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足浴联合血栓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王晓青钟连江陈文宇
    186-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60 例随机分为2 组,依据患者病情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在常规营养神经方案上结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营养神经方案基础上运用中药足浴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2 组均在治疗10 天后予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为90%和66.7%,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感觉症状、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血流变及血清内皮素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中药足浴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肯定.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足浴血栓通注射液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多药联合治疗研究

    叶鑫钟松阳龚敏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多药联合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80例,随机分为甲强龙+西咪替丁+氯雷他定多药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和甲强龙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后,对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便血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关节肿痛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05),2组患儿的便血消失时间、尿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多药联合治疗效果比单药单独治疗更加显著,能缩短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减少住院时间.

    儿童过敏性紫癜多药联合治疗效果

    乌司他汀辅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及机制

    姚林英范咏梅吴冬琴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乌司他汀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治疗机制.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浙江省庆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76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 例.2 组均给予机械通气、化痰、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斯他汀辅助治疗,比较2 组治疗效果,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血清CRP与PC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与PCT水平分别为(45.19±5.79)mg/L与(1.08±0.36)μg/L,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血清IL-6与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与TNF-α水平分别为(165.29±19.23)pm/mL与(1.16±0.25)pg/mL,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乌司他汀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有效减轻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对肺组织损伤,可缓解患者病情进展,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乌司他汀IL-6CRP、PCTTNF-α辅助治疗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对患者血清脂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徐莉朱贤勇汤春光
    195-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血清脂蛋白、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在临海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冠心病患者9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給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患者血清脂蛋白水平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纤维斑块、钙化斑块、脂质斑块、混合斑块均有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患者,而对照组患者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DL、LDL、TG、TC分别为(2.12±1.01)、(3.27±0.94)、(1.53±0.98)、(3.35±1.7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0.27±1.78)、(7.26±2.6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有助于减少冠脉斑块、调节脂代谢、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

    阿托伐他汀缬沙坦冠心病颈动脉病变程度血清脂蛋白C反应蛋白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严海燕赵明罗春
    198-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II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初诊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3例,2组均给予对症的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每日3次;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试验组联合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1个治疗周期为28 d,2组患者均给予3个周期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ADP)、衔接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25-羟维生素D3(D25-(OH)D3)以及胱抑素C(CysC)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6.74%,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3.02%(P<0.05).2组治疗后血清 ADP、APAF1、CysC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血清D25-(OH)D3水平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8%,试验组为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II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磷酸西格列汀二甲双胍II型糖尿病临床研究安全性

    左卡尼汀对持续性血液净化患者MMP-2、IL-18水平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楼益兰蒋萌郑雪俭
    20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对持续性血液净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心脏功能的影响,并分析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118例持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9例.均给予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口服叶酸、B族维生素以及α-酮酸等药物,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推注左卡尼汀注射液20 mg/kg+0.9%NaCl 20 mL.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28 d,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MMP-2、IL-18水平、心脏功能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74%,明显低于试验组的94.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MMP-2,IL-18,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Dd),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室间隔厚度(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心室体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volume index,LVM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实验组更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舒张早期和晚期峰值速度比(E/A)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实验组更高于对照组.2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卡尼汀能够显著降低持续性血液净化患者血清MMP-2、IL-18水平,改善心脏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左卡尼汀持续性血液净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白细胞介素-18心脏功能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23、ESR、D-D的影响

    高孟耐周浩余祝陈由达...
    204-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23、红细胞沉积率(ESR)、D-二聚体(D-D)的影响,以期探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优化方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慈溪市人民医院接诊的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2组疾病活动指数(Sutherland DAI 评分)、TNF-α、IL-23、ESR、D-D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Sutherland DAI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2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ESR、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ESR、D-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48%(43/46)vs.69.57%(32/46)]( P <0.05).结论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效果更显著,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改善高凝状态,促进病情恢复,值得应用推广.

    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曲美布汀炎症因子凝血功能

    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透明贴治疗神经性疼痛VAS指标的临床效果研究

    裘宝玉王金忠
    207-2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帕瑞昔布钠联合芬太尼透明贴治疗神经性疼痛VAS指标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经杭州市萧山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神经性疼痛患者中选择3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芬太尼透明贴进行治疗,观察组在使用芬太尼透明贴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帕瑞昔布钠,分析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5、15、25 d,2组患者的vas均比研究开始前降低,且2组间vas也出现明显较大差异(P<0.05).2组的有效率存在很大差距(P <0.05).结论 芬太尼透明贴在治疗神经性疼痛中可以发挥较理想的治愈疗效,对于单独使用一种药物时疗效不佳的患者联合使用帕瑞昔布钠可以快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帕瑞昔布钠芬太尼透明贴神经性疼痛

    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ET、NO、SOD、sVCAM-1水平的影响

    汤剑芳刘慧巧傅江涛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sVCAM-1)的影响,以探索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最佳方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接诊的90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例.对照组采用巴曲酶治疗,观察组采用巴曲酶和银杏达莫治疗,观察2 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T、NO、SOD、sVCAM-1,症状恢复时间,治疗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ET、NO、sVCAM-1 小于对照组,SOD 大于对照组[(64.28 ±5.72)pg/mL vs.(67.36 ±6.31)pg/mL、(43.08 ±9.53)μmol/L vs.(49.16 ±10.42)μmol/L、(204.20 ±19.75)ng/mL vs.(262.12 ±23.26)ng/mL、(103.86 ±12.43)NU/mL vs.(93.24 ±11.25)NU/mL]( P <0.05);观察组耳鸣、耳闷、眩晕恢复时间均小于对照组[(3.86±1.02)d vs.(5.97±1.34)、(5.03±1.24)d vs.(7.37±2.01)d、 (8.09± 2.10)d vs.(9.07±2.37)d](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3.33%(42/45)vs. 75.55%(34/45)]( P <0.05).结论 巴曲酶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能够有效降低血清ET、NO、sVCAM-1的水平,提高SOD的水平,能够改善患者的内耳微循环,相比单用巴曲酶疗效更理想,值得推广.

    巴曲酶银杏达莫突发性耳聋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sVCAM-1)

    米力农注射液对洋地黄类及利尿剂效果不佳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林媛媛欣明花鲍德国
    21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米力农注射液对洋地黄类及利尿剂效果不佳的急性心力衰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5月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洋地黄类及利尿剂效果不佳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心力衰竭干预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米力农注射液,2组共治疗7 d.治疗前后采血测定血清神经激素因子、炎症因子指标,检测心功能指标,同时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NE、ET-1含量降低,NO含量升高,血清TNF-α、IL-6、Hs-CRP含量降低,LVEF、CI升高,LVEDD、CTR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NE、ET-1含量较低,NO含量较高,血清TNF-α、IL-6、Hs-CRP含量较低,LVEF、CI较高,LVEDD、CTR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照组有效率66.67%(P <0.0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无病例脱落现象,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米力农注射液对洋地黄类及利尿剂效果不佳的急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显著降低神经激素因子和炎症因子,提高心功能,促进预后.

    米力农注射液洋地黄类及利尿剂效果不佳急性心力衰竭神经激素因子炎症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