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微生物学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中国微生物学会

严延生

月刊

1002-2694

rsghb@fjcdc.com.cn

0591-87552018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津泰路76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Zoonos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全国性科技期刊,是国内医学、兽医学专业人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探讨和交流同类微生物在人畜间感染、发病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的理论;总结和介绍人兽共患病专业的研究成果和防制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什曼原虫K26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用于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效果评价

    丁丹王颖高春花莫筱瑾...
    763-7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克隆并表达分离于我国3种类型的利什曼原虫K26基因,并用其检测我国内脏利什曼病特异性抗体,同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 分别将我国新疆喀什(KS-6株)、四川九寨沟县(SC6株)和新疆伽师县(JIASHI-1株)K26基因进行全基因合成并加入BamH I与Xho I酶切位点,分别将K26基因连接至双酶切的pET32a表达载体,转入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中经1 mmol/L的异丙基-β-D-半乳糖苷(IPTG)进行诱导表达,用组氨酸标签亲和纯化柱(Ni-NTA树脂)纯化重组蛋白.用制备的3种抗原分别作为包被抗原,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原学确诊的内脏利什曼病患者及其它寄生虫病患者和健康者的血清中和抗体,以评价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美国InBios公司rK39试条进行平行检测,比较3种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结果 成功构建利什曼原虫pET32a-K26重组质粒,并在原核细胞中成功表达.以KS-6株、SC6株、JIASHI-1株利什曼原虫重组K26蛋白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试条法检测黑热病患者血清的敏感性分别为 90.00%(99/110)、92.73%(102/110)、90.91%(100/110)和 93.64%(103/110),共检测 45 份其他寄生虫病患者(包括日本血吸虫病、疟疾、细粒棘球蚴病、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均无交叉反应,健康者血清(40份)也无假阳性反应,特异性均为100.00%.KS-6株、SC6株和JIASHI-1株利什曼原虫重组K26蛋白ELISA法和rK39试条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KS-6=0.97,P=0.33;x2 SC6=0.07,P=0.79;x2 JIASH1-1=0.57,P=0.45).3种K26抗原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3,P=0.97).结论 重组K26抗原在内脏利什曼病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内脏利什曼病rK26基因克隆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rK39评价

    2020-2023年山东省涉禽外环境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吴巨龙宋绍霞何玉洁张淑...
    768-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涉禽场所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污染情况,为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0-2023年从山东省16个地市4类涉禽场所采集外环境样本,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A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样本再进行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核酸分型,描述山东省涉禽外环境中禽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率间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2020-2023年,山东省涉禽场所共采集外环境标本6 523份,检出禽流感病毒阳性1 007份,阳性率为15.44%.H5、H7和H9亚型及混合感染均有检出,阳性标本中以H9亚型为主(88.48%).不同地市阳性率差异较大(x2=431.956,P<0.001),其中阳性率最高的地市达28.93%.不同监测场所(x2=304.604,P<0.001)、不同类型样本(x2=109.678,P<0.001)、不同季度(x2=64.963,P<0.00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监测场所以城乡活禽市场阳性检出率(20.12%)最高,样本类型中宰杀或摆放禽肉案板表面擦拭标本阳性检出率(22.56%)高于其他样本,阳性检出率最高峰出现在春季(20.31%).结论 山东省涉禽外环境中普遍存在禽流感病毒污染,H9亚型为主要病原体,H5、H7亚型共流行,存在人感染禽流感的风险,应加强重点季节、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禽流感防控工作.

    禽流感病毒外环境监测山东省

    2014-2018年新疆人感染H7N9禽流感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郜振国马合木提赵俊黄佳...
    774-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18年新疆1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核酸后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获得基因组序列,并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基因组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进化分析、变异位点分析及同源建模.结果 1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H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7.39%~100%,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8.38%~100%;N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介于97.73%~100%,氨基酸同源性介于97.73%~100%,均属于长江三角洲谱系和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属于2个亚分支,与A/Hunan/02650/2016疫苗株最为接近.HA蛋白G186V、T160A全部发生了变异,Q226L中13株病毒发生了变异,NA蛋白4个关键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耐药位点全部未发生变异.M2蛋白S31N和V27A位点全部发生了突变,PB1蛋白T368V位点全部发生了突变,PA蛋白位点K356R全部发生了突变.结论 新疆H7N9禽流感病毒具有双受体结合性,对金刚烷胺类药物耐药,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可在疾病发生早期及时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需加强禽流感病毒基因组变化的监测,做好基因突变的应对措施.

    禽流感H7N9分子流行病学

    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控宿主抗病毒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钟国陈冬雪魏大巧黄芬...
    782-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天免疫是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免疫健全人群导致急性自限性疾病,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或孕妇感染HEV后会导致慢性化感染.HEV感染宿主细胞后,体内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将识别病毒基因组,进而诱导宿主多条抗病毒信号通路快速激活,使干扰素(Interferons,IFNs)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s,ISGs)表达,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而HEV编码的蛋白参与 了逃逸宿主的抗病毒先天免疫反应,抑制宿主细胞因子或趋化因子的产生,从而建立适宜病毒复制的环境.现将HEV感染对宿主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HEV逃逸宿主先天免疫的研究进行综述.

    戊型肝炎病毒先天免疫信号通路免疫逃逸干扰素

    关于著作权事项

    789页

    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何月月朱玥洁樊羿辰殷郑伟...
    790-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唾液酸结合免疫球蛋白样凝集素(sialic acid-binding immunoglobulin-like lectins.Siglecs)在大多数白细胞上表达,并且在免疫细胞信号传导中起关键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许多细菌通过唾液酸(sialic acid,Sia)与Siglecs的相互作用来调控宿主免疫应答,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入了解细菌致病机制对于破译潜在的有效治疗靶点和帮助人类管理细菌感染性疾病十分重要.本文就Siglecs的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Siglecs细菌感染免疫逃逸唾液酸

    布鲁氏菌病疫苗新进展及其佐剂的应用

    史娟朱玥洁殷郑伟何月月...
    796-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布鲁氏菌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疫苗接种已成为预防和控制布鲁氏菌感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市场上已有不少动物用的减毒活疫苗,但是目前尚无人用疫苗.伴随着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信息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亚单位疫苗应运而生,例如DNA疫苗、多表位疫苗、重组蛋白疫苗和载体疫苗.疫苗佐剂是针对不同免疫应答需要而研发出来的,本文将对布鲁氏菌病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参考目前常用的疫苗佐剂进行介绍,以期能够对后续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布鲁氏菌疫苗佐剂

    美国《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24年第6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李宗清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