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应用规范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吕云辉
    3841-3849,3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老年人上气道神经肌肉功能减弱、呼吸调节功能不稳定等特点,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OSA是多种常见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及多系统器官功能.因此,对老年人OSA进行有效的治疗干预是极为重要的.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睡眠医学分会作为发起单位,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就老年OSA患者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的操作流程、要求具体的方式和方法等内容进行反复探讨,最终制订本专家共识,旨在为规范国内老年OSA患者NPPV治疗提供参考.

    睡眠呼吸暂停,阻塞性老年人无创正压通气压力滴定专家共识指南

    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现状、挑战及策略

    冯天笑孙凯秦晓宽王旭...
    3850-3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临床实践指南旨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合理配置资源和保障患者权益,但这一切是在指南的严谨设计、科学制订和规范报告的基础上实现的.随着国家对中医药标准化事业的高度关注,许多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已经发布.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药领域专业化优势明显的特色学科,临床实践指南的数量正快速增加,促使学科向标准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逐步迈进.但在此背景下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引起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发展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目前骨伤科临床实践指南的发展面临着临床问题定位不准、高质量临床证据匮乏、指南制订规范性不足、多学科人才培养欠缺、指南更新和实施缺乏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研究中,专业学会/协会应加强对指南制订的引导,研究者要注重提高原始研究的质量、加强指南方法学的学习和研究、重视指南的更新与改编、促进指南的传播与实施,以制订高质量的骨伤科指南,促进骨伤科的标准化建设.

    中医骨伤科学临床实践指南发展现状挑战策略述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与综合分析

    秦晓宽孙凯冯天笑肖想玉...
    3857-3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发病人数逐年攀升.高质量的指南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筛选和制订高质量的指南对于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的 系统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方法学质量,并对高质量指南和共识推荐意见进行分析,以期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提供借鉴.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指南网和相关专业网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南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 2023-10-31.同时手工检索当当网等获取以专著形式出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南.由 2 名研究人员通过一致性评价后,采用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Ⅱ(AGREE Ⅱ)对纳入的指南及共识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对高质量指南和共识推荐意见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5部指南及共识,最终9部评级为B级(修改后可推荐),6 部为C级(暂不推荐).推荐疗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方法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治疗方法存在争议,指南推荐意见尚需进一步完善、统一,以优化临床实践.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指南专家共识指南研究与评价工具Ⅱ方法学质量评价

    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和案例解析

    张乐景城阳褚红玲廖星...
    3865-3869,3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方法研究是整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第三种研究范式,通过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优势,更广、更深入地分析特定问题,能够增加研究结果的普适性,适用于研究复杂的问题.目前,国内医学研究对混合方法的应用尚处于初期阶段,在报告规范上尚无统一标准.混合方法研究报告标准(MMARS)属于系列期刊文章报告标准(JARS)之一.本文旨在全面介绍MMARS,并通过实例应用进行MMARS的解读,为提高报告质量提供参考.

    混合方法研究整合报告标准案例解析方法学

    一个严谨的基层卫生服务管理案例研究是如何产生的?

    孙振宇陈建平孙伟钱东福...
    3870-3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旨在帮助全科医学和初级保健领域的案例研究初学者明确案例研究的标准操作步骤,理解案例研究的"严谨性"源于对标准实施程序的严格遵守.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梳理案例研究的发展过程,概述案例研究内涵、历史背景和适用的问题.接着逐一讲解案例研究的标准操作步骤,并辅以具体实例,阐明案例研究在全科医学和初级保健领域的应用.步骤1:计划启动,确定是否进行案例研究;步骤2:方案设计,选择合适的案例及案例研究类型;步骤 3:工作准备,开展培训与试验性研究;步骤 4:资料收集,多来源获取资料.步骤 5:资料分析,据实证得出结论.步骤6:报告撰写,与读者对话.案例研究适合解决全科医学和初级保健领域关于"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问题,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全科医学初级卫生保健案例研究研究方法标准操作步骤

    不同年龄段就诊居民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现状与影响因素研究

    施译楠周驰
    3877-3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反应性作为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的重要目标,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目前许多研究将反应性与满意度的概念混淆,对反应性的评价不够全面,注重研究反应性水平忽视了反应性分布.目的 了解浙江省不同年龄段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与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于 2022 年 7-8 月选取浙江省杭州市和台州市的 6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调查现场,对门诊就诊居民进行反应性量表调查;采用WHO推荐的反应性 8 个部分的权重计算反应性总体水平和分布,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不同年龄段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的影响因素.结果 浙江省就诊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分为(8.31±1.04)分,反应性分布指数为 0.13;各年龄段就诊居民均对尊严与社会支持维度评分较高,分别为(8.60±1.24)分和(8.63±1.20)分,对选择性和自主性维度评分较低,分别为(7.96±1.56)分和(8.04±1.34)分.户口是青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的影响因素,文化程度和月收入是中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评价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的反应性总体水平较高且分布较均衡,需对城镇户口的青年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中年人的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反应性多加关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让患者获取医疗健康服务方案信息以及自由选择社区医生/护士方面还有待提高,以更好满足居民合理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

