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频彩色多普勒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张俊红
    235-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价值。方法:运用二维超声高频探头加压动态检查诊断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9例,经抗感染治疗,7~14天后超声复查。观察治疗前后淋巴结的超声表现。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的变化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典型的声像图特征是右侧中下腹探及数枚大小不等椭圆形低回声结节。治疗后复查肿大的淋巴结有不同程度缩小,t检验治疗前后淋巴结大小变化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高频超声可作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的首选影像诊断方法。

    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探讨彩超在子宫肌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

    张丽
    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的超声图像特征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经腹、经阴道超声常规法检查,观察子宫肌瘤大小、形态、数目,回声特点及血流情况。结果:超声诊断子宫肌瘤患者64例,其中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肌瘤58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病4例,子宫腺肌病2例。结论:彩超检查对子宫肌瘤能做出准确的诊断,针对不同病例选择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且必要的检查手段。

    彩超检查子宫肌瘤诊断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崔海峡
    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600例孕12~42周妇女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经超声诊断发现并引产或分娩后证实的125例胎儿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125例畸形胎儿中,神经系统畸形30例,颜面部畸形15例,心脏畸形20例,消化系统畸形18例,泌尿系统畸形14例,骨骼系统畸形7例,呼吸系统畸形5例,其他畸形16例。结论:超声检查胎儿畸形简便易行,可明确临床诊断,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对提高人口素质有重要临床意义。

    超声胎儿畸形临床价值

    二维超声"三切面"法在产前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分析

    赵玉东
    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三切面"法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方法:收治中晚期孕妇2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90例,分别给予"三切面"法二维超声检查与超声断层扫描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比较两组检出率差异,分析"三切面"法二维超声检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可行性与局限性。结果:2180例孕妇中50例胎儿心脏畸形,总检出率2。29%。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维超声检查结果,有1例误诊,1例漏诊。结论:采用"三切面"法二维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进行筛查的可行性较高,对胎儿心脏进行照射的时间缩短,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产前诊断初步筛查方法。

    二维超声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可行性局限性

    Rathke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孙英杰刘晓梅
    239-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Rathke囊肿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Rathke囊肿患者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19~49岁,平均34。4岁。结果:14例行MRI平扫,其中8例增强;9例病例行CT检查,5例增强检查;有5例同时接受MRI及CT检查。11例位于鞍内,6例位于鞍内和鞍上,1例位于鞍上。MRI信号表现多种多样,CT密度大多表现为低密度,少数表现为等或混杂密度。仅少数囊壁轻度强化。结论:Rathke囊肿表现为鞍区囊性占位,结合其在MRI及CT上形态及信号或密度表现,可以做出正确诊断。

    Rathke囊肿MRICT

    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

    李美兰张佩生
    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判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另选择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Hcy水平。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增加冠状动脉斑块易损性。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DR影像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梁千里朱汝忠
    241-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提高DR影像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方法,减少误、漏诊。方法:结合开展DR影像技术以来所做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分析影响DR影像质量的各种原因。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图像得到了优化。结论:DR影像经过质量控制与保证,提高了质量,DR摄影操作必须规范化。

    数字化影像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肝炎患者测定血清胆汁酸的临床意义

    赵国平
    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血清胆汁酸测定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探讨其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参考价值。方法:将住院肝炎患者测定的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的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血浆胆汁酸水平与肝脏炎症情况呈正相关。结论:血清TBA水平与肝炎患者病情呈正相关,在临床上可由此来观察疗效,判断预后。

    血清胆汁酸肝炎临床意义

    MRCP在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

    赵先群刘晓政
    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胆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5。8%。结论: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可以做出简便、快速、安全、可靠的定性、定位诊断;可作为胆系梗阻性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胆管梗阻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应用

    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概述

    原慧明
    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结合几种中药材指纹图谱研究简要介绍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技术与方法。方法:从中药指纹图谱获取的色谱条件,供试品制备方法及评价研究等3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正在不断的完善,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结论:建立完备的中药质量评价体系,为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推进中药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材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