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眼眶爆裂骨折MSCT的应用价值

    武秀梅贾忠义
    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高对眼眶爆裂骨折MSCT(多层螺旋CT)影像认识,为临床提供高价值影像资料。方法:250例眼眶爆裂骨折患者的CT资料,应用MSCT多平面MPR重建技术,进一步观察分析。结果:本组250例眼眶外伤骨折患者中,单纯内侧壁骨折195例,内侧壁和下壁骨折52例,内侧壁、下壁和对侧蝶骨大翼骨折3例。筛窦积液183例,蝶窦出现气液平面24例,内直肌增粗190例,球内出血68例,视神经增粗36例。结论:通过MSCT多平面重建图像,对骨折的位置、形状和移位程度能从最佳角度和多方位显示出来,骨折后眼肌和软组织变化和移位也能良好显示,对于眼肌有无嵌顿能准确地判断,对决定是否手术及方案实施、评估预后有重要价值。

    眼眶爆裂骨折MSCT应用价值

    X线体层摄影技术在头颅五官方面的应用

    贾鹏
    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X线体层摄影技术在头颅五官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50例头颅五官疾病患者X线体层摄影检查的患者,根据不同的体层位置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结果:额骨乳突侧位体层1例诊断为中耳乳突炎。视神经孔体层1例患者视神经孔及眶后壁骨质结果显示清晰,未异常改变。喉部前后位体层2例患者中,未发现异常。8例内听道体层拍摄患者中,未见异常7例,1例考虑听神经瘤。6例下颌骨和颞颌关节体层中,颞颔关节脱位1例,颞颌关节髁状突骨折2例,下颌骨骨肿瘤1例,下颌骨骨折2例。15例副鼻窦体层患者额窦病变2例,上颌窦腔狭小黏膜肥厚5例,上颌窦囊肿6例,上颌窦癌2例。17例茎突体层摄影中,11例茎突长度在正常范围,5茎突过长,1例不显示经电视透视无茎突发育。结论:X线体层摄影技术在头颅五官等不同体层拍摄,各部位组织结果显示清晰,均能明确诊断,避免了以往平片多次投照都不能明确诊断的这种弊端,大大提高了拍摄效率,提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了漏诊、误诊的发生。

    头颅五官疾病X线体层摄影技术应用效果

    磁共振在硅油眼眼轴测量中的应用

    王福转张孟荣
    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在硅油眼眼轴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硅油填充术后并发白内障患者36例(48眼),利用A超测量和MRI测量进行比较。结果:本组48眼经过MRI眼轴测量其结果为22。32~25。77mm,均值为23。767mm,A超测量其结果为22。92~25。84mm,均值为23。19mm,两组测量方法比较,MRI测量结果明显高于A超测量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磁共振测量眼轴长度比眼科A超测量眼轴长度要准确可靠。

    磁共振成像A超硅油眼眼轴

    基层医院放射医学的差错纠纷与防范

    王福友
    239页

    基层医院放射医学差错纠纷风险防范

    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循环监测中的应用

    董双雄阿曼古丽·麦麦提牙生
    240-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脓毒性休克早期应用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其早期揭示循环功能不良和在在脓毒性休克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其中对照组40例采用快速输液复苏;治疗组40例行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控制液体量行充分液体复苏,比较两组的平均住ICU时间,肺水肿、心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两组住ICU时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肺水肿、心功能不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ODS及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护系统对脓毒性休克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脓毒性克早期循环监测

    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

    敖芳
    241页

    高频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的分析

    巩彦星
    242-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应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93例,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颈动脉内中膜,将斑块分为软斑,硬斑及混合性斑块,随机筛选体检者4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例脑梗死患者中检出斑块69例(74。19%),对照组检出斑块6例(12。50%),异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利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查颈动脉能早期发现粥样硬化斑块,同时判断斑块的性质及其稳定性,从而对指导临床用药、评估预后及早期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有重要的作用。

    彩超多普勒高频超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中膜

    超声诊断IVF-ET术后存活输卵管双胎妊娠1例

    姚丽婷李琪虹
    243页

    超声IVF-ET输卵管妊娠

    CT灌注成像在急性脑梗死应用的研究现状

    关宏锏咸丰元
    244-245页

    Hs-CRP在新生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倪晓艳张馨元
    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新生儿肺炎感染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80例确诊Mp病例进行血清CRP水平和痰FQ-PCR检测。结果:180例患儿中hs-CRP阳性36例(20%)。结论:CRP在新生儿阶段不适合作为支原体感染一个敏感指标。

    CRP肺炎支原体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