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孙欣

双月刊

1005-1678

shyw1976@hotmail.com

025-58588537

210031

南京市浦口区浦东北路9号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iochemical Pharmaceut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南京生化制药研究所、中国生药工业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主要刊登生化和生物技术药物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的毒理、药理、药分和药动学: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临床研究;生化和生物药物制剂的研制、药物稳定性的研究及对药物性能、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的评价;生化和生物药物的专题论述。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生化技术、生物技术、分离和纯化技术、药理、毒理、药动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及新药研究开发的高、中级科技工作者及临床医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液标本溶血干扰与影响生化检验结果研究

    邵雷樟
    423-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液标本溶血干扰与影响生化检验结果.方法 选取杭州市富阳区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接收的健康体检人员80例,依据血液标本溶血发生情况将这些人员分为溶血组(n=40)和未溶血组(n=40),2组人员于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mL,在肝素抗凝管中放置,溶血组人员的血液经竹签搅动,受到诱导发生溶血;未溶血组人员的血液不经上述处理,直接以2500r/min的速率进行10min的离心,将血清分离出来,采用全自动生化反应分析仪对2组人员的K+、GLU、ALB、TP、CK、TBIL、BUN、ALT、AST、LDH水平进行检测,然后对2组人员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溶血组人员的GLU水平显著低于未溶血组(P<0.05),K+、TP、CK、TBIL、AST、LDH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溶血组(P<0.05),但2组人员的ALB、BUN、ALT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标本溶血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与影响生化检验结果.

    血液标本溶血生化检验结果干扰与影响机制

    MCV、MCH及RDW检测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作用研究

    韩丽莹
    426-427,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CV、MCH及RDW检测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40例,作为缺铁性贫血组,另选取本院同期接受的4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进口配套试剂在2小时内将其MCV、MCH及RDW等指标值读取出来,然后对2组儿童的MCV、MCH及RDW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患儿的铁、锌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但2组儿童的铜、钙、镁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铁性贫血组患儿的MCV、MCH值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RDW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MCV、MCH及RDW检测用于小儿缺铁性贫血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作用,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临床积极预防及早期诊治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工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MCVMCHRDW小儿缺铁性贫血临床诊断作用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多模式治疗用于骨科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研究

    黄丽娜张绿秀颜冰梅
    428-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多模式治疗对骨科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选取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进行镇痛干预,观察组采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多模式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和应激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在干预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分组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变化相对较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点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多模式治疗用于骨科镇痛效果与应激反应的研究发现,其相比单纯的药物干预而言,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减少患者的应激反应,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心理干预药物骨科镇痛应激反应

    视频脑电图结合MRI检查对药物难治性癫痫诊断的价值

    王婷伟徐文伟
    431-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视频脑电图结合MRI检查对药物难治性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3~2015年收治的40例经确诊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的研究对象.其中,26例患者为海马硬化,2例患者为颞叶萎缩伴脑发育不良,4例患者为脑灰质移位及巨脑回,3例患者为血管畸形,1例患者脑内囊肿,2例患者为胶质瘤,2例患者为外伤性癫痫.回顾分析本次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MRI扫描对痫灶区的表现特征进行体现,应用视频脑电图对发作间期痫样放电以及癫痫发病过程中的脑电活动情况和来源的部位进行分析,结合MRI扫描与视频脑电图结果,对照手术病理改变,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 视频脑电图发作间期定位准确例数为21例,准确程度为52.5%,癫痫发作期的致痫灶来源定位准确例数为40例,准确程度为100.0%.MRI对发作间期的致痫灶及相关病变定位诊断准确例数为35例,准确率为87.5%,病变定性准确例数为30例,准确率为75.0%.结论 视频脑电图结合MRI检查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诊断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能够对患者致痫灶的情况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信息,具有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意义.

