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人潜在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OPP/START)标准》第3版解读

    朱素燕郑晓梦范苗陈春燕...
    4097-4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人潜在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STOPP)/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ART)由 2008 年爱尔兰Cork大学附属医院专家组首次发表并于 2015 年进行第 2 次更新.自发表以来,该标准在发现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加强对老年人滥用药物的监管、减少老年人药品不良事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23 年第 3 版STOPP/START标准发布,在第 2 版基础上增加、修订和删减了一些标准,最终形成 190 条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新标准根据最新的老年人合理用药研究结果和临床证据,提供了更新、更实用的循证医学依据.本文对STOPP/START标准(第 3 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为我国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更新和完善提供参考,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出思考和建议.

    潜在不当用药老年人潜在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STOPP/START标准老年人多重用药Beers标准

    糖尿病患者用药偏好及循证决策辅助工具研究

    谢同玲颜菲菲张怡宋冬梅...
    4105-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糖尿病因其高患病率及相关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问题.研究证据为改善患者健康结局提供了有效信息,决策辅助工具利于患者获取证据,增加医患的互动性.目的 获取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偏好,开发循证决策辅助工具,以实现证据、患者价值观和决策情境的结合,促成以患者为中心的循证决策.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确定降糖药的价值评估维度和属性,文献检索的时限为建库至 2022-12-31.采用优劣尺度法设计糖尿病患者的用药偏好问卷,在江苏省 5 家医院开展实证研究.在分析患者偏好的基础上,运用Vue+Element UI、Spring Boot、Spring Security、Java等技术开发循证决策辅助工具.结果 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的生命年、生活质量的变化、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这 5 个属性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决策中最为重要.循证决策辅助工具提供了降糖新药相对有效性、相对安全性、便捷性和可负担性的结构化证据概要.降糖新药的多维价值评估模块是工具的核心,支持患者对药品价值的循证评估.结论 循证决策辅助工具整合了降糖新药的研究证据、患者偏好和价值观,有助于实现医患共同决策.

    糖尿病降糖药患者偏好决策辅助循证决策辅助工具

    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评价新探索:基于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

    周启保罗潇陈玲何华斌...
    4112-4118,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目前关于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研究较少,现有主要评估方法为SAMe-TT2R2 积分,但该积分具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且不适用于非白种人群,前期研究显示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以及左心房内径(LAD)与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TTR)的达标具有密切关系,可否将二者纳入现有的积分体系并加以改良运用值得临床深思.目的 探索改良SAMe-T-PDW2-LAD2 积分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常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TTR达标的预测价值,以期为改进现有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的评价方案提供方法学参考.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年 6 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 164 例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持续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TR评价界值(65%)将TTR≥65%定义为达标,即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为高质量抗凝;将TTR<65%定义为未达标,即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为非高质量抗凝.同时根据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TTR达标组(TTR≥65%,46例)和TTR未达标组(TTR<65%,118 例).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保留了既往SAMe-TT2R2 积分中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合并用药这4项参数,并尝试将种族、吸烟这2项参数删除,代替以"PDW升高"和"LAD增大"并分别积分为 2 分;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参数.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影响因素;分别绘制SAMe-TT2R2 积分、改良SAMe-T-PDW2-LAD2 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及合并心力衰竭、合并高脂血症、吸烟、PDW升高、LAD增大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0.882,95%CI=0.812~0.958,P=0.003)、PDW 升 高(OR=0.443,95%CI=0.282~0.697,P<0.001)、LAD 增 大(OR=0.031,95%CI=0.001~0.853,P=0.040)是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影响因素.SAMe-TT2R2 积分不同分值组TTR、TTR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积分 6、7 分组TTR高于积分 2、3、4、5 分组(P<0.05);积分 7 分组TTR达标率高于积分 2、3、4、5、6 分组(P<0.05).改良SAMe-T-PDW2-LAD2 积分不同分值组TTR、TTR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积分3、4、5、6、7分组TTR低于积分0、1、2分组(P<0.05);积分 2 分组TTR达标率高于积分 0、1、3、4、5、6、7 分组(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SAMe-TT2R2 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803(95%CI=0.737~0.868),最佳截断值为 5.5 分,灵敏度为 1,特异度为 0.508;改良SAMe-T-PDW2-LAD2 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AUC为 0.814(95%CI=0.751~0.877),最佳截断值为 2.5 分,灵敏度为 0.848,特异度为 0.737.结论 年龄、PDW升高、LAD增大是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TTR达标的影响因素.SAMe-TT2R2 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存在较多的局限性,改良SAMe-T-PDW2-LAD2 积分评价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抗凝药华法林心房颤动改良SAMe-T-PDW2-LAD2积分SAMe-TT2R2积分治疗目标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

