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全髋/全膝人工关节置换围术期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宋朝基苗生龙狄天宁李柱山...
    6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2月-2019年6月收治全髋或全膝关节置换患者200例,按照围手术期是否应用氨甲环酸及剂量分为空白对照组,1000 mg以下组,1000~2000 mg组及2000 mg以上组。建立多层多变量回归模型分析围手术期应用氨甲环酸与手术结果的相关性。结果:氨甲环酸组围手术期输血率、血栓形成率、急性肾衰竭率及复合并发症发病率均显著低于无氨甲环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剂量组相比,1000~2000 mg氨甲环酸组具有更高有效性和安全性。结论:氨甲环酸在降低患者围手术期输血概率的同时,不会增加术后血栓形成和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风险。

    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氨甲环酸输血血栓形成急性肾衰竭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与安全性评价

    孙建军万耘
    6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共收治140例通过行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以麻醉方法的不同作为分组依据,分别分为研究组(n=70)和对照组(n=70),研究组实施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实施常规局部麻醉。对两组患者得到的镇静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研究比较,对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进行研究评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镇静总有效率为94。29%,镇静显效率为84。29%,对照组患者的镇静总有效率为80。00%,镇静显效率为60。00%,研究组镇静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得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对照组患者得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57%,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无痛支气管镜检查中,具有较好的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于临床以及广泛推广。

    异丙酚芬太尼麻醉支气管镜镇静效果安全性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分析

    孙文君
    68-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的围产期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新生儿88例,根据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法(NABA)分为两组。正常组NBNA评分≥35分;异常组NBNA评分<35分。采取调查问卷等形式分析两组新生儿的具体数据。结果:异常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颅内出血发生率及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脑白质损伤、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因素影响NBNA评分,是导致新生儿出现危险的关键因素。

    新生儿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法新生儿黄疸颅内出血围产期

    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泌尿系肿瘤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王成财盛玉文王朝
    7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泌尿系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各项手术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Kiyak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高,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

    泌尿系肿瘤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

    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

    武媛媛
    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啶应用于临床麻醉及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2月实施手术治疗并接受全身麻醉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试验组术中给予舒芬太尼,术后给予右美托咪啶与舒芬太尼;对照组术中给予芬太尼,术后给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疼痛情况与手术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及手术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的效果优于芬太尼,能够提高麻醉效果;于术后镇痛中应用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舒芬太尼,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改善手术指标水平,且安全性均较高,可保证手术顺利开展。

    临床麻醉右美托咪啶术后镇痛舒芬太尼不良反应

    联合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乌拉地尔治疗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81例临床疗效观察

    许成勇王泽川莫林霞吴炜添...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乌拉地尔治疗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81例,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多巴胺、呋塞米、乌拉地尔泵入。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肌酐、尿酸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0。2%;治疗后血清肌酐、尿酸及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LVEF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小剂量多巴胺、持续泵入呋塞米、乌拉地尔治疗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能有效改善心脏射血分数及降低NT-proBNP水平,同时降低血清肌酐及尿酸水平,临床疗效显著。

    小剂量多巴胺呋塞米乌拉地尔心衰肾功能不全

    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杨家伟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小儿心肌炎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常规药物基础上使用磷酸肌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心肌酶谱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期前收缩、传导阻滞、ST-T改变、心脏扩大、心力衰竭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小儿心肌炎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改善心脏症状,保护心肌功能,且安全性高。

    小儿心肌炎磷酸肌酸临床评价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杨正芳
    7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快速心律失常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及房室性期前收缩总次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及心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快速心律失常,可改善患者血压及心率状况,减少心动过速的发生,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胺碘酮美托洛尔快速心律失常疗效

    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余鹏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9年4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合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治疗有效率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收缩压及舒张压降幅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同时药物安全性良好。

    高血压硝苯地平缓释片美托洛尔效果安全性

    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研究

    刘立斌周晓梅王丽娟李影...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4月收治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抑郁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抑郁症治疗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比较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症状,且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抑郁症经颅磁刺激技术HAMD评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