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知悉程度与使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研究

    贾丽燕赵能江闫冰张智海...
    58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基层医师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实践指南是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工具,了解基层医师对指南的知悉程度与使用现状,可为基层指南推广与培训、提高基层医疗质量提供新思路.目的 调查、了解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的知悉程度与参考使用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09-22-10-29,通过线上调查方式向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基层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发放电子问卷,并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扩散至更多医师.问卷包括 3 部分:基本信息、医师使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现状与需求、医师对糖尿病指南认知现状与需求调查.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知悉程度与使用现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基层医师填写的有效问卷 382 份.35.34%(135/382)的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28.80%(110/382)的医师经常参考使用糖尿病中医类指南.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专业方向、所在科室、每周诊疗糖尿病患者数量、对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疗效评价、医师所在单位是否可以购买指南推荐的中药饮片或中成药、对指南知悉程度的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指南参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知悉程度的影响因素为对中医药疗效评价为"非常有效"(OR=5.783,95%CI=1.283~26.102),医师所在单位可以购买指南推荐的中药饮片或中成药(OR=2.399,95%CI=1.548~3.717),既往接受过糖尿病防治指南的专题培训(OR=1.751,95%CI=1.149~2.667)3 个因素;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参考情况的影响因素为医师对指南的知悉程度[非常或比较熟悉(OR=15.721,95%CI=7.584~32.557)、一般熟悉(OR=5.392,95%CI=2.841~10.237)],工作年限≤5年(OR=14.083,95%CI=1.390~142.594),不同专业[中医专业(OR=6.869,95%CI=1.483~31.849)、中西医结合专业(OR=6.613,95%CI=1.551~28.219)],不同地理区域[东北部(OR=2.962,95%CI=1.064~8.240)、东南部(OR=2.686,95%CI=1.004~7.178)]4 个因素.结论 基层医师对糖尿病中医类指南的知悉程度和参考使用情况尚需提高.对指南的知悉程度、工作年限、专业方向、地理区域是影响医师参考使用指南的重要因素.今后应加强对基层医师的培训力度,尤其是对西北部和西南部地区、具有中医专业背景的基层医师应加强中医防治糖尿病相关指南的培训.

    糖尿病中医药疗法指南基层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多重用药管理规范

    曾森祥杨锐邓勋杨睿涛...
    597-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2 型糖尿病(T2DM)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持续的高血糖易损伤全身血管,影响心、肾、眼和神经等器官组织,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T2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此类患者需要进行降糖、调脂、降压、抗血小板和降低尿蛋白等综合治疗.多重用药对合并多种并发症的老年人有较好的疾病控制作用,但如果应用不合理、不科学,也会带来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等问题.本文针对老年T2DM合并ASCVD患者多重用药管理进行分析,重点阐述降糖药、降压药、调脂药和抗血小板药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注意事项,保证药物使用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规范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糖尿病,2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多重用药合理用药管理

