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全科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全科医学
中国全科医学

梁万年

旬刊

1007-9572

zgqkyx@126.com

010-63052088;83525550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广义街5号广益大厦A座907

中国全科医学/Journal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刊号:CN13-1222/R,ISSN 1007-9572)。刊物的宗旨和任务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医疗卫生改革的方针政策;研究探讨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实践的工作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基层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刊物主要面向基层广大医务人员、医学院校广大师生,以及从事全科医学工作的科研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现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研究

    罗小茜陈俊屿贾红红刘丽...
    989-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我国规范孕期保健的参与率上升缓慢,城乡妇幼健康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农村女性自我管理在孕期保健中的主体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目的 调查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现状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分析其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方法 于 2023 年 1-8 月,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黑龙江省绥化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孕期女性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孕妇自我管理量表、简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Dep-5)和孕产妇社会支持量表(MSSS)对其进行调查,统计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现状,比较不同特征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 493 份,回收有效问卷 470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5.33%.参加孕前检查的农村女性为218 例(46.4%),首次产检时间在 12 周及以内的为 388 例(82.6%),产检地点在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为 303 例(64.5%),产检次数符合孕周要求的为 276 例(58.7%),产检项目数符合孕周要求的仅为 103 例(21.9%).孕期保健自我管理得分平均为(70.18±16.42)分,各维度得分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遵医行为维度(79.75%)、日常生活行为管理维度(77.33%)、自我防护行为管理维度(76.73%)和胎儿监护行为管理维度(70.4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距离最近定点产前检查医疗机构距离(B=0.732,95%CI=0.139~1.325)、孕周(B=-1.336,95%CI=-2.119~-0.553)、妊娠期并发症(B=3.776,95%CI=1.532~6.019)、孕期抑郁风险(B=-0.356,95%CI=-0.663~-0.049)和社会支持情况(B=2.635,95%CI=2.508~2.762)是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的参加率和合格率较低,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居住地距离最近定点产前检查医疗机构距离、孕周、妊娠期并发症、孕期抑郁风险和社会支持情况是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各级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应加强对农村孕期女性群体的重视,规范其孕期保健行为,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构建科学适配、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干预模式.

    孕期保健农村女性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韩树奎任义涛马昕宋盼盼...
    996-100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老年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ADRD)患者数量逐年增加,给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带来了沉重的照护压力,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的 分析中国老年人ADRD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探究年龄、时期和队列因素对ADRD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影响,并对 2021 年以后中国老年人群ADRD发病率进行预测,为相关部门制订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 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GBD 2021)中ADRD数据为数据来源,提取 1992-2021 年中国老年人ADRD粗发病率、粗患病率、粗死亡率及粗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率,按照年龄标准化(简称标化)后运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及队列因素对中国老年人ADRD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影响,并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其 2022-2030 年的发病率.结果 1992-2021 年中国老年人群的ADRD标化发病率、标化患病率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AAPC=0.57%,95%CI=0.41%~0.72%;患病率:AAPC=0.64%,95%CI=0.60%~0.68%).其中男性标化发病率增速高于女性(AAPC:0.63%>0.60%),女性标化患病率增长高于男性(AAPC:0.68%>0.66%).1992-2019年的三个区段中国老年人ADRD标化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0.11%、-0.41%、-0.08%),2019-2021 年标化死亡率呈升高趋势(APC=1.96%,95%CI=0.78%~3.15%).年龄效应:60 岁以上男性和女性ADRD的发病、患病风险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男、女性 95 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分别为 60~64岁组的 13.24 倍和 13.53 倍,患病风险是 60~64 岁组的 13.55 倍和 16.05 倍.时期效应:ADRD在男性和女性的发病、患病风险随年份推移而增加,均在 2017-2021 年达到最高.队列效应:男性和女性的ADRD的发病、患病风险在队列效应方面,均随着出生年份的推移而逐步下降.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30 年中国男性与女性ADRD的标化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女性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女性ADRD的标化发病率将从 2021 年的1 267.77/10 万上升至 1 820.80/10 万,增幅约为 43.62%;男性从 2021 年的 920.22/10 万增至 2030 年的 1256.30/10 万,增幅约为 36.52%,男、女性 2022-2030 年的ADRD发病人数也在持续升高,2021-2030 年男、女性发病人数增长幅度分别为 89.74%和 105.06%.结论 中国老年人群ADRD的负担严重且呈现上升趋势,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特别是加强对老年女性人群的防护.