    30秒坐立试验联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评估测试评分对运动性低氧的预测价值及临床应用研究

    杨天祎司徒炫明曲木诗玮王思远...
    4119-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患者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活动时外周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疾病预后存在相关性,目前诱导运动性低氧(EID)的评估结论不一.目的 探究适合社区及居家COPD患者诱导EID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选择中日友好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 年 8 月收治的76 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六分钟步行测试(6MWT)中静息SpO2 与运动中最低SpO2(ΔSpO2),以ΔSpO2≥4%为EID判定标准.根据有无EID分为非EID组和EID组,比较两组的肺功能指标、30 秒坐立试验(30s STST)ΔSpO2、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CAT)评分.探究EID与 30s STSTΔSpO2、CAT评分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 30s STSTΔSpO2、CAT评分及二者联合对EID的预测价值.结果 非EID组(n=29)与EID组(n=47)中 30s STSTΔSpO2、CAT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s STSTΔSpO2 预测EID截断值为 2%,灵敏度为 59.6%,特异度为 82.8%,ROC曲线下面积(AUC)为 0.730(95%CI=0.614~0.846,P<0.05);CAT评分预测EID截断值为13分,灵敏度为48.9%,特异度为79.3%,AUC为0.712(95%CI=0.596~0.828,P<0.05);30s STSTΔSpO2 联合CAT评分预测EID的截断值为0.593,灵敏度为70.2%,特异度为72.4%,AUC为0.765(95%CI=0.659~0.871,P<0.001).结论 30s STST诱发SpO2≥2%、CAT评分≥13 分,需警惕EID的发生可能;30s STST、CAT评分可以成为社区及居家预测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EID的测评方法.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坐立试验低氧血症运动性低氧居家康复预测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队列研究

    贾高鹏曲泽李桂梅皇甫卫忠...
    4125-4131,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药物涂层球囊(DCB)作为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因其能有效减少再狭窄发生率而备受关注.然而,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小血管病变,对大血管原位病变的有效性数据较少.目的 探讨DCB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原位病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22 年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且年龄>60 岁老年冠心病(CHD)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完善术前检查化验.按照PCI治疗方案分为DCB组(n=30)、药物洗脱支架(DES)组(n=64)和生物可吸收支架(BVS)组(n=34).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随访分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观察术前靶血管参考直径(RVD),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年随访观察最小管腔直径(MLD),进一步推算术前直径狭窄程度(DS)、术后即刻观察管腔获益(AG),术后即刻与术后随访 1 年残余直径狭窄程度(RDS)和晚期管腔丢失(LLL).随访期间每月定期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院内及出院后 1 年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采用LASSO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变量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发生MACE的生存曲线,生存曲线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DCB组、DES组和BVS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BVS组MLD、AG高于DCB组、DES组,RDS低于DCB组、DES组(P<0.05),术后1年DES组RDS低于DCB组(P<0.05).3组患者院内均无MACE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78(425,538)d,共发生38例MACE,随访期间3组均无心肌梗死与心源性死亡事件发生;出血事件:DCB组有0例,DES组有3例,BVS组有 3 例,表现为牙龈出血,经评估为轻度出血.Log-rank检验结果示 3 组患者无MACE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0).LASSO回归分析筛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介入治疗史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LDL-C(OR=12.204,95%CI=3.403~43.768)、介入治疗史(OR=0.041,95%CI=0.010~0.162)是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结论 DCB治疗老年CHD患者大血管病变与DES和BVS比较无明显差异,有效性及安全性DES和BVS相当.DCB是治疗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大血管病变安全、有效的方式,LDL-C升高和介入治疗史是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气囊血管成形术药物涂层球囊老年人队列研究

    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促甲状腺激素对绝经期女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测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戴承晔邓毅凡何胜虎张晶...
    4132-4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既往研究发现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促甲状腺激素(TSH)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然而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HR)与ACS发病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绝经期女性MHR、TSH与ACS发病是否存在关联仍不明确.目的 探讨MHR、TSH对绝经期女性ACS患者发病的预测价值,并研究上述指标与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20-2021 年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诊治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 325 例绝经期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静脉血检测单核细胞计数、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SH等.以双平面Simpson法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观察冠状动脉病变情况.采用Gensini评分标准统一衡量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符合ACS诊断标准的患者为ACS组(n=184),非ACS者为对照组(n=141).同时依据Gensini评分三分位数将ACS组进行分组:≤36.5 分为低危亚组(n=59),36.6~66.5 分为中危亚组(n=64),>66.5 分为高危亚组(n=61).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ACS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SH、MHR及联合检测对ACS的诊断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TSH、MHR及联合检测指标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结果示,ACS组BMI、吸烟比例、高血压、糖尿病、LDL-C、单核细胞计数、TSH、MHR高于对照组,LVEF、HDL-C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吸烟、高血压、BMI≥24.0 kg/m2、LDL-C≥3.30 mmol/L、TSH≥2.1 mU/L、MHR≥0.25 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危险因素,HDL-C≥1.2 mmol/L为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MHR、TSH及联合预测指标诊断绝经期女性ACS的AUC分别为0.777(95%CI=0.725~0.830,P<0.001)、0.747(95%CI=0.694~0.800,P<0.001)、0.810(95%CI=0.764~0.857,P<0.001).中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均高于低危亚组,高危亚组MHR、TSH高于中危亚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ACS组患者MHR(rs=0.497,P<0.01)、TSH(rs=0.498,P<0.01)及联合预测指标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s=0.600,P<0.001).结论 TSH及MHR升高是绝经期女性发生ACS的独立危险因素,两指标及联合对病情预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对绝经期女性ACS的早期识别及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绝经期单核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促甲状腺激素风险评估