    社区卫生服务反应性横断面研究影响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

    人工智能在基层全科医生实践中的应用:基于皮肤病诊断与病程管理的视角

    刘环朱世飞陈法余王静华...
    3884-3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基层全科医生在皮肤病诊断和管理方面面临挑战,凸显了对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的迫切需求.AI技术在提高诊疗效率中具有潜力,但目前针对其在基层医疗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相对有限.目的 探讨AI辅助系统在基层全科医生皮肤病诊断与病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 2022 年 12 月—2024 年 3 月,在杭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自愿参与研究的全科医生 19 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I组 10 名、对照组 9 名;选取该时期两组医生接诊的皮肤病患者90例,AI组50例、对照组40例.AI组医生使用睿肤AI辅助系统进行皮肤病的诊断和病程管理,对照组医生不使用AI系统、按常规流程诊治,两组医生在接诊过程中均收集了患者的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和皮损照片.由 2 名皮肤病专家远程会诊,评估两组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于接诊的第 1、14 天对患者进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对AI组全科医生进行睿肤AI辅助系统使用体验测评.结果 AI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I组全科医生的皮肤病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64.0%vs 37.5%,P=0.012).治疗14 d后,AI组、对照组患者的DLQ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AI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AI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24),AI组患者第 14 天DLQI评分与患者满意度呈正相关(rs=0.471,95%CI=0.186~0.683,P=0.002),DLQI评分的改善程度与患者满意度亦呈正相关(rs=0.816,95%CI=0.676~0.899,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生对AI辅助系统的使用体验持积极态度,认为其在诊断选择(70.0%)、辅助诊断(80.0%)、治疗建议(60.0%)和专业知识提供方面(90.0%)具有实际价值,90.0%的医生表示会继续使用AI辅助系统.结论在基层医疗环境中应用AI辅助系统可以提升全科医生的皮肤病诊断准确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且大多数医生对AI辅助系统的使用体验持积极态度.

    皮肤疾病全科医生人工智能AI辅助系统初级卫生保健诊断疾病管理

    基于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分析6~15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趋势及BMI差异变化研究

    熊畅李志娟王锦铭俞筠...
    3890-3895,3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正持续增加,各国制定了多个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政策来控制超重肥胖,调查营养政策的实施效果较重要.目的 评价学校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对 6~15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影响.方法 于 2023 年 4 月回顾性收集 2017-2021 年无锡市 16 所学校(8 所学校纳入食材统一配供体系记为统一配供组,8 所学校未纳入食材统一配供体系记为非统一配供组),共计 104 749 人次 6~15 岁学生BMI监测数据,体检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学生健康监测系统.采用Joinpoint回归和灰色GM(1,1)模型分析 2017-2021 年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比较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实施前后儿童和青少年的体质指数Z(BMI-Z)评分的变化以及超重率和肥胖率的趋势.结果 2017-2021 年 6~15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均呈上升趋势,Joinpoint回归分析显示,统一配供组的学生超重(APC:1.8%vs 4.6%)和肥胖率(APC:6.9%vs 13.3%)上升速度较非统一配供组的学生低,体系实施前后,统一配供组学生与非统一配供组学生的BMI-Z评分增幅差由-0.055(95%CI=-0.108~-0.002)变为-0.195(95%CI=-0.246~-0.145).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23、2024 年无锡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分别为 22.02%、22.39%、22.77%,肥胖率分别为 17.02%、18.50%、20.12%.结论 实施学校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后,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上升趋势及BMI-Z评分增幅有所减缓,该体系可能是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的有效方法,需要继续实施并扩大监测面.

    肥胖超重食材统一配供体系儿童青少年体质指数Z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研究现状

    李春阳王佳佳卫梦雨李建生...
    3896-39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急性加重作为一种急性事件,严重影响COPD患者生存质量.本研究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经纳排标准共筛出 69 篇代表性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应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报告结局的测评工具共 23 个,除COPD急性加重自我报告结局(EXACT-PRO)外均直接采用稳定期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可分为普适性、疾病特异性及症状特异性测评工具,主要涉及症状、生理领域、社会领域、心理情绪、日常活动等领域.建议未来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生存质量研究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加强特异性测评工具研究,重视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及概化理论联合应用,重视测评工具最小临床重要差值研究,合理选择测评工具.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量表患者报告结局呼吸道疾病测评工具综述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龚志忠武曦蔼黄琇棠邱亨嘉...
    3905-3910,3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关于医保制度改革与老年人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尚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和依据.目的 探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研究为基础,选取2015年和2018年随访数据,以≥60岁且信息完整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提取问卷调查中的人口学信息、健康状况与功能、医疗保健与保险等内容.根据是否实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分为整合组和未整合组,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此外,进一步以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作为自变量,自评健康状况作为中介变量,生活满意度作为因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 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 4 364 人,其中整合组 694 人(15.90%),未整合组 3 670人(84.10%).整合组自评健康状况优于未整合组(20.74%vs 17.41%,P=0.038),自评健康状况更好(OR=1.281,95%CI=1.038~1.581,P=0.021).整合组的人群生活满意度优于未整合组(94.80%vs 91.87%,P=0.009),生活满意度更高(OR=1.378,95%CI=1.037~1.831,P=0.027).自评健康状况在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对生活满意度影响的作用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 0.050(P=0.043),中介效应在总效应中所占的比例为 46.66%.结论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状况得到改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未来应继续加强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的普及,提高医保待遇水平,建立健全更加合理的筹资机制,促进农村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健康水平.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