模型对职业倦怠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 347 名基层医务人员.基层医务人员MBI-GS量表总得分为(3.72±1.25)分.职业倦怠现象发生率为 93.4%,有 76.7%被调查者处于付出-回报失衡状态,有 35.2%被调查者处于高负荷状态;处于付出-回报失衡状态的基层医务人员的MBI-GS量表总得分高于处于付出-回报平衡状态的基层医务人员(t=-5.20,P<0.001);处于高负荷状态基层医务人员的MBI-GS量表总得分高于处于正常负荷或低负荷状态的基层医务人员(t=8.08,P<0.001).多元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付出-回报失衡、超负荷程度对职业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b=0.414、0.109,P<0.05).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情况严重,职业倦怠状况普遍,付出-回报失衡模型对职业倦怠有正向预测作用,建议适当减轻基层医务人员工作负荷,提高其工作回报,重视其心理健康.

    医务人员,医院心理倦怠基层医务人员付出-回报失衡职业倦怠心理健康

    全科医生视角下影响社区医疗机构开展体医融合服务的质性研究

    刘湘雅王世强唐民李丹...
    2312-2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体医融合是推动社区居民健康的基础环节,也是助力社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全科医生又是践行体医融合服务的落脚点与着力点,但目前缺乏基于全科医生视角的影响社区医疗机构开展体医融合服务的相关研究.目的 研究全科医生对影响社区开展体医融合服务的理解和看法,旨在为社区更好地开展体医融合服务工作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 于2023年3-4月,通过目的抽样法,在湖南省株洲市选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 11 名全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一对一"半结构化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借助内容分析软件Nvivo 12.0 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文本转录、分析单元形成、内容编码以及主题提炼.最后利用描述现象学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逻辑分析,掌握全科医生对影响社区开展体医融合服务的理解和看法,并归纳总结出访谈主题.结果 影响社区开展体医融合服务的内容可归纳为4个主题和10个亚主题:体医融合服务环境亟待优化(场地供给不足、氛围滞后、宣传不足)、全科医生能力亟待提高(体医融合认知能力不足、开具运动处方能力缺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持乏力(体医融合相关培训活动匮乏、经费划拨不足、人力资源短缺)、患者对体医融合服务认知不足(患者对体医融合疗效认知不足、患者对体医融合风险认知不够).结论 社区全科医生在体医融合服务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为了促进社区体医融合服务更好地发展,亟须优化社区体医融合服务环境;提高全科医生体医融合认知能力与开具运动处方能力;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支持保障力度;提升患者对体医融合服务的疗效和风险认知.

    全科医生社区卫生中心体医融合服务认知质性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栏目简介

    《中国全科医学》编辑部
    2318页

    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研究

    赵泽宙王杰萍杜雪平吴薇...
    2319-2323,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全科医学科诊疗范围常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申请会诊数量大,但目前关于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的研究仍然较少.目的 收集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相关资料,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现状,以提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会诊工作质量,为疾病的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2021-2022 年全科医学科提请的会诊数据,对会诊基本情况、会诊科室、会诊原因、会诊诊断、会诊意见等进行分类总结.结果 2021-2022 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共收治住院患者 1 441 例,908 例有提请会诊记录,共计发出院内会诊 2 269 例次,执行会诊 1 966 例次,撤销会诊303 例次;已执行会诊中,男 987 例次,女 979 例次;年龄 17~101 岁,平均年龄(77.4±13.9)岁;共涉及 31 个临床科室,其中会诊次数最多的前 6 位科室分别为康复中心、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感染科及精神科;康复科、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感染科及精神科顺位排名第一的会诊诊断分别为功能障碍、感音神经性耳聋、白内障、皮炎、肺部感染及焦虑状态;会诊原因包括制定初始诊疗方案、调整当前诊疗方案、完善专科检查、专科协助治疗、进行专科评估等;会诊处理意见可大致分为专业评估、完善检查、明确诊断、药物治疗、临床操作、手术治疗、营养治疗、康复针灸.结论 全科医学科的诊疗范围包括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会诊需求量大,会诊疾病谱体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全科医学科的临床需求和特点,分析会诊现状,有利于弥补全科诊疗短板,提高全科会诊工作质量,向全科与专科之间的转诊迈出第一步.

