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地质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地质通报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通报

中国地质调查局

肖序常

月刊

1671-2552

dzhtb@263.net

010-58584211,58584206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45号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地质通报》编辑部

地质通报/Journal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土资 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地质学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地质调查与地质科技创新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众服务为宗旨,力求全面展示和及时报道地质大调查全新领域——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灾害预警工程、技术发展工程、数字国土,以及相关地质科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成果、新发现、新方法。辟有“专题报告”、“基础地质”、“矿产资源”、“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方法与应用”、“快报”、“学术讨论”、“特稿·专论”、“综述与进展”、“知识经纬”、“动态与信息”、“编读往来”等栏目,内容涉及基础地质、经济地质、海洋地质、能源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地质调查信息、科技政策、科技管理等专业领域。本刊着力突出报道的时效性与动态性,更注重成果的原创性与前瞻性。刊物特色:报道简洁、精练、取材广泛、严谨,信息量大,刊期短。读者对象:从事地质调查、地质科学研究的科研、教学、生产人员,也包括对地质学及其连缘学科感兴趣的广大工程技术、科技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QuantyPES软件在黔西南者相金矿床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与传统软件估算的对比

    邰文星杨成富靳晓野刘建中...
    13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制图软件MapGIS、CAD等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复杂的人工估算和繁重的数据管理过程,导致资源量估算效率较低,而利用QuantyPES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该软件可以把繁杂的传统资源量估算方式转变为系统的软件程序自动化,适用于矿产勘查各阶段的资源量估算与管理.以黔西南者相金矿床为例,介绍与对比QuantyPES软件与传统软件在实际资源量估算方式中的特点,认为QuantyPES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更快的速度及效率,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科学性,还可进行三维地质统计学法资源量估算、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数据可持续利用及共享等.通过研究QuantyPES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先进性,期望该软件在未来地质勘查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资源量估算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QuantyPES软件资源量估算地质块段法三维地质统计学法者相金矿床黔西南

    山东威海市呼雷汤地热水化学、成因与开发潜力

    袁星芳杨明爽王晓翠柳禄湧...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东省储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呼雷汤是省内唯一可自流的温泉,其成因模式不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热资源的有效利用.为查明呼雷汤成因模式,综合运用地面调查、物探、样品分析测试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呼雷汤的形成在区域上受荣成断裂控制,局部受青龙河断裂和汤西断裂控制,其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热源为地热增温,估算补给高程为436~559 m、热储温度为 109~118℃、循环深度为 2159~2368 m.综上所述,呼雷汤的成因模式为:在伟德山山区获得大气降水补给后,沿荣成断裂下渗参与到地下水循环系统中,在径流过程中通过吸收围岩中的热量发生溶滤作用和水-岩相互作用,在地下 2km左右形成温度约 110℃的SO4·Cl-Na型水;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地下热水沿构造裂隙向地表流动,在上涌过程中混入部分地下水,温度降低,最后在青龙河断裂和汤西断裂的交会处、静水压力最小的部位出露成泉.通过地热水开发利用潜力评价分析可知,地热水可用于理疗、洗浴和供暖,每年可供 1840 个床位理疗、46 万人洗浴、908×104 m2 面积供暖.

    呼雷汤水化学特征成因模式开发潜力山东

    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方法研究进展

    冉泽宇贾永锋姜永海史浙明...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污染具有隐蔽性,污染过程缓慢且难以治理,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作为支撑"以防为主"保护理念的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已成为地下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研究热点.介绍了国内外地下水污染源解析方面的主要技术方法,包括同位素法、荧光光谱法、地质统计学法、主成分分析法、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自组织映射技术 6 种常用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在地下水污染识别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动态,总结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性,并就上述方法在地下水污染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地下水污染源解析同位素法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自组织映射技术

