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人髋关节手术术后使用盐酸氢吗啡酮的合理剂量探讨

    徐高兵孙彩霞王宜庭王其康...
    269-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髋关节手术术后盐酸氢吗啡酮(Hydromorphone hydrochloride,HYD)的合理使用剂量.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6年7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120例,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6个组别,每组20例,分别为0.020、0.035、0.050、0.065、0.080和0.095mg/mL组,手术后各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HYD.观察不同时间各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d和3d,6组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HYD浓度增加,各组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有降低趋势,与0.020~0.050mg/mL组比较,0.065~0.095mg/mL组水平均较低(P<0.05).术后1d和3d,6组炎症因子水平均升高(P<0.05);随着HYD浓度增加,炎症因子水平有降低趋势,与0.020~0.050mg/mL组相比,0.065~0.095mg/mL组水平较低(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6组患者VA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随着HYD浓度增加,术后不同时间的VAS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与0.020~0.035mg/mL组相比,0.050~0.095mg/mL组较低(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0.020~0.035mg/mL组Ramsay镇静评分不同程度升高,0.065~0.095mg/mL组Ramsay镇静评分有不同程度降低,0.050mg/mL组无显著变化.0.050mg/mL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 HYD可用于老年患者接受髋关节手术的术后镇痛,HYD的浓度与镇痛效率相关,建议使用浓度为0.050mg/mL.

    老年髋关节手术盐酸氢吗啡酮镇痛剂量

    ABCG2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疗效和耐药性的关系

    沈晓红徐象威杨周亮
    274-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denosine triphosphate-binding cassette superfamily G member 2,ABC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选取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后辅以蒽环类药物化疗,根据WHO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患者化疗后效果和耐药性,根据化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稳定组及进展组;分别于化疗前后利用qPCR和ELISA法检测患者乳腺组织中ABCG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化疗后总有效率为41.67%,即仍有58.33%的患者出现耐药性;化疗后患者ABCG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化疗前(P<0.05);化疗有效组的患者ABCG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化疗稳定组及进展组的患者(P<0.05);化疗稳定组患者ABCG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进展组(P<0.05).结论 ABCG2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化疗疗效和耐药性相关,ABCG2表达水平越高,促进药物排泄的能力越强,肿瘤细胞的耐药性越显著,化疗疗效越差.

    ABCG2乳腺癌化疗疗效耐药性乳腺组织

    血浆血红素氧化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薛诚赵佳佳程怡吴金友...
    27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血红素氧化酶(heme oxygenase-1,HO-1)水平与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关系.方法 选取口服糖耐量试验的门诊T2DM患者和体检中心健康个体,分为T2DM组和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资料中HO-1与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MDA)、细胞内活性氧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指标的差异,并分析HO-1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MFI、MDA、HOMA-IR、FBG的相关性.结果 T2DM组中的MDA、MFI、HO-1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O-1与MFI、MDA呈正相关(r=0.489、0.763,P<0.05),T2DM组中的HO-1、HOMA-IR和FBG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O-1表达与HOMA-IR和FBG水平呈正相关(r=0.271、0.426,P<0.05).结论 T2DM患者在高糖状态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血浆HO-1表达明显增高,HO-1与糖尿病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存在关联,对T2DM的临床病情评估以及疗效判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血红素氧化酶2型糖尿病相关性临床研究

    TREM-1、PCT、CD64在脓毒症患儿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小剂量激素对其影响

    吴亮林宗泽金芳
    280-282,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髓系细胞触发受体l(TREM-1)、降钙素原(PCT)、CD64在脓毒症患儿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小剂量激素后对其影响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诊的80例脓毒症患儿,其中严重脓毒症28例,一般脓毒症52例,并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40例健康儿童,比较3组TREM-1、PCT、CD64水平;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80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氢化泼尼松治疗.治疗7d后,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1、7d TREM-1、PCT、CD64水平.结果 严重脓毒症组和一般脓毒症组TREM-1、PCT、CD64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且严重脓毒症组TREM-1、PCT、CD64水平明显高于一般脓毒症组(P<0.05).治疗后,2组脓毒症患儿TREM-1、PCT、CD64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1、7d,TREM-1、PCT、CD6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EM-1、PCT、CD64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患儿的检测指标,且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有效降低脓毒症患儿TREM-1、PCT、CD64水平,有利于病情控制.

    脓毒症患儿髓系细胞表达的触发受体l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糖皮质激素

    高危型HPV-DNA联合液基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癌筛查的价值

    孙蕾蕾李绍条林兴园
    283-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DNA检测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对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经TCT检查异常的宫颈病变患者141例,根据TCT检测结果及宫颈活检结果分级,采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法(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HR-HPV-DNA.结果 宫颈活检阳性检出率为65.2%(92/141)明显高于TCT阳性检出率39.0%(55/141)(χ2=19.45,P<0.05).HR-HPV-DNA阳性检出率为66.0%(93/141)明显高于TCT阳性检出率39.0%(55/141)(χ2=20.53,P<0.05).结论 TCT、HR-HPV-DNA和宫颈活检均为CC重要的筛查方法,TCT联合HR-HPV-DNA检测可提高CC的筛查效率.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HR-HPV-DNA宫颈活检宫颈癌筛查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膜囊需氧菌观察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度分析

