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胆红素和镁试剂对钙测定结果的影响

    孙友芳
    215-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项目检测过程中,胆红素和镁试剂对钙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患者血清低值和高值各30人份当做标本,先单独测定钙,然后再分别按先测定胆红素和镁后测定钙的顺序测定钙浓度。结果:先测定胆红素和镁后测定钙所得结果与单独测得的钙结果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项目检测过程中,用先测定胆红素和镁后测定钙的检测顺序时,胆红素和镁试剂对钙的测定结果有影响,可使钙测定结果偏低。

    胆红素和镁化学污染

    基层医院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探讨

    张玉敏
    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在乳腺肿块中的作用。方法:对有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然后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显像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可清楚显示肿块的数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周围组织有无受侵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彩色多普勒可显示肿块内部及周边的血流情况。结论:超声诊断乳腺癌是一种方便、安全、无痛苦、准确率较高的方法,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在乳腺肿块的诊断中有重要诊断意义和价值。

    乳腺肿块声像图彩色多普勒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与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结果分析

    田巧
    217-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与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ANA用IIF法检测;ANAs用LIA法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加以比较分析。结果:用IIF法检测ANA 300例,用LIA法检测ANAs 263例,ANA-IIF法与ANAs-LIA法检测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30例同时进行ANA-IIF法与ANAs-LIA法检测,结果一致率73。3%;ANAs-LIA法漏检率20%;错检率6。7%。结论:以IIF法检测ANA缺乏特异性,而用LIA法检测ANAs具有高特异性,但存在着较高漏诊率,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两种方法不能相互取代,应联合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印迹法

    TCT检查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陈思嘉肖尚领翟景光吕军...
    218页

    液基细胞学宫颈癌活检

    胸部X线平片诊断老年肺结核165例分析

    岳伟玲
    219-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X线平片诊断老年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X 线对结核病的诊断作用。方法:收治老年结核病患者165例,对所拍X线胸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老年性肺结核常累及双肺,病灶多集中在肺上叶,右肺上叶126例(76。36%);左肺上叶109例(66。06%);病灶形态呈现出多样化表现,165例患者中,有两种病灶形态143例(86。97%),有3种以上病灶形态80例(48。48%)。结论:老年肺结核X线平片表现复杂,值得临床探讨研究,加强对胸部X线平片的分析,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

    老年肺结核X线胸片诊断分析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

    李聪军
    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超声诊断。方法:收治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内膜异位症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它表现为腹壁瘢痕处软组织层内出现低回声肿块,月经期病灶处疼痛处加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检查手段,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诊断

    生化检验中复查标本的分析与探讨

    钟杰
    221-222页

    生化检验复查标本分析

    胃癌的影像学诊断

    安振宏
    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胃癌的影像分析,提高常规胃剂钡餐造影、纤维胃镜、CT检查,对胃癌的检出率,尤其是早期胃癌的方面更有进一步意义。方法:对32例病例,手术及病理证实胃癌分析(含早期)胃肠钡透、CT和纤维胃镜,30例为胃癌,2例为为淋巴瘤和平滑瘤。结果:钡餐和纤维胃镜对胃黏膜,溃疡,充盈缺损,蠕动等方面表现较好,CT能显示病变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显示腹部淋巴结转移方面优于其他两种检查。结论:胃钡餐造影、纤维胃镜更能发现病变,结合CT更能为临床和手术提供可靠的诊断参考。目前诊断胃癌的主要手段为胃钡餐造影、胃纤维胃镜、胃部CT检查,但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对它们的正确使用及各种病变征象的及早发现,尤其是早期胃癌方面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胃癌诊断临床表现

    1250名医护人员健康体检乙肝标志物定量检测分析

    李政国李航曲良卓马春燕...
    223页

    丹东市2005~2011年尸检结果病理分析

    邵志翔
    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尸检结果分析死亡原因,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借鉴。方法:分析丹东市医疗纠纷47例尸检资料。结果:心、脑血管疾患为主要死亡原因,其次为肺动脉栓塞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失血,其中肺动脉栓塞死亡的患者主要来自基层医院。结论:系统的尸体解剖有助于提高医院的诊治水平,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有一定借鉴作用。

    尸检医疗纠纷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