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肖苹全菁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3月-2020年2月收治慢性盆腔炎患者22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MSCT及MRI联合在盂肱关节前脱位肱骨Hill-Sachs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陈学辉曾庆勇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MSCT、MRI联合运用在盂肱关节前脱位肱骨Hill-Sachs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盂肱关节前脱位肱骨Hill-Sachs损伤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MSCT进行诊断;B组采用MRI诊断;C组采用MSCT联合MRI。比较三组诊断效果。结果:C组对肱骨压缩骨折、肱骨骨挫裂伤、肩袖损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盂肱关节前脱位肱骨Hill-Sachs损伤患者采用MSCT联合MRI可实现对疾病的准确诊断,其为临床制定具体手术方案、治疗有重要参考。

    MSCTMRI联合运用盂肱关节前脱位Hill-Sachs损伤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骨胶素-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膜转移的评估价值

    吴倩周雍王东升张文涛...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骨胶素-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膜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NSCLC患者40例(NSCLC组)、良性肺疾病患者40例(BLD组)及健康人40例(健康组)。对比分析三组受检者血清中NSE、CYFRA21-1、CEA水平。结果:NSCLC组血清NSE、CYFRA21-1、CEA水平明显高于BLD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健康组为对照,对NSCLC诊断灵敏度分别为NSE为29。5%、CYFRA21-1为63。9%、CEA为47。2%。以BLD组为对照组,对NSCLC诊断灵敏度分别为NSE为16。8%、CYFRA21-1为48。5%、CEA为39。8%。对鳞癌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是CYFRA21-1为66。1%,对腺癌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是CEA为53。6%,NSE在NSCLC胸膜转移的阳性率为14。0%~20。5%。结论:在对NSCLC胸膜转移诊断中,CYFRA21-1诊断鳞癌具有较高的价值;CEA诊断腺癌具有较高的优势,NSE诊断价值较小。

    非小细胞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骨胶素-细胞角蛋白19片段癌胚抗原

    心脏彩超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评估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研究

    秦宪涛刘广勇姜文营王振峰...
    115-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彩超联合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不同分级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肝硬化患者50例,根据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组(15例)、B组(22例)、C组(13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和NT-proBNP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A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E/A均高于B组、C组,且B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浆NT-proBNP水平低于B组、C组,且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与肝功能有关,心功能损害程度随着肝功能受损程度而加重。

    肝硬化心脏彩超NT-proBNP心功能

    睡眠中抽搐患者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对比观察

    赵久勇李汰玲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睡眠中抽搐患者常规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检出痫样放电情况。方法:2015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睡眠中抽搐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常规脑电图组描记清醒期30 min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组描记包括清醒期和睡眠期在内的24 h脑电图。比较两组痫性放电检出率。结果:动态脑电图组痫样放电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怀疑存在癫痫患者睡眠中抽搐,应优先给予动态脑电图检查。

    抽搐患者常规脑电图动态脑电图

    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女性血清基础性腺激素的检测价值分析

    周志辉曾青红李梅芳曹敏...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对女性血清基础性腺激素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4月不孕症患者83例作为试验组,以同期健康育龄妇女8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两组卵泡期血清中T(睾酮)、P(孕酮)、E2(雌二醇)、PRL(催乳素)、LH(促黄体生成素)、FSH(促卵泡激素)六项性腺激素水平。结果:试验组卵泡期T、PRL、FSH、P四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卵泡期E2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对女性血清基础性腺激素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可以为生殖内分泌疾病的检测提供重要依据。

    女性血清基础性腺激素化学发光免疫法

    胃镜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何蕊朱大根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胃镜和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2017年9月-2019年6月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172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胃镜诊断,再进行病理诊断。比较两种方式诊断结果。结果:胃镜诊断结果精确度低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诊断胃体部例数高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病理诊断,胃镜诊断精确度相对较低,但在胃体部检查方面效果优于病理诊断,可以明确患者病变具体位置,从而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诊断依据,所以应综合两种方式开展诊断工作。

    胃镜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检测在判断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应用

    张英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检测判断骨折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开放性骨折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在其手术后第1天、第4天、第7天及第10天采集患者血液样本进行CRP以及PCT水平检查,依据其有无感染情况发生将其分成感染组(60例)以及未感染组(60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血清内PCT及CRP水平。结果:两组手术后第1天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第4天、第7天及第10天PCT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后第1天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术后第4天、第7天及第10天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手术后感染患者CRP水平以及PCT水平均有明显升高,手术后检测患者CRP水平以及PCT水平,对判断其感染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CRPPCT骨折术后感染应用价值

    急性胰腺炎血清血清脂肪酶、淀粉酶及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龙丹
    12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LPS)、淀粉酶(AMY)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血清LPS、AMY及CRP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LPS、AMY、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AMY及CRP三项联合诊断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100%,准确率为97。50%,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LPS、AMY及CRP联合检测准确率较高,可作为鉴别急性胰腺炎急腹症的临床依据。

    急性胰腺炎脂肪酶淀粉酶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

    CYP19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相关性研究

    陆联丰刘燕燕袁秀英李翠芬...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CYP19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3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所有患者随访1年,每隔3个月返院复诊,于随访1年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1~2 mL进行CYP19基因检测。结果:经过1年随访,80例患者中,复发32例,术后复发率为40。0%。复发组32例,CYP19基因分布为30例,CYP19基因分布频率为93。75%;CYP19基因突变24例,CYP19基因突变频率为75。0%;未复发组48例, CYP19基因分布2例,CYP19基因分布频率为4。2%,无CYP19基因突变;两组CYP19基因分布频率和突变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19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有密切关系,是判定术后复发的重要指标之一。

    CYP19基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