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预测研究

    邹琼吴曦张杨万毅...
    961-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早期发现DN对预防相关疾病非常重要.目前大多研究基于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数据需满足其所要求的前提假设条件.近年来已无法很好满足其在DN预测领域的需求,有必要尝试开展机器学习等新方法在DN预测领域的应用.目的 利用LASSO回归和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构建DN预测模型.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 2023年 4-8 月,数据来源于公开的伊朗 133 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数据.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ASSO回归筛选变量.以是否患DN为因变量,分别用 8∶2 和 7∶3 的比例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SSA-BP神经网络进行建模与分析,并与经典的机器学习模型对比预测性能以分析较优的DN模型.基于准确率、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F1-score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指标进行模型评价.结果 剔除 9 例 1 型糖尿病患者,本研究纳入的有效样本量为12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其中73例(58.9%)被诊断为DN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糖尿病持续时间、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T2DM患者DN危险因素(P<0.05).训练集∶测试集=8∶2时,训练集(n=100)中有 59 例DN患者,测试集(n=24)含有 14 例DN患者.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糖尿病持续时间、HbA1c、LDL和SBP共 5 个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LR)、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 83.33%、79.17%、79.17%、87.50%、95.83%.F1-score分别为0.846 2、0.800 0、0.800 0、0.888 9、0.960 0.训练集∶测试集=7∶3 时,训练集(n=88)中有 52 例DN患者,测试集(n=36)含有 21 例DN患者.LASSO回归筛选出年龄、BMI、糖尿病持续时间、LDL、HDL、SBP和DBP这 7 个影响因素.LR、KNN、SVM、BP神经网络、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的准确率分别为 86.11%、86.11%、86.11%、72.22%、91.67%.F1-score分别为0.871 8、0.871 8、0.864 9、0.705 9、0.909 1.结论 LR、KNN和SVM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7∶3 时性能较好,BP神经网络和SSA-BP神经网络模型在训练集∶测试集=8∶2 时性能较好.相较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机器学习模型,SSA-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性能更佳,可及时准确识别T2DM DN患者,实现DN的早发现和早治疗,从而预防并减缓对其身体带来的危害.

    糖尿病,2型糖尿病肾病神经网络,计算机预测模型

    初诊超高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硼替佐米基础方案治疗的生存预后分析

    赵凤仪李新詹晓凯张佳佳...
    971-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超高龄老年MM患者是一类特殊群体,其治疗决策和一般评价缺乏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在衰弱评估方面也有一定争议.目的 分析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初诊超高龄MM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评价超高龄MM患者一般状况的最佳评估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3 年 11 月—2023 年 1 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收治的 29 例初诊超高龄MM患者病例资料,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案系统进行生存随访,随访截至 2023-04-01,本研究结局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药治疗组(n=18)和三药治疗组(n=1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采用老年评分系统(GA)评分、英国骨髓瘤研究联盟风险状况(MRP)评分和梅奥(Mayo)评分评估患者的衰弱状态,并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M患者OS和PFS的生存曲线,不同影响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MM患者OS和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中位PFS为8.70(1.90~43.87)个月,中位OS为17.23(2.00~72.83)个月.至末次随访,共21例(72.41%)患者出现疾病进展(PD)或复发,12 例(41.38%)患者死亡;一线治疗客观缓解率(ORR)为 82.76%(24/29),部分缓解(PR)率为51.72%(15/29),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为24.14%(7/29),完全缓解(CR)率为6.90%(2/29).两组初诊超高龄MM患者CR率、VGPR率、PR率、OR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P衰弱(HR=0.213,95%CI=0.049~0.924,P=0.039)、血清校正钙升高(HR=0.153,95%CI=0.041~0.570,P=0.005)和维持治疗(HR=4.301,95%CI=1.219~15.169,P=0.023)是初诊超高龄MM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维持治疗(HR=4.372,95%CI=1.049~18.221,P=0.043)是初诊超高龄MM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含硼替佐米两药或三药治疗方案对初诊超高龄MM疗效和预后影响无明显差异,血清校正钙升高和维持治疗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MRP评分可用于评估初诊超高龄MM患者预后.

    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预后衰弱老年人,80以上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彭逸伦李杨王晓桃
    978-984,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但目前关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和M2 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M2 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 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 月—2022年 4 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48 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血液内科骨髓移植健康供者)30 名为对照组.取 2 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2 巨噬细胞比例.采用细胞传代培养RPMI8226 细胞,通过佛波酯分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THP-1 为巨噬细胞.根据实验需要将瘤细胞培养并采用siRNA转染沉默磷酸酶基因(PTEN)分成 3 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收集以上 3 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加入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后分为 4 组:M0 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的AKT、p-AKT、PI3K-p85、p-PI3K-p85 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 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上清液共培养的M0 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M2 巨噬细胞中特异性抗体CD163、CD206、F4/80 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上清液共培养的M0 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M2 巨噬细胞特异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白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试验组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0.855,P<0.001).siRNA-PTEN实验组中p-AKT/AKT、p-PI3K-p85/PI3K-p85 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siRNA对照组(P<0.05).siRNA-PTEN实验组中MMP2、MMP9 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siRNA对照组(P<0.05).siRNA-PTEN上清液组M2 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163+F4/80、CD206+F4/80 表达水平高于瘤细胞上清液组和siRNA上清液组(P<0.05).siRNA-PTEN上清液组M2 巨噬细胞特异标志物ARG-1、IL-10 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瘤细胞上清液组和siRNA上清液组(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M2 巨噬细胞表达上调,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 巨噬细胞极化,调控骨髓瘤细胞微环境.