    全科医学科转诊和会诊会诊现状质量控制分级诊疗横断面研究北京市

    重庆市综合医院全科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秦月齐谢波张瑜冯桂波...
    2324-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全科医疗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然而其医疗质量评价尚未形成规范的标准体系,建立健全的全科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亟待解决的新要求.目的 建立一套适用于重庆市各综合医院的全科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室建设和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测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于 2022 年 2-4 月采用文献分析法拟订评价指标,依据Delphi法通过对重庆市20所综合医院(包括临床住培基地)的25位全科专家函询,结合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建议完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 25 位函询专家中男性占比 64.0%,中高级及以上职称占 76.0%;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函件分别为 21 份和 20 份,专家积极系数为 84.00%和 95.24%,对应权威程度高于 0.85;在专家函询和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建议下最终形成由 5 个一级指标、10 个二级指标及 28 个三级指标构建的综合医院全科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Delphi法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准化综合医院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推进重庆市全科医疗建设和加强全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医院全科医疗质量评价重庆市德尔菲技术

    全科医生培养的中德对比及借鉴分析

    金可任菁菁
    2330-2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全科医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间差距仍然较大,在培养全科医生方面仍不完善.德国在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建设以及全科医生培养上卓有成效,在全民医保覆盖及分级诊疗的体制下实现了居民的高健康水平以及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高患者满意度.故本研究将中国与德国在全科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建设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我国全科教育改革的痛难点,借鉴德国全科教育理念框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思路和建议.(1)针对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适当增加轮转自由度以促进学员个性化的能力完善,纳入心身医学规范课程及巴林特小组活动以改善学员的心身医学能力,尽快确立统一的社区师资遴选标准并促进社区师资统一培训发展,在改善社区带教师资水平后重审全科(含社区)轮转时间;(2)针对继续教育:将亚专长和小专长纳入全科继续教育体系中以增加全科医学的功能医学特性并促进全科医生的职业多样化发展,建立全国统一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课程平台.将来仍需要更多的实践性研究和资源投入来完善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体系.

    全科医学全科医生教育,医学,继续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心身医学亚专长小专长

    基于社区老年人群的10年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外部验证

    龚悦黄岳青张良赵春华...
    2336-2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的健康,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早期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的准确筛查能够针对性预防和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相关研究提示常用心血管风险评分工具在老年人中预测效能不佳,缺乏相关外部验证,且尚无公认针对老年患者的有效风险预测工具.目的 在我国社区老年人群中独立验证并比较 5 种国内外常用心血管风险评估工具预测 10 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效能,探索适合我国社区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为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方法 2012 年 1 月—2013 年 12 月于苏州市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参加社区体检的 2 万余人中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确定 344 人纳入研究,在创业体检系统中调取目标人群年龄、性别、居住区域、收缩压、舒张压、BMI、腰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是否有房颤、是否左心室肥厚、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高血压患病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吸烟情况;在慢病随访中完善人群目前吸烟状态及烟龄、是否服用降压药、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血压患病情况及高血压用药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2014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是否有心血管疾病发病及具体时间.研究结局事件为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根据发病情况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依据 2012-2013 年研究对象各项指标进行Framingham心脏风险评分量表(FRS-CVD)、改良的Framingham卒中量表(R-FSRS)、欧洲系统性冠状动脉风险评估量表 2019(SCORE)、中国 10 年缺血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量表 2006(ICVD)、China-PAR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与实际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进行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Hosmer-Lemeshow χ2 检验和校准图评价.结果 纳入的 344 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 62(56,68)岁,截至 2022 年 12 月,169 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阳性组),175 人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阴性组);分别对两组人群进行 5 种心血管疾病风险评分,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工具预测情况与实际发病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如下,区分度检验:FRS-CVD的C-index为0.711(95%CI=0.658~0.764),R-FSRS的C-index为0.728(95%CI=0.675~0.781),SCORE:C-index为0.724(95%CI=0.671~0.777),ICVD:C-index为 0.727(95%CI=0.674~0.779),China-PAR:C-index为 0.735(95%CI=0.682~0.788);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情况:FRS-CVD为χ2=16.789(P=0.032),R-FSRS为χ2=11.019(P=0.201),SCORE为χ2=20.396(P=0.002),ICVD为χ2=24.311(P=0.001),China-PAR为χ2=15.149(P=0.056);校准图中,R-FSRS属校准最佳.男性中模型区分度:FRS-CVD的C-index为0.642(95%CI=0.577~0.707),R-FSRS的C-index为0.646(95%CI=0.581~0.710),SCORE 的 C-index 为 0.646(95%CI=0.581~0.711),ICVD 的 C-index 为 0.628(95%CI:0.563~0.693),China-PAR的C-index为0.636(95%CI=0.571~0.700);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情况:FRS-CVD为χ2=7.371(P=0.288),R-FSRS为χ2=8.470(P=0.293),SCORE为χ2=5.146(P=0.525),ICVD为χ2=6.103(P=0.412),China-PAR为χ2=9.555(P=0.298),校准图中SCORE校准最好.女性中模型区分度:FRS-CVD的C-index为0.698(95%CI=0.633~0.762),R-FSRS的C-index为0.731(95%CI=0.666~0.795),SCORE的C-index为0.733(95%CI=0.668~0.798),ICVD的C-index为0.747(95%CI=0.682~0.811),China-PAR的C-index为 0.754(95%CI=0.689~0.818);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情况:FRS-CVD为χ2=14.515(P=0.069),R-FSRS为χ2=12.175(P=0.032),SCORE为χ2=9.611(P=0.022),ICVD为χ2=19.349(P=0.007),China-PAR为χ2=12.372(P=0.135),校准图中China-PAR校准最好.结论 R-FSRS在预测老年人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方面表现良好,尤其适用于老年人.SCORE在预测老年男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表现较好,而China-PAR在预测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表现较好.这些评估工具的应用将有助于医生对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准确预测,并制定相应防治策略.