    非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肌肉量减少危险因素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研究

    张冰青胡馨云欧阳煜钦向心月...
    4139-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肌肉量减少能增加 2 型糖尿病(T2DM)患者高血糖及肌少症发生风险,中国成人T2DM以非肥胖者为主,这些患者较肥胖者更容易伴发肌肉量减少.目的 建立个体化预测非肥胖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取 2018 年 1 月—2023 年 9 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非肥胖T2DM患者 905 例为研究对象,以简单随机抽样法按 7∶3 比例分为训练集(633 例)和验证集(272 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训练集肌肉量减少风险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校准曲线及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非肥胖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的患病率为 42.3%(383/905).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龄(OR=1.039,95%CI=1.010~1.070,P=0.009)、男 性(OR=3.425,95%CI=2.133~5.499,P<0.001)、BMI<23.5 kg/m2(OR=19.678,95%CI=11.319~34.210,P<0.001)、糖化血红蛋白升高(OR=1.196,95%CI=1.081~1.323,P<0.001)、内脏脂肪面积增加(OR=1.021,95%CI=1.010~1.032,P<0.001)是非肥胖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肌肉量减少发生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25(95%CI=0.793~0.856,P<0.001)和0.806(95%CI=0.753~0.859,P<0.00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拟合度较好(训练集:χ2=11.822,P=0.159;验证集:χ2=8.189,P=0.415).Bootstrap法绘制模型校准图显示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贴合良好.DCA曲线显示当患者阈值概率为0.06~0.94时,使用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T2DM患者发生肌肉量减少的发生风险更有益.结论 增龄、男性、BMI<23.5 kg/m2、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内脏脂肪面积增加是非肥胖T2DM患者肌肉量减少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个体化预测非肥胖T2DM患者伴发肌肉量减少风险,便于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利于制订个体化干预措施.

    糖尿病,2型非肥胖肌肉量减少列线图危险因素

    早期主动脉硬化风险筛查模型的构建及验证研究

    周镇森黄岩程思为张小玉...
    4147-4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在心血管风险评估领域,主动脉僵硬度被认为是关键的预测指标,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被认为是无创评估主动脉硬化风险的金标准.由于技术难度等挑战,我国cfPWV检测尚未广泛开展.目的 本研究旨在开发并验证一种基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早期主动脉硬化风险筛查模型,以期替代cfPWV复杂的测量过程,减少对传统测量方法的依赖.方法 选取 2023 年 5-11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招募的 878 名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8∶2 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分为建模组(n=703)和验证组(n=175).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cfPWV.依据cfPWV检查结果和相关指南,将建模组受试者分为无主动脉硬化风险(n=503)和有主动脉硬化风险(n=200).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筛选变量,建立列线图评估模型.绘制模型预测主动脉硬化发生风险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以ROC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检验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的AUC,采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临床实用性,并采用Bootstrap法重复采样 1 000 次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结果 建模组有主动脉硬化风险者年龄、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尿素、空腹血糖(FB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红蛋白(Hb)、饮酒、血脂异常、糖尿病比例高于无主动脉硬化风险者,肾小球滤过率(GFR)、血小板计数(PLT)低于无主动脉硬化风险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12,95%CI=1.082~1.143)、MAP(OR=1.146,95%CI=1.107~1.188)、Hb(OR=1.026,95%CI=1.004~1.049)和FBG(OR=1.353,95%CI=1.076~1.701)是主动脉硬化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年龄、MAP、Hb、FBG)构建预测模型Ⅰ,同时分别纳入吸烟、性别、血脂异常构建模型Ⅱ、模型Ⅲ、模型Ⅳ,绘制模型Ⅰ~模型Ⅳ的ROC曲线,模型Ⅰ~模型Ⅳ的AUC分别为 0.941(95%CI=0.923~0.964,P<0.05)、0.941(95%CI=0.922~0.962,P<0.05)、0.941(95%CI=0.922~0.963,P<0.05)、0.939(95%CI=0.919~0.962,P<0.05);Delong检验结果示,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Ⅲ、模型Ⅳ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以年龄、MAP、FBG、Hb为预测因子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模型训练集的AUC为 0.941(95%CI=0.920~0.962),灵敏度为 0.832,特异度为 0.917.验证集的AUC为0.961(95%CI=0.914~1.000),灵敏度为 0.872,特异度为 0.964.DCA结果显示使用主动脉硬化早期筛查模型可以使受试者在临床中获益.结论 本研究基于年龄、MAP、Hb和FBG 4个简易指标,建立了早期主动脉硬化风险筛查模型,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早期血管功能筛查的方法.