    视频脑电图MRI检查药物难治性癫痫

    药物联合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诊治中的作用探讨

    钟小军
    43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剖宫产后的子宫切口的瘢痕处妊娠的诊治水平的提高,与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高低有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不断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诊疗水平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采用药物联系合B超的方法,对妇产科的手术仪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对来医院进行剖宫产,并且诊治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患者进行了选取,选取患者12例,进行了调研.药物包含了氨甲喋呤联合米非司酮、天花粉联合米非司酮等.诊治过程为,每日给予氨甲喋呤的深度肌肉注射和口服米非司酮或者、天花粉联合米非司酮,然后进行B超的监视,在监测下发现经过药物联合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诊治后,包块发生了变形,并且周边的血供出现了减少和消失.血B-HCG降低正常水平.采用手术仪以及B超监视下的清宫术,经过对腹部和经阴道B超的监视后,避免了流产手术的妇产科手术引导仪的并发症的产生,降低了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实现了诊疗过程的图像实时数字记录和存储.结果 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和应用,加强B超妇产科手术仪的引导和应用,降低了剖宫产手术后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发生术中出血,减少了并发症的出现.结论 通过对患者的随访记录,证明这一方法在降低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问题上,比较安全有效.

    药物联合B超监视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诊治作用

    Lesch-nyhan综合征1例报道——来自HGPRT基因突变的中国家庭

    黄佼陈宇张楚郭钦贤...
    435-436,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Lesch-nyhan综合征(Lesch-Nyhan syndrome, LNS)是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 guan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 HGPRT)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先天性遗传病,该病由缺乏HGPRT酶引起.主要临床症状包括高尿酸血症、幼年型痛风性关节炎和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相关研究报道了超过400个HPRT基因的突变位点,但Lesch-nyhan综合征在中国人口的发病率极低.本研究报道了一个16岁的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和幼年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男性患者,通过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患者及其家族成员的DNA,并采用标准方法对HPRT基因的编码区和内含子-外显子侧翼进行测序,发现患者和他的母亲的HPRT基因的外显子3突变(Exon3:c.143G> A),导致编码蛋白质中的精氨酸被组氨酸(p.R48H)取代,在红细胞中没有检测到酶的活性.目前,有研究报道了在几个欧洲家庭中存在相同的突变,但首次在中国家庭中发现.由于该病在中国的发病率低,因而临床医师在诊断LNS病例方面的经验不足.因此,应对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婴儿或青少年进行LNS筛查.

    Lesch-nyhan综合征(LNS)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高尿酸血症基因突变

    2012~2016年我院抗肝病药物的调查研究分析

    步路标吕迁洲
    437-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肝病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医院管理系统,收集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2016年各种类型抗肝病药物的应用情况,包括药物剂型、药品名称、规格、用药数量、用药金额等,利用用药数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费用(DDDc)等指标进行排序及分析.结果 本院抗肝病药物的总用药数量和用药金额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用药金额年增长率也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其中2015年度用药金额增长比率最高,为41.56%.每年保肝药物在各种抗肝病药物中所占的比例均为首位,保肝药物中用药金额及占比最大的为还原性谷胱甘肽,抗病毒药物中用药金额及占比最大的为恩替卡韦.结论 本院抗肝病药物的应用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用药金额的年增长率较高,提示本省肝病的发病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同时保肝类药物占比较大说明本院存在该类药物滥用的现象,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在促进抗肝病药物合理应用上,临床医师和药师应共同做好药品的评估情况,以达到有效、合理、安全且经济的药物应用目的.

    抗肝病药物用药趋势用药频度调查分析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

    邱燕军吕定量郭劝民
    441-442,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组给予吉非替尼靶向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厄洛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记录2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随访生存时间、治疗费用、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37.50%)与对照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35.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治疗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经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在保障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基础上,有效减轻患者治疗经济压力,更有利于其积极接受并配合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治疗效果

    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进展

    洪奇阳毕行建王大宁李子真...
    443-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在各个研究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RNA-Seq通过分析不同细胞或者组织转录组的表达情况来揭示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构特点和调控规律.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RNA-Seq分析方法发展迅速,涌现出一大批相关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分析流程,成为广大科研人员面临的问题.本文参照近几年在RNA-seq技术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献,综述了RNA-Seq应用实际过程中涉及的分析方法、软件工具及其选用标准,为相关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信息和参考.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数据处理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