    基于德尔菲法初步编制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能力自评量表

    冯郑文陈小垒李卉朱宸立...
    604-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患者用药安全已成为世界关注的医疗卫生问题,患者对于促进自身用药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初步编制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能力自评量表,为评估及促进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能力提供客观标准.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化访谈法拟定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能力量表初始条目.根据研究目的,采用德尔菲法对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浙江、内蒙古的 28 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请专家对量表各维度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进行评分,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对条目重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评分.2021-09-30-10-12 进行第一轮专家咨询,2021-11-05-15 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最后通过专家小组会议讨论确定最终条目.计算问卷回收率,以此反映专家积极性;采用权威系数衡量咨询结果的权威程度;采用变异系数及协调系数Kendall's W评价专家意见协调程度;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的算术均数≥3.5 分且变异系数<0.25 作为条目筛选的初步参考,同时结合专家意见,经研究小组成员和专家小组会议充分讨论后确定条目调整结果.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均发出28份问卷,回收问卷 28 份,专家积极系数均为 100%.两轮咨询专家权威系数为 0.877.第二轮条目重要性和可行性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Kendall's W相较第一轮均有所提高.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各条目重要性评分为 3.964~4.964 分,变异系数为 0.038~0.211;可行性评分为 3.964~4.821 分,变异系数为 0.081~0.265.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各条目的重要性评分为 4.321~5.000 分,变异系数为 0~0.168;可行性评分为 4.036~4.893 分,变异系数为 0.064~0.186.两轮专家咨询及专家小组会议后最终确定了包括用药知识、用药信念、参与用药决策、用药自我管理 4 个维度、33 个条目的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能力自评量表.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包含用药知识、用药信念、参与用药决策、用药自我管理 4 个维度、33 个条目的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能力自评量表,该自评量表能够对门诊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能力进行评估,为制订相应措施以促进患者参与用药过程、提高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慢性病病人参与用药安全自我评价德尔菲技术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用药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的汉化及其在老年多重用药患者中的信效度研究

    许惠靖吴善玉蒋佳玮吴元虹...
    612-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老年多重用药人群数量庞大,用药形势严峻,为保证用药患者生命长度与质量最大化,亟需使用特异性测评工具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患者用药后的益处及风险.目的 汉化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用药相关生活质量量表(PROMPT-QoL),并评价该量表在老年多重用药患者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征得原作者的授权,采用Brislin的双人直译-回译法、文化调适、认知性访谈,形成中文版PROMPT-QoL施测稿.于 2022 年 6-8 月便利选取延吉市公园街道、北山街道及河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延吉市医院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健康体检、取药的老年多重用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条目-维度相关分析法和决断值法进行项目分析;采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全体一致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UA)和平均S-CVI(S-CVI/Ave)评价量表的内容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和验证性因子分析(CFA)检验结构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数)和折半信度检验量表的信度.结果 共调查 590 例患者,回收有效资料 564 份,有效回收率为 95.8%.其中 234 份资料应用于第一阶段的项目分析和EFA,330份资料应用于第二阶段的CFA.各条目得分与各维度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504~0.915(P<0.01),各条目决断值(CR值)均>3.0(P<0.05);I-CVI为 0.89~1.00,S-CVI/UA为 0.91>0.80,S-CVI/Ave为0.99>0.90;EFA共提取 8 个公因子,与源问卷结构基本相符,其中条目G34 在所属公因子上的载荷量<0.40,故删除条目G34;对剩余 41 个条目进行CFA,χ2/df=2.160,拟合优度指数(GFI)=0.791,规范拟合指数(NFI)=0.848,增值拟合指数(IFI)=0.912,比较拟合指数(CFI)=0.911,非标准拟合指数(TLI)=0.902,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 0.059;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 0.839,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 0.823~0.955(P<0.01);各维度的折半信度为0.815~0.957(P<0.01).结论 经汉化和文化调适后的中文版PROMPT-QoL信效度良好,可应用于我国老年多重用药患者的用药相关生活质量水平的评估.

