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彭德荣:勇立潮头敢为先,助推基层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夏初
    4页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周艳萍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幽门螺杆菌(Hp)于1982年被国外专家培养出,是革兰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其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至会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HP感染会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临床上针对这类疾病会采取抗生素治疗,但因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临床上也越来越重视HP耐药机制的研究.本次研究重点探究Hp耐药机制现状.

    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进展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廖家贤
    7-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起病急和病情重等特点,患者死亡率较高,其本质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脓毒症的炎性过程,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够清除炎性因子,确保细胞屏障完整程度,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充分纠正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情况,对患者疾病治疗具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对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机制研究进展

    钟庆荣钟娟
    9-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病(ESRD)的主要原因,几乎占ESRD的40%以上,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DN发病确切的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以高糖为基础的病理生理改变是DN发生发展的基础,主要涉及遗传因素、糖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改变、炎性递质、细胞因子、免疫等多种因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核受体超家族中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之一,其亚型PPARγ在脂质代谢、胰岛素敏感性、炎性反应和血压调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TLRs)是介导免疫和炎性反应的主体.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降压药物,不仅可以从血流动力学上治疗DN的发生发展,还在调节代谢紊乱、抑制炎症及免疫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对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DN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Toll样受体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尿毒症致重度贫血的输血策略研究

    陈小兰李宪孙秀梅
    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尿毒症致重度贫血的输血策略,分析不同输血策略对此类患者的影响.方法:105例尿毒症致重度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在血液净化完成后输血,治疗组在血液净化2 h时间段输血.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尿素氮、血肌酐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舒适度、护理舒适度、整体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输注红细胞悬液和非透析期间输注洗涤红细胞对于尿毒症伴贫血患者均有改善作用,且前者能使患者舒适感、满意度提高.

    输血方法尿毒症透析贫血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回顾性分析

    邓文亮阎雄
    1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13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探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13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18例(13.8%),其中术后消化道出血8例,胆瘘合并腹腔感染4例,胰瘘合并腹腔感染6例;1例死亡,死亡率为0.8%.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多年来治疗胰头、十二指肠壶腹周围肿瘤的标准术式,其难度大、并发症多、手术风险高,但是通过提高围手术期治疗,系统性掌握并熟练手术技巧,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预防治疗

    经内镜冷冻治疗支气管结核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

    丁衍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结核采用经内镜冷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2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结核患者74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经内镜注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内镜冷冻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治疗次数、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内镜冷冻对支气管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还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支气管结核经内镜冷冻治疗介入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姜永伟邹倩云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与全麻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威海市中医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90例需行股骨颈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行全麻手术的对照组(n=45例)和行腰硬联合麻醉的观察组(n=45例).记录患者麻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段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临床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麻醉后24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有效减轻疼痛,减少对认知功能的损伤,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腰硬联合麻醉全麻股骨颈骨折手术

    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在C型桡骨远端骨折中的效果比较

    李江海刘浩坤黄伟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8年9月收治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随访中,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均有优异治疗效果,但应用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操作更加简单,患者出血量低,治愈更快,住院时间更短.

    C型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架骨折固定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梁显锋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并发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目前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症主要应用药物保守治疗、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等方式,而PCI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式,对于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促进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尽快恢复有显著作用.但PCI后发生再狭窄一直是影响术后近期与远期疗效的关键.因而在本文中,主要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实施PCI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评价该术式应用于临床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