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额敏地区276例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崔勇王艳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额敏地区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6例带状疱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阿昔洛韦口服治疗加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对照组单用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9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局部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疗效显著,且能防止后神经痛的发生。

    带状疱疹窄谱中波紫外线阿昔洛韦疗效

    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

    付新芳
    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2008年2月~2011年2月收治新生儿547例,对其中23例新生儿心律失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据文献报道0。46%~4。28%[1],23例新生儿心律失常的发生率0。4%,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新生儿窒息缺氧、高钾血症、先天性心脏病、酸中毒及药物过量等,临床表现大多无特异性,类型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结论:针对不同的心律失常,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等,实施不同的治疗,预后较好,治疗重点在于原发病的治疗,祛除诱因,保护心肌,必要时联合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新生儿心律失常治疗及预后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相关性临床分析

    褚宏雁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组织高危型HPV(16/18型)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的相关性临床分析。方法:运用现代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检测宫颈组织HPV16/18型的表达水平及病变情况,判定HPV16/18型感染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结果:HPV分型检测在诊断宫颈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积极防治HPV感染对于预防宫颈癌发生有重要意义。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临床分析

    DNA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临床体会

    陈秀文
    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06年7月以来采用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以及后路减压后外侧植骨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0例,随访24个月。结果:60例患者,除2例螺钉松动外,其余58例经过CT三维重建,可见脊柱压缩骨折及变形均获得很好的校正。结论: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内固定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应用推广。

    胸腰椎骨折椎弓根钉系统植骨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程巍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3月收治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给予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5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死亡率13。3%,对照组患者死亡率28。3%,观察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患者,及时采取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方法,可以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软通道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急性脑出血疗效

    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急腹症手术中的应用

    蔡月玲
    156-157页

    低分子肝素钠联用苯妥英钠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

    郭璟静杨海霞
    158-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小剂量肝素联合苯妥英钠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观察[1,2]。方法:2008年2月~2011年12月收治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62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钠联用苯妥英钠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为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加入5%葡萄糖100ml静滴,低分子肝素钠5000U腹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苯妥英钠50mg,3次/日口服,疗程1个月;对照组30例还原型谷胱甘肽1200mg加入5%葡萄糖100ml静滴,2次/日,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ALT及TB均低于对照组,症状积分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用苯妥英钠治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肯定,对临床症状缓解作用明显,两者合用减少了各自不良反应,提高退黄效果,达到了临床较理想的效果。

    低分子肝素钠苯妥英钠还原型谷胱甘肽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

    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对产后宫缩出血的影响

    冯剑
    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对产后宫缩出血的影响。方法:将剖宫术后产妇60例根根据术后不同的镇痛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对照组术后不使用镇痛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明显好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均在正常范围内(240。5±64。2ml),而对照组440。5±43。5ml,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自控硬膜外镇痛应用于产后能取得很好的镇痛效果,并且能够降低产后宫缩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用。

    自控硬膜外镇痛药物镇痛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含量升高的意义

    段绍兴
    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改变的意义。方法:患者入院时按GCS评分分为轻型组、中型组与重型组,出院时按GOS分良好组、残疾组与死亡或植物生存组,分别测定各组血糖水平,将其测定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糖均值对比:①轻型组、中型组与重型组两两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良好组、残疾组与死亡或植物生存组其两两比较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早期出现血糖升高,血糖升高程度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脑出血越严重,GCS评分越低,入院时血糖越高,预后越差。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对该病诊断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高血压脑出血血糖预后

    妇产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

    邓雅静杜琳
    161-1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