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剖宫产术中的并发症及预防

    阿依古丽·阿比提李映麒
    159-160页

    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与复位

    韩文梅
    159页

    滥用抗生素对咽异物感患者的心理影响及分析

    马福泉
    160页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支撑喉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张明郭江
    161-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支撑喉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择期拟行支撑喉镜手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组Ⅰ组(n=30)和静吸复合组Ⅱ组(n=30)。两组麻醉诱导相同,Ⅰ组分别连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术中维持,Ⅱ组持续吸入1%~2%异氟烷术中维持。观察两组手术期血液动力学变化、术后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Ⅰ组术中血液动力学指标较Ⅱ组平稳,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Ⅱ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Ⅱ组。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具有血液动力学稳定,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支撑喉镜

    应用纳米银烧伤贴治疗小面积烧伤的临床分析

    王祥丽田江沛
    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纳米银烧伤贴对小面积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运用纳米银烧伤贴治疗小面积烧伤患者36例,根据病程不同阶段调整换药次数。其中Ⅰ度烧伤24例,Ⅱ度烧伤12例。结果:36例小面积烧伤创面均治愈,未留明显瘢痕,无功能障碍,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纳米银烧伤贴治疗小面积烧伤疗效满意,方法简便,使烧伤创面皮肤原位再生修复,不需植皮,安全可靠;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纳米银烧伤贴烧伤创面无瘢痕形成无功能障碍无并发症发生

    碧兰麻在老年人拔牙中的麻醉效果观察

    周黎周吉武
    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老年人拔牙中复方阿替卡因(碧兰麻)及利多卡因麻醉剂对患者麻醉效果。方法:将120例老年拔牙患者随机分为碧兰麻治疗组、利多卡因治疗组。均按常规局部麻醉注射方法进行,分别使用麻醉剂5分钟后,行牙拔牙术,根据医生评价和患者感官确定评价标准,统计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碧兰麻治疗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利多卡因组,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复方阿替卡因在老年人拔牙中,麻醉效果较好,是一种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的口腔局部麻醉药。

    老年人阿替卡因麻醉剂拔牙

    消旋卡多曲联用思密达、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王水蓉廖全辉
    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讨消旋卡多曲联用思密达、妈咪爱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作用机制及疗效。方法:两年来收治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8例,男42例,女26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常规治疗(抗病毒、补液、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基础上加用思密达、妈咪爱2联口服;B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妈咪爱3联口服;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天后,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6。5%和88。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思密达、妈咪爱3联口服,能更加有利于患儿病情的恢复,效果确切。

    消旋卡多曲轮状病毒性肠炎思密达妈咪爱微生态

    联合手术在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中的应用

    杨秀梅宗录
    165-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手术在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泪总管阻塞中的效果。方法:对68例68眼此类患者行泪囊鼻腔吻合术并留置硅胶管,术后随访1~3年,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治愈62例(91。2%),好转4例(5。9%),无效2例(2。9%),有效率97。1%。结论: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植入术治疗合并泪总管阻塞的慢性泪囊炎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慢性泪囊炎泪总管阻塞泪囊鼻腔吻合术硅胶管联合手术

    儿童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观察

    王丽华
    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儿童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5例儿童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食欲不振、乏力、体重下降等。PPD试验:弱阳性1例,阴性4例。痰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全部均为阴性。CD+4T淋巴细胞检测:CD+4≤50cells/μl 1例,100~200cells/μl 2例,>350cells/μl 2例。影像学检查血行播散型肺结核4例,浸润性肺结核1例。治疗结果:4例病情好转,死亡1例。结论:儿童HIV/AIDS合并肺结核发生率高,具有相应的临床特点,预后差,对于儿童HIV/AIDS患者应尽早、规范筛查结核病,明确是否合并肺结核,及时进行治疗。

    儿童HIV/AIDS肺结核临床特征

    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前房出血的疗效

    余永清
    167-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前房出血的疗效。方法:3年内收治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54例(54只眼),根据前房积血程度和是否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为依据对这54例进行分组,每组均27例。并对联合和不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愈后和效果进行分析统计。没有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27例(27只眼)给予常规的治疗:止血剂、能量剂、抗生素、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而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27例入院后在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案同时立即联使用静滴地塞米松,一般成人10~15mg,儿童(按0。2mg/kg体重剂量),1次/日。其他治疗两组一样。结果:27例外伤性前房出血患者在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后均全部治愈出院。而没有联合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27例中有1例Ⅲ级前房积血的患者最后发生了高眼压行手术治疗后治愈出院,其余26例均全部治愈出院。其中,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Ⅰ~Ⅱ级积血完全吸收平均约1~4天(其中有1例Ⅱ级积血是前房二次出血);Ⅲ级积血完全吸收平均约3~7天,而不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时间则平均分别为约2~6天和5~9天。以上病例经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后随访1个月到半年不等均无再次出血或者其他并发症发生。而且积血完全吸收的时间均比不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缩短1~3天。多个样本均数间的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联合地塞米松治疗作为外伤性前房出血的常规用药,其疗效明显优于不联合使用地塞米松的治疗。

    地塞米松外伤性前房出血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