    心血管疾病危险性评估风险评估工具社区外部验证苏州市

    社区居民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处方精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荆冠宁邹颖禚小琪时司晏...
    2344-2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质子泵抑制剂(PPI)长期服用的潜在风险和潜在不合理用药问题逐渐得到重视.PPI处方精简已得到广泛认同,我国社区居民中长期服用PPI的情况及进行PPI处方精简的意愿尚不明确.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长期服用PPI及PPI处方精简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于 2018 年 4 月—2020 年 1 月对在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长期服用PPI的 389 例居民进行调查,通过社区电子健康信息系统和电话问卷调查收集居民一般情况、PPI使用情况、是否同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合并慢性疾病情况、用药数量、是否可开展PPI精简处方、多重用药情况等.通过电话问卷调查 2020 年 6-12 月仍长期服用PPI的 92 例居民对PPI长期服用的认知和处方精简态度.对可开展处方精简居民连续服用PPI时间>6 个月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排除拒绝回答或无法联系、未连续服用PPI的患者后,最终 318 例长期服用PPI的居民纳入研究,平均年龄(63.9±12.5)岁,女性占 61.0%,合并慢性疾病的数量平均为(3.3±1.4)种,用药数量平均为(6.1±3.3)种.可开展PPI处方精简的居民 231 例(72.6%).PPI的处方指征中预防NSAIDs和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损伤最多[202 例(6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民的年龄(OR=1.044,95%CI=1.016~1.073)、用药数量(OR=1.175,95%CI=1.009~1.376)是连续服用PPI>6 个月的影响因素(P<0.05).2020 年 6-12 月仍长期服用PPI且可开展处方精简的居民中 82.6%(76/92)知晓药物使用适应证,70.7%(65/92)不了解长期服用PPI的潜在不良反应,71.7%(66/92)的愿意在全科医生的帮助下精简PPI处方,对于处方精简的主要担心是症状反复.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服用PPI居民的年龄较大、女性居多,多重用药比例高;应关注年龄大、用药数量较多居民使用PPI药物的情况,需加强对PPI长期服用潜在风险的宣教;长期服用PPI的居民对PPI处方精简的态度积极,但需加强对PPI长期用药管理.

    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服用处方精简电话问卷调查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腰痛为表现的未分化疾病的全科临床路径有效性研究

    朱晓丹李琰华王静华陈法余...
    2352-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腰痛为基层患者常见就诊原因,但目前国内对于腰痛患者管理缺乏统一指南,本文通过前期研究,初步建立基于腰痛患者的全科临床路径,通过管理方案的调整,验证其有效性.目的 探究腰痛为表现的未分化疾病的全科临床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7-12 月杭州市拱墅区米市巷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就诊的 80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就诊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0 例.试验组采用腰痛全科临床路径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干预时间均为 6 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评分差值、VAS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痛全科临床路径管理能有效改善腰痛功能情况,并提升患者满意度,可为其他未分化疾病管理提供研究思路.

    腰痛未分化疾病临床路径全科医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