    多发性骨髓瘤巨噬细胞信号传导肿瘤微环境生物标记,肿瘤细胞极化发病机制

    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于海搏张天宇李新张佳佳...
    985-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疗法已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最常见的靶点为B细胞成熟抗原(BCMA).单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缺点是会导致疾病抵抗和复发,可能与抗原逃逸有关.为此,改进开发了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此方面尚缺乏系统的临床分析.目的 对RRMM患者应用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 7 个数据库中有关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单组率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02-06.由 2 名研究人员使用自制的数据表单来提取收集数据,并采用非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评价指标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 Studi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200例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双靶点CAR-T细胞疗法根据不同靶点可分为4类:BCMA+CD19、BCMA+CD38,BCMA+跨膜剂与钙调节亲环素配体的相互作用者(TACI)、BCMA+人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家族成员 7(CS1),其中BCMA+CD19 靶点的研究较多.根据输注形式不同CAR-T细胞疗法可分为 4 类:双特异性CAR-T细胞、联合或序贯输注两种不同CAR-T细胞、双顺反子结构、共转导.Meta分析显示,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RRMM的总缓解率(ORR)为90.0%(95%CI=0.849~0.943),完全缓解率(CRR)为54.6%(95%CI=0.416~0.673),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为75.6%(95%CI=0.489~0.952),髓外病变(EMD)总缓解率为55.1%(95%CI=0.234~0.851),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为29.7%(95%CI=0.141~0.454),最后一次随访时的生存率为75.6%(95%CI=0.554~0.915),3~4 级细胞释放因子综合征(CRS)发生率为 16.4%(95%CI=0.094~0.245),神经毒性(ICANS)发生率为 4.0%(95%CI=0~0.120).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定.Egger's检验结果显示,ORR(P=0.03)及EMD总缓解率(P=0.02)提示存在一定的偏倚风险;CRR(P=0.53)、MRD阴性率(P=0.79)、最后一次随访时的复发率(P=0.71)、生存率(P=0.98)、3~4 级CRS发生率(P=0.90)、ICANS发生率(P=0.30)提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 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治疗RRMM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未来需要多中心、大样本、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双靶点CAR-T细胞免疫疗法Meta分析

    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秦元肖凌勇杨欢张馨予...
    995-1000,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中医针刺已被广泛用于膝骨关节炎(KOA)治疗且疗效突出,但缺乏公认、统一的结局指标,无法使研究结果转化为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构建针刺治疗KOA的核心结局指标集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为临床研究提供更高质量循证依据.目的 通过分析目前针刺治疗KOA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的使用现状,为针刺治疗KOA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有关针刺方法治疗KOA的临床RCT,检索时间为2003-2022年.由2名研究者筛查文献,提取文献特征,并分析针灸治疗KOA的RCT指标域、测量工具、测量时点.结果 共纳入131篇文献,样本量22 726例,共使用 89 个结局指标,将结局指标进行分类:症状体征类 40 项(44.9%)、理化检查类 22 项(24.7%)、生活质量类 5 项(5.6%)、心理状态指标 5 项(5.6%)、满意度评价 3 项(3.4%)、安全性指标 2 项(2.2%)、其他指标 12项(13.5%).131 篇文献中,共包含 23 个测量时间点,研究时间跨度为治疗后 1 h~3 年;106 篇(80.9%)文献使用了"临床疗效"作为结局指标;23 篇(17.6%)文献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及不良事件报告.结论 针刺治疗KOARCT结局指标存在使用差异大、不分主次结局、指标组合随意性高、复合指标使用欠规范、安全性指标使用欠缺、结局指标测量时间点欠规范、远期预后评价不足、没有体现针刺的中医药干预治疗特色等问题.之后相关研究应结合中医药辨证论治特色,选用科学合理的结局指标来评价针刺治疗KOA的疗效,并且亟须建立中医药治疗KOA的核心指标集,构建规范公认的中医药核心指标集.