    姚丹燕曹静俞晨文
    286-28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膜囊需氧菌分布及敏感抗菌药物,以期掌握结膜囊细菌分布特点、选取敏感抗菌药物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8月在平湖市中医院就诊的24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结膜囊需氧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观察结膜囊需氧菌分布特点、筛查常用抗菌药物敏感度等.结果 本次共培养出菌株112株,阳性率45.16%(其中混合感染8例),包括革兰阳性菌104株、92.86%,革兰阴性菌8株、7.14%(P<0.05).其中,表皮葡萄球菌阳性率高于其他类型菌株(P<0.05).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菌的敏感度100%高于氧氟沙星13.46%、环丙沙星21.15%、庆大霉素69.23%和利福平88.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庆大霉素对革兰阴性菌敏感度87.50%高于利福平0和万古霉素12.50%(P均<0.05)培养结果阳性率和葡萄球菌多药耐药率,年龄>65岁者发生率分别为72.94%、31.76%高于≤65岁30.67%、12.27%、男性发生率为51.61%、23.12%高于女性25.81%、6.45%、存在基础疾病者发生率分别为69.15%、31.91%高于无基础疾病者30.54%、11.04%(P均<0.05).葡萄球菌数量构成比,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强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结膜囊需氧菌观察和常用抗菌药物敏感度的筛查,尤其是高危人群,有助于掌握结膜囊细菌分布特点和敏感抗菌药物,从而达到结膜囊术前无菌化以及降低感染率等目的.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囊感染抗菌药物

    恶性肿瘤患者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血栓弹力图R时间监测

    张静
    289-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R时间监测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使用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恶性肿瘤患者145例,分别于第1次和第2次给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后4 h肘静脉取血测定TEG R时间和抗Xa活性,比较不同剂量LMWH用药对TEG R时间的影响;比较不同剂量LMWH用药对抗Xa活性的影响;TEG R时间与第一次LMWH给药量间的相关性分析;抗Xa活性与第一次LMWH给药量间的相关性分析;TEG R时间与抗Xa活性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不同剂量LMWH用药对TER G时间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剂量LMWH用药对抗Xa活性无显著影响;TER G与第一次LMWH给药量间显著相关(P<0.05);抗Xa活性与第一次LMWH给药量间无显著相关性;TEG R时间与抗Xa活性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采用TEG R时间比检测抗Xa活性更能灵敏准确的反映恶性肿瘤患者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的临床用药情况.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血栓弹力图(TEG)R时间相关性分析恶性肿瘤

    FPIA法与HPLC法监测癫痫患儿外周血丙戊酸钠浓度差异的比较

    张浩李金德周台玲
    292-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比较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监测癫痫患儿外周血丙戊酸钠浓度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6月浙江舟山医院服用丙戊酸钠治疗的癫痫患儿87例,于末次用药后次日清晨采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分别采用FPIA法和HPLC法检测对血清样本丙戊酸钠浓度进行检测,观察、比较2种检测手段的测定结果、相关性及一致性.结果 FPIA法检测患儿外周血丙戊酸钠的日内及日间RSD均<5%,回收率90%~110%,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HPLC法检测患儿外周血丙戊酸钠的日内及日间RSD均<5%,回收率90%~110%之间,精密度及准确度较高;以HPLC法测定值(X)与FPIA法测定值(Y)所作线性回归方程为:Y=0.8355X+1.8231,相关系数r=0.914,2种检测结果呈正相关关系;采用FPIA法测得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明显低于HPLC法测得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偏差图结果显示,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比FPIA法高7.2μg/mL.结论 FPIA法与HPLC法监测癫痫患儿外周血丙戊酸钠浓度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较高,且相关性较好,但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明显差异,HPLC法检测结果高于FPIA法,需根据临床情况选择判断.

    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癫痫丙戊酸钠血药浓度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Lgr5和CD44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赵海菲周建文徐益平
    296-297,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肿瘤干细胞标志物Lgr5和CD44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选取诊断为食管癌的患者共108例,其中Ⅰ期29例,Ⅱ期35例,Ⅲ期40例,Ⅳ期4例.制作肿瘤标本,染色后分析食管癌组织中Lgr5和CD44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Lgr5和CD44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分期越晚,Lgr5和CD44的高表达率有升高趋势,但经χ2检验显示,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根据Spearman相关分析,Lgr5以及CD44升高均与食管癌无相关关系.结论 Lgr5和CD44在食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但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尚待讨论.

    Lgr5CD44食管癌相关性

    内脂素和L-PGDS与下肢动脉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肖磊李俊海张秀军
    298-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脂素与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酶(lipocalintype prostaglandin dsynthase,L-PGDS)在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天津医院血管外科行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剥脱术中获取的内膜标本40例(观察组),20例脾动脉、肠系膜动脉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各组内脂素和L-PGDS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各组内脂素和L-PGDS mRNA表达.结果 观察组内脂素蛋白表达为(121.42±11.07),明显高于对照组(72.07±12.81),而L-PGDS为(87.93±9.73),明显低于对照组(107.04±10.58),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脂素mRNA相对表达量为(0.321±0.024),明显高于对照组(0.217±0.031),而L-PGDS mRNA为(0.203±0.018),明显低于对照组(0.314±0.02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织内脂素蛋白与L-PGDS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17,P<0.05),内脂素mRNA和L-PGDS mRNA同样呈负相关(r=-0.645,P<0.05).结论 内脂素和L-PGDS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有重要关系,两者可能起到相互拮抗的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内脂素L-PGDS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