    多重用药患者报告结局评价用药相关生活质量患者报告结局用药相关生活质量量表老年人信度效度

    睡眠时间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Meta分析

    刘培培赵镇雪赵春善
    62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失智老人迅速增加成为日益突出的难题.睡眠是人体的基本需要,睡眠问题成为危害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适度的睡眠时间对于大脑废物的清除、突触的可塑性以及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但当前老年人睡眠问题尚未引起广泛重视,老年人睡眠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 探讨睡眠时间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有关睡眠时间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 2023 年 6 月.由 2 位研究者独立提取文献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Stata 16.0 软件中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进行剂量反应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58 342例研究对象,暴露人数9 88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相关(RR=1.32,95%CI=1.17~1.48,P<0.05).亚组分析结果表明,睡眠时间≤6 h/d者老年痴呆发病风险增加 19.2%(RR=1.19,95%CI=1.07~1.33,P<0.05);睡眠时间≥8 h/d者老年痴呆发病风险增加 55.0%(RR=1.55,95%CI=1.32~1.82,P<0.05).剂量反应Meta分析结果表明,睡眠时间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呈U型非线性关系(P<0.001).参照 7 h/d睡眠时间,各时间点的发病风险分别为 5 h/d:RR=1.024,95%CI=0.928~1.130;5.5 h/d:RR=1.036,95%CI=0.938~1.143;6 h/d:RR=1.034,95%CI=0.952~1.124;6.5 h/d:RR=1.015,95%CI=0.973~1.059;7.5 h/d:RR=1.014,95%CI=0.993~1.035;8 h/d:RR=1.056,95%CI=1.023~1.091;8.5 h/d:RR=1.124,95%CI=1.062~1.190;9 h/d:RR=1.212,95%CI=1.098~1.338;9.5 h/d:RR=1.316,95%CI=1.133~1.528;10 h/d:RR=1.431,95%CI=1.169~1.752.结论 睡眠时间与老年痴呆发病风险间具有U型非线性的剂量反应关系,每日睡眠时间≥8 h时,会加大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

    痴呆睡眠时间老年人Meta分析剂量反应前瞻性研究

    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方仪德胡浩许金海丁兴...
    628-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近年出现较多特色手法治疗肩周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但缺乏新的关于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亚组分析了解包含"摇法"的手法是否较未包含"摇法"的手法效果更优.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Medline、中国知网(包括中国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有关手法治疗肩周炎有效性和安全性的RCT,试验组干预措施为手法,对照组干预措施为非药物疗法,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3-03-01.由 2 名研究人员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 12 篇文献,893 例肩周炎患者,其中试验组 451 例,对照组 442 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手法治疗改善VAS程度优于物理治疗、针灸治疗、常 规 治 疗(SMD=1.09,95%CI=0.81~1.37,P<0.000 01;SMD=1.05,95%CI=0.31~1.79,P=0.006;SMD=0.96,95%CI=0.67~1.26,P<0.000 01);手法对照物理治疗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含"摇法"手法与未含"摇法"手法的效果差异显著(Z=4.39,P=0.04).Constant-Murley(C-M)评分:手法治疗改善C-M评分程度优于物理治疗组(MD=2.79,95%CI=2.27~3.32,P<0.000 01).关节活动度:手法治疗改善被动前屈、被动外展、被动外旋程度优于物理治疗(SMD=1.40,95%CI=0.10~2.70,P=0.03;SMD=1.45,95%CI=0.18~2.71,P=0.02;SMD=1.77,95%CI=0.18~3.36,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被动前屈和被动外展方面,含"摇法"手法与未含"摇法"手法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Z=7.34,P=0.007;Z=2.25,P=0.03).总体有效率:手法治疗总体有效率高于物理治疗(RR=1.16,95%CI=1.02~1.32,P=0.03);手法治疗和针灸治疗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00~1.54,P=0.05).治愈率:手法治疗治愈率优于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RR=3.71,95%CI=1.29~10.67,P=0.01;RR=1.79,95%CI=1.09~2.94,P=0.02).Egger's检验和Begger's检验提示无显著的发表偏倚(P=0.66、0.66).手法操作导致的骨折、其他创伤等案例在纳入研究中均未见报道.结论 现有文献证据表明手法治疗能有效降低肩周炎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度、总体有效率、治愈率,含有"摇法"的手法在VAS改善、被动前屈、被动外展方面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总体手法安全性较高,但仍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证实.

    肩周炎滑囊炎手法摇法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医学中的全科医学——从《柳叶刀》200年历史看现代医学中的全科医学发展(四):斯塔菲尔德的初级保健证据

    杨辉
    前插2-前插6页

    全科医学发展基本健康服务初级保健斯塔菲尔德TheLancet

    国际全科前沿——美国初级保健工作中有关远程医疗的经验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