    骨关节炎,膝针刺随机对照试验结局指标核心指标集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出院后患者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的评价研究

    王明航韩伟红毕丽婵杨江...
    1001-1007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在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症状不典型,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常预后不良.目的 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老年CAP出院(1 周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疗效满意度情况.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临床研究.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胸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市中医院、郑州人民医院 5 家医院呼吸科 2018 年 4 月—2020 年 1月病房收治的老年CAP出院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央随机入组模式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经中医辨证后给予相应中药颗粒剂进行治疗,气虚痰湿证给予补肺健脾化痰方,气阴虚痰热证给予益气养阴清肺方.对照组则给予与中药颗粒外观、重量、颜色、气味基本一致的安慰剂.治疗疗程为 2 个月,随访至治疗开始后 6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 1 个月、治疗 2 个月、随访 3 个月、随访 6 个月的生存质量[采用中文版生存质量评分量表(SF-36)评价]和疗效满意度[采用肺炎患者疗效满意度问卷(ESQ-CAP)评价].结果 纳入 120 例患者中,脱落 8 例,最终纳入符合方案集的病例 112 例,其中试验组 54 例、对照组 58 例.治疗前两组性别、年龄、出院后时间、中医辨证分型、CUBR-65 评分、基础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别对SF-36 生理机能领域评分(F组间=5.057,P组间=0.027)、一般健康状况领域评分(F组间=7.286,P组间=0.008)、情感职能领域评分(F组间=6.858,P组间=0.010)主效应显著.组间比较:治疗 2 个月、随访 3 个月、随访 6 个月,试验组SF-36 生理机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1、2 个月和随访 3、6 个月,试验组SF-36 一般健康状况领域、情感职能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 3、6 个月,试验组SF-36 精神健康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别对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F组间=16.218,P组间<0.001)、方便领域评分(F组间=25.013,P组间<0.001)及ESQ-CAP总分(F组间= 13.843,P组间<0.001)主效应显著.治疗 2 个月和随访 3、6 个月,试验组ESQ-CAP日常生活与能力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个月和随访3、6个月,试验组ESQ-CAP方便领域评分及ESQ-CAP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 3 个月,试验组ESQ-CAP总体疗效领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方案对于老年CAP出院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疗效满意度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辨证治疗方案生存质量疗效满意度

    基于CiteSpace的非稳态负荷相关研究热点及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丁礼雪李玉红张玉东
    1008-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非稳态负荷是衡量机体慢性应激的多系统生理指标,反映了慢性应激暴露对身体的累积生理负担,对慢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非稳态负荷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相关研究发展较慢.回顾非稳态负荷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了解该领域发展趋势及热点,有助于促进我国非稳态负荷研究领域的创新发展.目的 通过分析近年来发表的非稳态负荷的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科学引文索引扩展(SCIE)数据库中检索从建库至 2022-12-01 以非稳态负荷为主题的文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 和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发文量、国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的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509 篇文献,年发文量呈缓慢增长趋势,美国是发文量(315 篇)和中介中心性(0.65)均位居第一的国家.发文量排名前 3 位的作者是加拿大的JUSTER(23 篇)、美国的SEEMAN(16 篇)和美国的KARLAMANGLA(12 篇).发文量排名前 3 位的机构分别是位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39 篇)、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大学(21 篇)和美国的密歇根大学(20 篇).高频关键词包括非稳态负荷、应激、健康、社会经济地位、累积生物风险,关键词突现分析中突现程度最高的关键词是血压(突现强度为 5.8).结论 非稳态负荷的研究正逐渐成为新的学术热点,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非稳态负荷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健康结局的关联,干预研究极少.我国在该领域仍需进一步探索,未来研究可考虑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非稳态负荷测量方法并形成规范以及开展相关干预性研究,促进人类健康.

    非稳态负荷应激,心理学慢性应激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脑科学视角下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障碍的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

    任静李筱永梁恒瑜赵依凡...
    1015-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脑科学研究战略的背景下,作为输入型脑机接口技术的经颅磁刺激技术,能够通过无创方式改善精神障碍患者的病理状态.但新技术引发的新风险被忽视,患者大脑神经数据呈现出的隐私存在泄露风险,医师忽略患者性格改变风险的告知以及经颅磁刺激仪器械超说明书使用的法律问题亟待探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方法,检索并剖析健康权同隐私保护权衡、知情同意原则、数据利用、器械超说明书应用多领域文献,总结归纳经颅磁刺激仪超说明书使用和知情同意纠纷的裁判文书要点,发现应通过阐明健康权兼顾隐私保护、调适医师诊疗权与患者知情同意权、器械可及性和安全性之间的法理阐释和价值平衡,并完善新技术应用中对新风险的充分告知;明确医师及医疗机构应当尊重患者隐私及神经数据安全保障义务,扩充风险告知范围,明确性格改变风险,禁止器械超范围使用并设立风险分析及动态监测不良反应报告机制.

    经颅磁刺激治疗学脑机接口脑隐私法律责任知情同意器械超说明书

    国际全科前沿——什么时候减药比继续开药更好?

    前插1页

    医学中的全科医学——从《柳叶刀》200年历史看现代医学中的全科医学发展(六):麦金托什医生的全科医学研究观

    杨辉
    前插2-前插3页

    全科医学初级卫生保健全科医学研究统计学方法詹姆斯·麦金托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