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青年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青年研究
中国青年研究

月刊

1002-9931

qnyj@vip.sina.com(学术版),qn_chengcai@sina.com(成才版)

010-68722794

100089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25号

中国青年研究/Journal China Youth Stud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其高水准、新视野、现实感和权威性受到青年读者、学人和青年工作者的喜爱,《中国青年研究》的被转载、摘登量的排名一直名列全国青年与青年研究类期刊前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短音乐唱作:青年的乐缘互动、内容生产与情感调适

    翟珮婷
    87-9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音乐是年轻人娱乐休闲、文化消费和媒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短音乐唱作+社交"的传播模式已成为当代青年参与数字音乐文化传播的新样态.本文采用虚拟民族志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网络田野研究,认为视听传播促进了青年音乐消费方式的升级,"泛创作"的参与式体验满足了当代青年的消费诉求和审美趣味,技术赋能的音乐传播范式是青年短音乐创作的内容生产逻辑.短音乐唱作文化反映了艺术生产方式的变革,作为一种审美调动机制进入青年的日常生活空间,青年应在与时代的互动中提高审美自觉,使短音乐唱作成为主流视听文化传播的优质来源.

    短音乐唱作青年乐缘互动内容生产情感调适

    在下沉中突围:"引才大战"中青年博士反向择业的空间意涵——以W市"紫云英"引才活动为例

    吴宗友丁京
    95-103,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国多地正在兴起"引才大战",相较于大城市人才集聚带来的内卷化,许多青年博士开始选择下沉中小城市"反向择业".通过对W市"紫云英"引才活动的深入考察,基于"空间图景-空间行动-生活空间"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由于中小城市区位条件改善与就业环境的营造、青年博士对职业发展与自身能力的权衡、将社会不确定性风险转化为对未来的确定性预期等因素,共同构成其反向择业的空间动力机制.综合来看,青年博士反向择业并非受"躺平"心态的消极影响,而是一种"在下沉中突围"的理性选择,能够促进区域间高学历人才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优化博士生培养与教育路径的空间分流、凸显青年博士探寻自主成长空间的先锋姿态.

    引才大战青年博士反向择业空间动力

    近10年中国青年研究的现实脉络与热点演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图谱分析

    庄岩刘洋
    104-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借助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使用关键词共现分析、前沿知识图谱分析、文献共被引分析等方法考察近10年来中国青年研究领域的关键话题、前沿演进与引证关系.研究发现,近10年来中国青年研究领域的关键话题主要包括青年价值观、青年国家认同、共青团等;重点研究对象包括大学生、青年女性、农村青年等.我国青年研究的主流话题的持续性与时代性共存,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话题多有增加,理论建构逐步深化.未来的中国青年研究应立足时代发展,创新研究方法,重视理论思维,筑实理论根基,统筹学术资源,构建青年研究领域学术共同体,以推动我国青年研究水平持续提高.

    青年研究青年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无意识"与"有选择":大学生注意力分布样态及机制——基于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分析

    韩丽颖李承秋
    112-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社会注意力的供需主体均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群体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新的显著特征.本研究从大学生日常关注的热点话题入手,结合多轮次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结果,研究探讨大学生注意力分布的样态和机制.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注意力在主观能动和媒介导向的双重互构下,呈现出"无意识"与"有选择"相互交织的现实样态.建议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注意力管理的自主自觉意识,积极关注回应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偏好,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

    大学生注意力分布样态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