    《地质通报》第43卷第2-3期要目预告

    162页

    兴凯湖西部土壤-植物系统中硒含量特征、成因来源及迁移转化主控因素

    梁帅戴慧敏翟富荣郭常来...
    163-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硒及其有机化合物对生物体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特殊的保健功能,开展富硒土壤硒成因来源和迁移转化研究,对富硒土地利用和富硒功能产品研发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基于区域地质特征、土壤数据和植物籽实数据,开展土壤硒空间分布和成因来源研究,运用地统计学、相关性、生物富集系数等方法探讨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主控因素.土壤Se含量为 0.11~0.70 mg/kg,均值为 0.37 mg/kg,含量特征及空间分布主要受成土母质控制;富锦组黑色岩系是形成富硒土壤的物质基础和Se元素的最初来源,后期有利的古气候环境演化促进了黑色岩系的持续风化,为土壤提供了丰富的硒源;植物富集能力BCF水稻/土壤>BCF玉米/土壤,籽实Se平均含量为Se水稻>Se玉米,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揭示,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受土壤矿物组成及土壤环境等因素制约.土壤硒主要来源于富锦组黑色岩系及其风化物,硒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主控因素为粘土矿物的吸附/解析作用;划定天然富硒土地 6550.68 hm2,为富硒土地科学利用和富硒功能产品开发提供地学依据,有效支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疾病预防.

    黑土地迁移转化主控因素环境地质调查工程兴凯湖

    基于InVEST模型的晋北土地利用变化与碳储量研究

    郑吉林蔡艳龙郭晓宇魏小勇...
    17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和碳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可为区域生态系统碳库管理和减排增汇政策制定提供重要科学依据.采用GIS和遥感技术分析了晋北地区 1990 年、2000 年、2013 年和 2019 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InVEST模型计算出晋北地区 1990-2019 年间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主要发生在 2000-2013 年间,转出面积最多的为耕地,转入面积最多的为建设用地和林地.这与该时段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和粗放型经济快速增长有关.研究区 1990 年、2000 年、2013 年和 2019 年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别为 53.50×107 t、53.53×107 t、54.25×107 t和 54.00×107 t,碳平均密度分别为 147.89 t/hm2、147.97 t/hm2、149.95 t/hm2 和 149.27 t/hm2.在总体碳储量中,土壤碳储量占比最大,超过 80%,而林地对研究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的贡献值最大(约 55%).晋北地区应继续坚持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措施,以期能够用高效固碳来代偿建设用地扩张导致的碳损失.

    碳储量碳密度InVEST模型土地利用类型晋北

    基于综合区划的渭河流域自然资源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左旭刚杨涛王立社刘军锋...
    181-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渭河流域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和野外监测体系构建,通过自然资源和环境地理要素确定区划指标,进一步细化自然资源综合区划,为渭河流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将研究区划分为 8 个自然资源亚区(二级区划)和 17 个自然资源地区(三级区划),2000-2020 年,研究区自然资源演替表现在耕地、森林和草原三者之间的转换,总体趋势为耕地资源减少、森林资源增加,其中耕地与草原的相互转化主要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温带矿产—草—耕资源亚区、陇中高原暖温带草、耕资源亚区和陇东黄土高原草原资源地区;草原与森林的相互转化主要位于秦岭北麓森林和水资源地区、陇东黄土高原森林资源地区、六盘山-陇山森林资源地区.流域内自然资源的分布及转换受自然条件制约,但自然因素对自然资源的影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口增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政策调控等人为因素仍是影响自然资源时空动态分异最重要的驱动力.渭河流域自然资源综合区划对自然资源的综合管理、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资源渭河流域综合区划动态演变

    地质大数据资产化管理探索与实践

    杨燕刘荣梅孙涵睿焦守涛...
    191-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质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地质数据是社会经济活动重要的组成要素,具有资产属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质大数据进行资产化管理,是规范地质大数据管理、发挥地质大数据经济价值、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然途径.系统研究了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数据资产组合管理实践和国内企业数据资产化管理取得的成果,分析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数据资产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勾画出地质大数据资产化管理策略,明确了地质大数据资产化管理的对象和主要要素,初步构建了数据价值评估体系,提出了地质大数据资产化管理的方式和加强数据资产产权保护的建议,并介绍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开展的地质大数据资产化管理实践和数据资产登记工作.

    地质数据大数据资产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