    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疾病负担老年人中国预测

    1990-2021年中国与全球不同性别早发型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及预测研究

    廖星雨田思雨陈敏
    1004-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背景 近年来,结直肠癌(CRC)在低、中等收入国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 50 岁以下的CRC患者,即早发型结直肠癌(EOCRC),发病率持续上升,但目前缺乏相关流行病学趋势分析,可能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对该疾病的精准防控与医疗资源分配.目的 分析 1990-2021 年中国及全球不同性别的EOCRC疾病负担趋势及主要危险因素,预测 2022-2046 年我国及全球不同性别的EOCRC发病、死亡情况.方法 基于 2021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21),收集 1990-2021 年中国和全球 15~49 岁人群CRC数据,采用标化发病率(ASIR)、标化死亡率(ASMR)、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ASDR)分析我国及全球不同性别EOCRC疾病负担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采用Joinpoint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疾病负担变化趋势.使用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BAPC)模型预测 2022-2046 年我国及全球不同性别EOCRC发病及死亡情况.结果 2021 年中国男性EOCRC的ASIR、ASMR和ASDR分别为 13.39/10 万、4.26/10 万、220.59/10 万,女性为 5.75/10 万、1.70/10 万、87.29/10 万;全球男性水平分别为 6.11/10 万、2.29/10 万、115.58/10 万,女性为 4.17/10 万、1.57/10 万、79.49/10 万.我国及全球男性、我国女性ASIR的AAPC分别为 2.09%(95%CI=1.76%~2.43%)、0.73%(95%CI=0.61%~0.84%)、0.31%(95%CI=0.04%~0.59%),均呈上升趋势(P<0.05).我国及全球男性、我国及全球女性ASMR的AAPC分别为-0.28%(95%CI=-0.51%~-0.05%)、-0.54%(95%CI=-0.68%~-0.40%)、-2.22%(95%CI=-2.47%~-1.97%)、-1.25%(95%CI=-1.37%~-1.13%),均呈下降趋势(P<0.05).全球男性、我国及全球女性ASDR的AAPC分别为-0.51%(95%CI=-0.69%~-0.32%)、-2.10%(95%CI=-2.33%~-1.87%)、-1.24%(95%CI=-1.36%~-1.11%),均呈下降趋势(P<0.05).全球女性ASIR趋势波折,AAPC为-0.09%(95%CI=-0.22%~0.04%)(P>0.05),我国男性ASDR趋势呈倒"V"字形,AAPC为-0.20%(95%CI=-0.45%~0.04%)(P>0.05).预测到 2046 年,我国男性ASIR、ASMR为30.29/10万、5.10/10万,女性为8.75/10万、1.46/10万;全球男性为6.36/10万、1.75/10万,女性为3.43/10万、1.18/10万.结论 我国男女EOCRC疾病负担形势严峻且高于全球水平,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可加强对EOCRC性别差异的关注,开展性别精准防控,同时借鉴全球防治经验,为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早发型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危险因素趋势分析

    红外热成像在肺部疾病应用的新进展

    杨佳诺王冠理杨佳夫何嘉豪...
    1012-1016,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外热成像作为一种具备无创性、无辐射性的非接触式临床检测技术,通过检测人体表面温度并重建温度分布图像,可以早期识别多种疾病,并实现早期诊断及干预.本文着重回顾了红外热成像在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医肺疾病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以及肺栓塞早期筛查等肺部疾病领域中的应用及取得的相关研究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功能性成像,核心优势在于"早",不同于疾病过程结构性的改变,疾病早期常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局部炎症等所致局部异常温度分布的功能性改变,借助基于热敏性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及动态监测等.

    肺疾病红外热成像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栓塞检测技术

    代谢组学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马晓萱王荣琦
    1017-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细胞癌(HCC)是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灵敏、便捷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可在HCC诊疗中起关键性作用,而甲胎蛋白(AFP)等传统生物标志物已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肝脏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HCC的发生和发展与代谢密不可分.代谢组学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在HCC的筛查诊断、机制探索、精准治疗、预后判断、疗效评估中具有一定优势.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技术可在HCC患者的组织、血液和尿液中筛查出差异表达的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不仅能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HCC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还可阐明HC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的代谢机制,用于研发治疗HCC的新药物及新靶点.本文将对代谢组学在HCC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HCC生物学诊断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肝细胞癌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诊断治疗

    MetaDTA:一款诊断试验准确性Meta分析在线应用程序

    杨水华姚桂英田晨晏毅龙...
    1023-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MetaDTA是一款对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的在线、交互式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调用R软件中lme4 和shiny程序包实现统计分析并建立交互式用户界面.该应用程序无需用户了解任何有关统计和编程的知识,也无需安装任何专业软件,便于无专业统计知识的用户使用.本文将重点介绍MetaDTA平台诊断试验准确性的量化、结果可视化、交互式功能等,结合实例向用户介绍该应用程序的具体操作方法,旨在帮助相关研究人员完成诊断准确性研究Meta分析、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绘制纳入研究质量评价结果以及进行敏感性分析.

    MetaDTA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Meta分析双变量模型

    国际全科前沿——早期预防肥胖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