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韩红波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20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经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的成功率、失败原因和手术并发症.结果:头臂干、双侧颈总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插管造影成功率为100%,右侧锁骨下动脉插管造影成功率为98.3%,双侧椎动脉的插管造影成功率较低;未发生假性动脉瘤等严重并发症和手术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且均为轻微并发症.结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行桡动脉入路全脑血管造影术安全可行.

    脑血管障碍老年人桡动脉脑血管造影术安全性可行性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探讨

    叶恩兰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接受血液生化检验患者7 552例,对采集到的7 552份血液标本进行生化检验,从中选出检验结果受到影响的血液标本,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 552份血液标本中,检验准确率为95.03%;检验结果受到影响375份,其中采集与检验时间差过长131份(34.93%),血液采集量不足75份(20.00%),血液标本处理不准确56份(14.93%),抗凝剂使用错误38份(10.13%),饮食因素36份(9.60%),药物因素20份(5.33%),采集前剧烈运动19份(5.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操作因素和患者个人因素均可影响血液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严格执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操作标准,要求检验者严格遵守检验标准,对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

    探讨血清检验及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方面的临床价值

    陈莉莉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布氏菌感染通过血清检验以及细菌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布氏菌感染患者54例.对患者分别采用血清检验以及细菌检验,比较分析检验的结果.结果:血清检验的阳性率明显优于细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布氏菌感染采用血清检验有更高的阳性率,将其用于对疑似感染者开展诊断,可以有效防止漏诊问题.

    布氏菌感染细菌检验血清检验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的价值研究

    魏本霞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肝硬化患者46例作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实施健康体检正常者4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实施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检验;对比两组相关指标水平.结果: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诊断价值较高,能够显著反映患者肝功能受损及出血等情况.

    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检验肝硬化诊断

    甲状腺癌患者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效果观察

    金红莉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高频超声诊断甲状腺癌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高频超声诊断.比较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观察诊断符合率.结果:高频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超声能够对甲状腺癌的数量、大小、回声、血流信号以及转移情况进行观察.结论:高频超声在诊断甲状腺癌中具有较高诊断符合率,可作为早期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检查方式.

    高频超声甲状腺癌病理检查

    多层螺旋CT应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的价值研究

    张广州姚道德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应用B超进行常规检查;试验组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诊断时间、误诊率及诊出率.结果:试验组诊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误诊率低于对照组,诊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应用于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诊断中,虽诊断时间长于B超,但具有更高的诊出率,可以降低误诊率.

    多层螺旋CT急性胸腹部创伤临床价值

    甲状腺肿瘤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价值探讨

    皮乐祥
    132-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甲状腺肿瘤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参照组选择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研究组选择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比较两组检测效果.结果:研究组灵敏度、符合率、特异性均优于参照组,研究组甲状腺球蛋白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可提高甲状腺球蛋白浓度,而且特异性、符合率与灵敏度比较高.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甲状腺肿瘤临床价值探讨

    观察实时荧光PCR法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赵再英
    134,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实时荧光PCR法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6月-2019年8月收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83例,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和二代杂交式捕获法(HCⅡ)进行2次检测,通过病理检测结果来判断两种方式的检测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实时荧光PCR法对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总检测率优于HCⅡ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HCⅡ检测法,实时荧光PCR检测法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上具有更高的准确率,应以其检测结果作为主要病症判断依据,可适当参考HCⅡ检测法的检测结果.

    二代杂式捕获法实时荧光PCR检测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效果

    血清学筛查阴性核酸检测阳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征分析

    王晓梅段荣郭滔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血清筛查阴性相关核酸阳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相关病毒感染的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献血者标本4 500份,使用两种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剂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测定酶免阴性、单试阳性标本核酸,并对乙肝阴性、核酸阴性者随访分析.结果:使用核酸血液标本2 430份,HBsAg酶免检测阴性2 410份,单试标本阳性20份;筛查乙型肝炎病毒呈阳性43份,确定为阳性34份,阳性检出率和阳性确认率分别为17.69‰、13.99‰,HBV相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漏检率为10.28‰.结论:对献血者进行HBV的血液筛查,采用核酸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灵敏性,并降低窗口期,从而提高安全性.

    血清学筛查核酸检测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

    舒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护理的影响研究

    陈思思
    137,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所有患儿均选择雾化吸入作为治疗方案,给予相应的呼吸道感染护理.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选用舒适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配合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儿童的治疗效果,对于儿童的康复和成长来说有积极意义.

    雾化吸入舒适护理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