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龋病治疗的失误、处理以及预防

    缪晓江刘敏谢华
    39-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龋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失误与处理措施以及如何预防龋病。方法:龋病治疗中所遇到意外穿髓;充填物折裂与松脱;牙体折裂;牙髓性疼痛;牙周性疼痛;继发性龋等失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和材料进行弥补治疗。结果:采取直接盖髓术或根管充填术或切髓术;祛除充填物,修整洞形;全冠或环片固定牙冠再行牙髓治疗等措施;通过补救治疗后,达到了满意效果。结论:治疗过程中的失误通过及时弥补性治疗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龋病治疗穿髓继发龋预防

    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60例分析

    刘秋莲
    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收治剖宫产手术切脂肪液化患者6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60例均经局部换药治愈,均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针对影响剖宫产切口液化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积极治疗,预后好。

    剖宫产术腹部切口伤口感染危险因素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李松
    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胆囊术两种手术方式临床效果,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实际应用。方法:收治胆囊疾病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对比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速度等方面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速度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传统开腹胆囊术具有安全有效、经济实惠、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传统开腹胆囊术临床对比

    两种不同的脐带结扎方法效果分析

    蔡银素范红芳马文革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最佳断脐方法。方法:将6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一次性特殊脐带夹(简称脐夹组)和气门芯组,这2种方法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一次性脐夹处理过的脐带在脐带残端出血、脐部感染方面、脐带脱落时间少于气门芯组(P<0。05)。结论:采用一次性脐夹可以使新生儿脐部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局部的渗血和渗出。缩短脐带脱落时间,促进创面愈合,有效预防新生几脐部感染,减少败血症发生。

    脐带结扎方式

    失眠症患者40例状态-特质焦虑调查分析

    刘华高玉丽
    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失眠症患者状态一特质焦虑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治失眠症患者40例,和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调查。结果: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分上,失眠症组状态焦虑48。13±8。07和特质焦虑49。18±8。08均高于对照组状态焦虑40。57±5。64和特质焦虑42。93±8。02(P<0。05);不同性别失眠症组状态焦虑(男46。13±8。35,女50。23±8。11)和特质焦虑(男50。97±6。08,女48。98±8。64)均高于与对照组状态焦虑(男38。79±4。96,女39。47±5。12)和特质焦虑(男44。13±7。03,女41。08±7。23)。结论:失眠症患者有较高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

    失眠症患者状态焦虑特质焦虑调查分析

    开胸术后患者心律失常房颤的治疗处理

    李利军
    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在进行了开胸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房颤时的治疗处理方式。方法:收治进行过开胸手术且在术后出现心律失常以及房颤等并发症患者96例,所有患者的手术后并发症均表现为心率失常,其中有15例手术后并发症表现为房颤,通过对这些患者出现并发症时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方式。结果:通过分析发现,淋巴清扫、术前并发症、术前肺功能较低、吸烟、高龄等因素是导致患者在开胸手术后出现心率失常的主要原因;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术后治疗以及护理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结论:心率失常房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开胸手术并发症,为了防止此类情况的出现,医生在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要做好手术后的相关护理工作。

    开胸术心律失常房颤治疗处理

    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李健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近年来收治小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行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观察和分析两组患儿麻醉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术中均未发生体动现象;观察组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取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应用于临床患儿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够明显减少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

    七氟烷小儿麻醉吸入诱导临床效果

    血透患者肺型失衡综合征40例临床分析

    晋素芹谢小娜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透患者肺型失衡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收治肺型失衡综合征患者40例,均采用综合辨证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治疗痊愈后出院,无死亡患者,同时治疗后Hb、TC、TG、HDL与LDL指标都有明显改善,恢复正常值水平(P<0。05)。结论:血透发生肺型失衡综合征的概率比较大,预后比较差。在临床治疗上要根据患者临床特点采用辩证综合治疗措施。

    血液透析肺型失衡综合征血液学指标

    糖耐量异常患者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后血清铁蛋白的变化

    洪晓华林惠京
    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患者改善胰岛素抵抗治疗后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方法:对8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严格进行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F、BMI及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的餐后2小时血糖(2hPG)、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与干预前比较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比较,IGT组2hPG、BMI、TG下降更为显著(P<0。05);试验组干预后HOMA-IR、SF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对照组HOMA-IR、SF与治疗前比较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清铁蛋白水平,或许可以帮助延缓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血清铁蛋白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用于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的临床比较

    宋广艳张国华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284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各142例,A组采用静滴阿奇霉素10mg/(kg·日),B组采用静滴红霉素注射剂20 ~ 40mg/(kg·日),疗程1周。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有效135例(95。07%),B组有效108例(76。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11例(7。75%),B组45例(31。6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滴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较红霉素更好,清除肺炎支原体的功能更强,且不良反应更少。

    阿奇霉素红霉素小儿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