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社区医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社区医师

吉林东北亚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王忆卓

旬刊

1007-614X

yxlw999@sina.com

010-58302828-6875

10004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号西环广场A座17-18楼

中国社区医师/Journal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查看更多>>本刊一直坚持服务于基层临床医疗,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容覆盖临床、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卫生设施建设等。全年24期(半月刊),欢迎投递各种与医学相关的稿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枢玉
    164-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应用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6月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应用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能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术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效果显著.

    结肠癌手术护理

    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马丽华
    166-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配合高压氧、针灸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入院指导、疾病宣教、心理护理和生活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构建患者自我护理模式,即: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自己分析评估自身心理状况,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教会患者自我按摩,建立医患QQ群或微信群,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的心理、按摩治疗、用药、饮食、睡眠、休息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等,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与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两组入院时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1周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自我护理模式可以明显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护理效果.

    突发性耳聋自我护理模式应用

    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管理的价值

    谭磊
    168-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管理脑卒中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脑卒中患者70例,根据护理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应用神经内科康复护理管理的实际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升,且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脑卒中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常规护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

    细节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康复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肖海英
    170-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细节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及满意度的临床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慢性鼻窦炎患者76例,均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按护理差异性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窦鼻腔及术后嗅觉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采取细节护理干预,可获良好的康复效果,能抑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细节护理干预满意度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心绞痛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严嘉
    172-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绞痛相关指标水平、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按照不同年龄段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为60~69岁患者,对照组为70~79岁患者;两组均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心绞痛相关指标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护理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心绞痛的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可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奠定良好的生活基础,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病症的发作时间和次数等;同时年龄越低的患者,对病症的适应性更好,且并发症也相对较少.

    冠心病心绞痛预见性护理护理应用效果心绞痛指标生活影响

    循证护理理念用于脑梗死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杨静
    174-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理念用于脑梗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循证护理理念.比较两组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抑郁和焦虑情绪,临床效果显著.

    脑梗死循证护理理念满意度效果

    心理护理在缓解不孕不育症患者负性情绪中的作用

    杨丽
    17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缓解不孕不育症患者负性情绪中使用心理护理方法的作用与效果.方法:2018年4月-2019年11月收治不孕不育症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明显减轻不孕不育症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负性情绪不孕不育积极意义

    探讨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

    刘燕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初产妇1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产前产后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新生儿喂养情况、母乳喂养信心及产后泌乳时间.结果:研究组产后泌乳时间不足24 h及24~48 h的产妇占比高于对照组,产后泌乳时间在48~72 h及超过72 h的产妇占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母乳喂养率及喂养信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采用产前产后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产妇产后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信心,缩短产后泌乳时间.

    产前产后护理初产妇母乳分泌喂养

    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管理的影响

    蒋晓春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10月体检筛查出的慢性病患者5387例,分为三组.三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仅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B组同时对患者及家属或护理者实施健康教育;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健康教育.比较三组慢性病控制效果.结果:A组、B组干预后血压、血糖、血脂及尿酸等指标水平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戒酒、定期监测、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比例均提高,且B组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老年慢性病的管理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压、血脂、血糖及尿酸水平,改善患者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针对家庭护理者的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更明显,可作为未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方向.

    健康教育家庭护理者慢性病管理

    对65岁以上"三高症"居民进行社区管理效果分析

    逯丽纳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正确引导社区65岁以上"三高症"老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方法:选取2018年社区65岁以上"三高症"居民134例,通过建立档案、面对面随访、健康教育等干预,定期检测血脂、血糖、血压.比较干预前后血糖及血脂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建立健康档案、面对面随访、健康教育、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坚持口服药物等干预,调节了血脂、血糖,从而改善老年患者身体状况,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致残、致死率.

    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社区管理老年人