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李长明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917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临床观察

    王宇川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旋美托咪定(Dex)对全麻患者麻醉药用量、对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麻醉恢复期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全麻患者(ASA Ⅰ~Ⅱ级),将患者随机分成Dex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Dex组将右旋美托咪定稀释成4μg/kg并以负荷量1。0μg/kg在全麻诱导前15分钟缓慢静脉泵注,对照组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全麻诱导时使用丙泊酚2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5mg/kg静注。4分钟后进行气管内插管。插管成功后吸入七氟醚。Dex组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定0。5μg/(kg·小时)至手术结束,对照组静脉泵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手术结束时停用七氟醚,记录患者丙泊酚诱导量(mg/kg)和芬太尼总用量,记录患者入室时(T0)、插管时(T1)、手术后睁眼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0分钟(T4)的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术后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及麻醉恢复期寒颤发生例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x组的丙泊酚诱导量和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减少(P<0。01)。对照组在T1、T3的MAP、HR与基础值T0比较明显升高(P<0。01),Dex组T1~T4的MAP、HR与基础值T0比较则无明显变化;Dex组在T1、T3的MAP、HR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Dex组术后麻醉恢复期寒颤发生率明显减少(P<0。01)。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抗交感、降低应激反应、稳定血液动力学的作用,美托咪啶用于全身麻醉可明显减少麻醉剂用量;减少寒战的发生,降低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发生。

    右旋美托咪定丙泊酚芬太尼麻醉恢复期

    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痛觉高敏临床观察

    张灿新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对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痛觉高敏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采用芬太尼全麻的方法麻醉,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对照组不注射。结果:观察组术毕呼之睁眼时间(T1)6。72±3。41分钟,拔除喉罩时间(T2)8。26±3。01分钟,拔除喉罩到要求镇痛时间(T3)26。29±15。74分钟,要求镇痛8例(16。0%),躁动1例,躁动发生率2。0%;对照组术毕呼之睁眼时间(T1)5。94±3。15分钟,拔除喉罩时间(T2)7。44±3。28分钟,拔除喉罩到要求镇痛时间(T3)19。78±7。32分钟,要求镇痛22例(44。0%),躁动10例,躁动发生率20。0%。两组T1、T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T3、要求镇痛人次和躁动人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地佐辛可以有效预防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痛觉高敏,较少躁动的发生率。

    瑞芬太尼全麻地佐辛苏醒期痛觉高敏

    静脉曲马多联合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患者自控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郑治国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曲马多联合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患者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吗啡硬膜外阵痛处置,观察组采用硬膜外腔注射盐酸曲马多术后镇痛。结果:观察组Ramesay评分和BC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6例,其中头晕2例,嗜睡10例,多汗5例,尿潴留5例,恶心4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38例,其中呼吸抑制4例,嗜睡7例,多汗2例,尿潴留19例,恶心7例,呕吐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静脉曲马多联合硬膜外腔注射吗啡患者自控镇痛效果显著。

    静脉曲马多吗啡自控镇痛麻醉

    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体会

    周显国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移位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疗效并评估相关的危险性。方法: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移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53例,分析治疗效果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肘关节功能及外观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儿童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治疗该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肱骨髁上骨折儿童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古永焕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使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两组在麻醉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T2)、气腹后(T3)、MAP和HR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拔管即刻对照组MAP、HR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拔管即刻2。24±0。61分,拔管10分钟2。34±0。53分,拔管20分钟2。52±0。43分,拔管30分钟2。45±0。52分;对照组术后VAS评分:拔管即刻7。58±1。45分,拔管10分钟7。36±2。23分,拔管20分钟7。30±2。15分,拔管30分钟7。18±2。16分;对照组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芬太尼腹腔镜麻醉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0例治疗体会

    罗伟冀林华李占全崔森...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成年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对80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醋酸泼尼松治疗34例中,有反应24例(70。6%),4例依赖激素,长期维持治疗,无反应10例(29。4%),8例无反应患者改用长春新减治疗后有反应(80%);大剂量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26例均有反应(10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10例均有反应(100%),治疗1天后血小板上升,最后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ITP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数对PRED治疗有反应,无反应者改用VCR多数仍可有反应,IVIG治疗疗效显著。

    ITP醋酸泼尼松长春新碱丙种球蛋白常规剂量冲击治疗

    腰大肌肌沟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应用

    陈超孙正令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腰大肌肌沟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应用。方法: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41例,其中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并剥脱术8例,胫腓骨手术21例,踝关节手术12例,均无神经阻滞禁忌证。结果:临床上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使得神经阻滞术有了客观指标,提高了阻滞定位的准确性和阻滞效果。结论:腰大肌肌沟阻滞联合坐骨神经阻滞能够完成下肢的麻醉,且并发症较少。

    腰大肌肌沟阻滞坐骨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

    原发性纵隔肿瘤120例的外科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邱新生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120例,系统的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08例行手术完整切除,恶性肿瘤12例行肿瘤大部分切除。术后随访1~5年,良性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复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均接受放化疗治疗,死亡3例,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2例死于肿瘤复发。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依靠X线、CT或MRI检查能够辅助诊断,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正确的手术切口选择和手术方式选择能够提高治愈率,术中的恶性肿瘤结合术后的放化疗治疗能够大大的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手术

    结节性甲状腺肿100例外科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臧元星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100例,均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一侧全切一侧次全切的66例患者手术时间105。6±15。6分钟,住院时间11。3±3。8天;两侧全切13例患者手术时间132。6±22。6分钟,住院时间12。3±3。9天,两侧次全切21例患者的手术时间112。5±18。6天,住院时间11。5±3。7天。一侧全切一侧次全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侧全切一侧次全切复发3例,复发率4。5%,两侧次全切复发4例,复发率19。0%,两侧全切无复发,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疗效显著,全切除的复发率最低。

    结节性甲状腺肿外科手术疗效

    安宫黄体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术后的临床观察

    蔡大军
    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