    动脉硬化主动脉僵硬度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预测模型早期筛查

    基于i-PARIHS框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益处发现促进方案实施的障碍及促进因素研究

    李永琦陈静刘玲玲杨婕...
    4155-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提高益处发现水平有助于缓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高发的负性情绪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因此课题组前期基于PERMA心盛模型构建了MHD患者益处发现促进方案,亟待临床应用.目的 探讨MHD患者益处发现促进方案实施的障碍及促进因素,为MHD患者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3-5 月选择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透室的 12 名医护人员和 9 例M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基于i-PARIHS框架,从变革、变革接受者和组织环境三个层面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并制订障碍因素对策.结果 影响本方案应用的障碍因素在变革层面包括方案内容具体性欠佳、专业性较强、具有文化差异等,接受者层面包括团队认知差异、医护人员缺乏心理干预培训、患者参与积极性不高、接受程度不一致等,组织环境层面包括病区缺乏相关激励机制、合适的干预场所等;促进方案实施的因素在变革方面包括干预措施来源于高质量研究、方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接受者方面包括病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团队成员的积极配合等,组织环境方面包括病区具有一定的心理干预基础、变革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等.结论 MHD患者益处发现促进方案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需要全面分析障碍因素和促进因素,并采取具体的行动策略促进方案落地,使其有序高效地在临床中实施应用.

    透析益处发现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框架障碍因素促进因素半结构式访谈质性研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地区心房颤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张强唐闽邝雅杰刘丹...
    4162-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治疗费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国内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人群中的房颤患病率有很大差异,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区对于房颤的患病率无较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目的 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地区房颤的患病率、相关的危因素、规范化的治疗状况,为本地区房颤预防、管理、治疗提供可靠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横断面年龄比例 1∶10 分层随机抽样调查 2021 年 5 月—2023 年 6 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地区 18 个农牧团场及市区 18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63 079人.采用问卷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房颤流行病学、知晓率及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房颤组(n=737)与非房颤组(n=62 342).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房颤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地区居民63 079人,平均年龄(54.9±15.3)岁.筛查出房颤患者737人,患病率为1.17%,根据年龄校正后患病率为1.12%.筛查人群中房颤知晓率仅为 1.62%(1 021/63 079),其中确诊房颤人群中房颤知晓率 52.78%(389/737).18~39 岁、40~49 岁、50~59 岁、60~69 岁、70~79 岁、≥80 岁房颤患病率分别为 0.05%(5/9 964)、0.32%(29/9 076)、0.62%(135/21 686)、1.28%(151/11 810)、3.05%(207/6 776)、5.57%(210/3 767);男性和女性房颤患病率分别为1.60%(441/27 591)、0.83%(296/35 488);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其他民族房颤患病率分别为 1.20%(720/60 014)、0.70%(7/1 007)、0.62%(7/1 130)、1.67%(2/120)、1.41%(1/171);城市区域及农牧团场区域房颤患病率分别为 0.79%(350/44 504)、2.08%(387/18 575).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年龄、性别、年龄段分布、居住区域、受教育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吸烟、饮酒、高血压、冠心病、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心脏瓣膜病、慢性肺部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外周血管疾病、肿瘤比例高于非房颤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饮酒、高血压、心脏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异常、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肿瘤为房颤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新发现房颤85例(11.53%)、阵发性房颤257例(34.87%)、持续性房颤178例(21.16%)、永久性房颤217例(29.44%);口服抗凝药物360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或一站式治疗 23 例,本地区房颤治疗率 51.96%.房颤患者中规范化治疗、未规范化治疗和未治疗分别为 360 例(48.85%)、21 例(2.85%)、356 例(48.30%),新发现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的规划化治疗率分别为 11.11%、28.89%、24.72%、35.28%,不同类型房颤规划化治疗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18,P=0.004).结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地区房颤患病率基本持平于全国水平,危险因素与国内外研究相近,但人群中房颤知晓率、及房颤规范化治疗率明显偏低,情况不容乐观.

    心房颤动流行病学研究患病率石河子地区横断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